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1 1/8 9-10頁
  • 有多少能源藏在地下?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有多少能源藏在地下?
  • 警醒!1981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濫用資源
  • 決定還有多少可用
  • 我們應否恢復用煤?
    警醒!1981年
  • 石油與你息息相關
    警醒!2003年
  • 今日何以發生電力危機?
    警醒!1973
  • 石油來之不易
    警醒!2003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1年
《警》81 1/8 9-10頁

有多少能源藏在地下?

自十九世紀初期工業革命開始以來,煤和石油久已成為主要能源。但這些能源通常列入不能自動補充之類。因此我們今日的迫切問題是,在這些化石燃料枯竭之前,我們可以倚賴它們多久呢?

歐、美諸國在進入工業時代之際,首先開發的是煤。鋼鐵和士敏土的製造方面需要使用大量的煤。煤把動力供給陸上的火車和海上的輪船。我們在居住和工作地方燒煤取暖,從1800年代開始,煤也用來開動發電廠的中央發電機。

隨著是石油登場,它的產量豐富和廉價使它在許多用途上代替了煤。重要之點是,液體燃料的方便和容易點火促進了私家汽車、運輸貨車和高速旅行飛機的普及。工業化國家對石油大加倚重,視為不可或缺的能源。

濫用資源

利潤豐厚的誘惑使雄心萬丈的石油開採者爭先恐後地開採富饒的新油田。許多油井噴出的天然氣被視為僅是副產品,有時甚至是討厭的東西。在井源附近,天然氣的價值是這麼低廉,以致有時將之燒去來加以驅除。後來隨著管道網的發達,從管道以廉價輸送煤氣給工廠和普通住宅也頗為有利可圖。

在石油豐富的國家中,多方面濫用能源受到鼓勵。石油的價格是這麼低廉,以致浪費一點也無妨,節約能源絕不值得考慮。但目光遠大的人士卻意識到這種作法是不能長此下去的;油田也有枯竭的時候。雖然當時已知的石油蘊藏量可供多年之用,新油田的發現也使石油蘊藏量有增無已。

汽車的大量生產使價格低廉到差不多每個人均有力購買,汽車製造業已發展成為大企業,在每年新款汽車加上誘人的附屬精品來彼此競銷。各政府在廉價汽油的銷售中抽稅和隨處建築高速公路。汽車每年的銷售量達數千萬輛,希望享受更快和更遠旅行的人均可以自備汽車。汽油公司追隨急功近利的策略,罔顧能源短缺會落在未來的一代之上。但如今這一代已經來到了。

決定還有多少可用

關於石油還有多久可用方面,較早時候的樂觀主義已被1973年阿拉伯諸國所頒布的禁運措施所粉碎。一群國際專家提出警告,石油供應量會在20年內,也許短至5年之內,無法應付繼續增加的需求。近來的世事已令人警覺到,永久性的石油短缺可能在1980年代初期出現。

嚴重的難題突然臨到我們身上。石油供應再不能單純依靠科技的發掘和生產能力來決定。政治策略操有更大的影響力。各國政府對石油已徵收複雜的稅項和控制人為的高價。石油經營者抱怨說他們已不大願意從事昂貴的發掘工作去發現新油田或興建新的煉油廠以供應不絕增加的需求。

多國的企業均鼓勵以前的落後國家生產石油,用來輸出給工業國。目前最豐富的石油輸出國和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往往是在政治上互相對立的。OPEC(石油輸出國機構)諸國抱怨他們飽受強國剝削,於是聯合起來限制石油供應和提高價格以滿足政治上的要求。為了抵消新禁運的威脅,各國政治領袖協商節約方法和改用其他能源。可是,他們是所建議的限制公路車速、減低暖氣溫度和大幅度增加燃料價格正受到漠視甚至憤怒的反抗。

但現實是必須正視的。不論採取什麼步驟去開源節流,世界石油已供不應求。令人發生一線希望的是,聽說枯竭的油層岩孔內蘊藏的油比已經抽出的達兩倍至三倍之多,但這只能取出一小部份,採掘的方法也非常昂貴。甚至龐大新油田的發現,例如阿拉斯加或墨西哥的油田,也僅使世界石油枯竭延遲幾年。在未來的數十年內世界石油終會完全枯竭。那麼又將如何呢?

[第10頁的附欄]

能源: 每年使用量 存留量

美國 世界 美國 世界

石油 38 107 175 3,300

天然氣 20 37 200 1,500

煤 13 94 11,000 35,000

水力發電 3 12 可能補充

核子分裂 3 5 230 670

總數 77 255

表內數字表示各有關能源的相當數量。以每單位等於千萬億(1015),即1,000,000,000,000,000(B.T.U.)英國熱單位來計算。一單位數量等於1億7千萬桶石油,或283億7千萬立方米天然氣,或4千萬噸煤,或2,100噸氧化鈾,其力量足以發出1,000億千瓦小時的電力。第一欄的數字頗為正確。最後兩欄是估計的。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