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0 5/8 24-27頁
  • 非洲——思想戰的場地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非洲——思想戰的場地
  • 警醒!1980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為禍非洲的嚴重難題
  • 非洲的難題——世界的難題
  • 各種力量競相支配非洲人的思想
  • 在什麼事上需要正確的教育
  • 非洲人的前途如何?
    警醒!1978
  • 一項教育計劃——在非洲獲致成功
    警醒!1980年
  • 何以非洲在糧食上不能自給自足?
    警醒!1987年
  • 基督教國在非洲自食其果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2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0年
《警》80 5/8 24-27頁

非洲——思想戰的場地

「黑人具備若干可嘉品德。他們很少處事不公。……在他們的國內極之安全。遊客或居民不必害怕強盜侵襲。」

這是六百多年前探訪西非的一位旅行家巴吐達對非洲的寫照。他所評論的非洲黑人是文薩繆薩王治下大馬利帝國的一部份居民。

不但在非洲,而且在整個世界上,今日若有公平和安全情形存在的報導,那是多麼令人高興的事!顯然,這樣的記錄若是正確,就無疑有一股強大的影響力,曾經影響那些非洲人的頭腦。

你知道非洲歷史上所謂『黃金時代』的特徵是黑人當中所表現的智力進步嗎?大馬利帝國的一個城市,提北吐,曾是世界知名的學術和文化中心。十六世紀的旅行家兼歷史家阿夫利堅留斯描述該城在當日的情形說:

「在提北吐有許多法官、醫生和傳教士,他們都從國王獲得優厚的薪酬。國王對知識階級十分器重。從巴巴利(北非)輸入的手抄書本需求甚殷。書籍業所獲的利潤比任何其他行業為佳。」

不少人認為教育和知識的成就與據報當時的文化和道德的高度水準有關。因此,今日許多人希望以教育或在知識上影響非洲人的思想而解決現今為禍非洲的多項嚴重難題。於是在這個所謂「黑暗大陸」上遂有一場影響人的頭腦的思想戰存在!

為禍非洲的嚴重難題

非洲大多數有識之士都承認該地正面臨許多惱人難題。若干地方在經濟上的戲劇化進展和過著貧窮生活的廣大群眾成一對照。

犯罪在一個復一個的城市增加。約翰尼斯堡近郊的蘇威杜鎮據報「暴力罪行」十分猖獗。事實上,犯罪率高於蘇威杜的城市即使有也很少。」當地報導在一個月之內竟有145宗兇殺案!

正如世上其他地方一般,通貨膨脹、經驗不足、貪污和腐化阻礙了進步。《黑檀》雜誌在論及非洲的特刊中指出「有四億人正在對貧窮、無知、疾病和新殖民地主義從事一場整體戰。」

非洲的難題——世界的難題

居住在面積僅次於亞洲的一個大陸上,佔人類家庭十分之一的人口所面對的難題自然會影響世界社會。尤其是這個「大陸」蘊藏著許多天然資源。包括以供應世界知名的黃金、鑽石和鉻鐵礦等。

尼日利亞是僅次於沙地阿拉伯的對美石油輸出國。世界三分之一的鈾礦、百分之15的天然氣、百分之10的石油都是蘊藏於非洲的。在能源敏感的世界裡,這樣豐富的礦藏自然不會被忽視,因為缺乏這些資源可能使工業國大受打擊。它也會影響到你!

為了解決各項難題,黑人領袖們意識到有打動大眾思想的必要。不少非洲國家已實施廣泛的教育計劃。甚至領袖們也以「教師」和「導師」自居以表示提倡教育。可是,教育並非易事。為什麼?

各種力量競相支配非洲人的思想

「部落主義是非洲之禍,」象牙海岸總統布艾尼說。部落主義是造成衝突的強大精神力量。人一生下來就養成對部落的強烈忠貞。雖然一個人也許對本族成員表現仁慈和忠實,但對另一部落的人卻時常不予信任甚至敵視。美聯社從非洲一個國家發出報導說:「部落主義實際上已成為非洲各種衝突的主因。」

同樣,許多人對另一種族的人抱有強烈反感。非洲各處的種族緊張日益增加。一位住在種族對峙地區的白人商家描述當地情形說:「這好像有個炸彈藏在後院裡。」

同時,現代物質主義浪潮侵襲非洲社會也令人無法忽視。大體上,許多非洲人已捨棄古老習俗而建立以現代科技裨益為中心的文化。他們以致富和擁有新時代設備為人生目標。在非洲多處地方,金錢擔任無情的「君王」角色,人們以種種手段,包括偷盜、兇殺、騙詐,去取財!因此物質主義狂潮也侵襲到非洲人的思想。

另一股競相支配非洲人思想的強大勢力是國家主義。黑人政客藉著提高愛國情緒來團結國人。在最近獲得獨立的多個非洲國家中,不少人以這種成就自豪。

可是部落主義、物質主義和國家主義的勢力並不能解決非洲的各項難題。為什麼不能呢?因為,正如非洲的許多有識之士意識到,倘若要有真正的和平團結存在的話,人們的思想便要從其他方面受到訓練。

在什麼事上需要正確的教育

「徵求:對所有尼日利亞人適用的行為規範。」這個標題出現於非洲最著名國家的一份報章上。標題之下的文章慨嘆國人缺乏崇高的道德或正確的倫理標準。儘管教育和科技日益發達,它評論說:「所有尼日利亞人必須三思。國人必須按照最低限度的道德規範而生活才能使國家生存下去。」何以如此呢?

一位非洲的專欄作家感嘆說:

「我們花了大量金錢建築道路和公路,但沒有多大希望從這些道路安全抵達目的地。家庭的牆垣對我們的保護作用也愈來愈小。……我們大家都生活在為自己和所愛的人的生命而擔憂中。這便是今日尼日利亞的情況。這算是什麼樣子的生活呢?」

有什麼解決方法?上述的報章鼓勵說:「因此,發展中的國家必須加緊努力去改變國民的心理狀態。」(楷書本刊自排)。

不錯,民眾的「心理狀態」需要改變才能發展一套正確的「行為規範」。這種教育並不容易。人們可以受教去讀書寫字。但道德教訓卻不只打動頭腦,還要打動心靈。為了企圖從法律制定道德,政府官員在企圖打動非洲人思想的戰爭中已證明計劃「等於捕風」。不錯,這種訓導是極難收效的。

堅強的家庭創造堅強的小鎮和城市,從而創造堅強的國家。為了這緣故,回教黑人領袖主張「恢復以家庭為社會基本單位。」(楷書本刊自排)因此逐漸受到破壞的非洲家庭需要教育去加以鞏固。兒童尤其需要訓練,因為非洲居民中15歲以下的兒童佔百分之45!

急切需要的適當教育是對其他部落或種族的人養成正確態度。如所週知,非洲的分裂大部分由部落主義和種族主義所促成。一個國家在報導這種情況時以表示希望作結論說:「願黑人向白人伸出友誼之手使羅德西亞的和平與當地的美景相稱。」

一個地方或國家若要真正美麗,民眾必須彼此和平相處。可是這種交誼必須深深打動人們的思想才能獲致。愛心和道德觀念是不能憑法律制定的。因此最重要的教育必須灌輸正確的道德、鞏固家庭關係以及發展不同的部落和種族之間的真正愛心。

「絕不可能!」許多人這樣說。可是這種教育不但可能,而且從事這種教育的人至少在非洲41個國家和鄰近海島中獲致成功。什麼人正做著這項工作?他們的方法成功到什麼程度?為什麼這項大規模的教育活動在1978年最後幾個月特別重要?為了獲知它們那令人感興趣的答案,請閱讀下一篇文章。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