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經濟——省錢、省力、省時
她剛從商店購物歸家,瞥見桌上有封未寄的信。「啊,我又忘卻寄信了!這封信應該昨天寄出的!」她為了自己善忘而稍感氣惱,於是趁著郵局未關門之前趕快把信拿去投郵。「多麼費錢、費力和費時」,她想。
當然,我們可以原諒任何人的善忘。但在商業世界裡,效率專家們卻試圖藉著減省不必要的動作而避免這類的浪費。他們的目標是要以較少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去完成較多的事務。這種計劃稱為「動作經濟」。下列幾項例證可以說明同樣原則能夠應用在日常生活上。
事先計劃
事先計劃的人比臨渴掘井者有利得多是顯然的。毫無計劃,只憑一時衝動去行事可能付出極高代價。
例如,家庭主婦若計劃好一週菜單既不必日日擔心「今天煮什麼菜?」也不必頻頻往商店購物。列出每週購物單使她可以在事先購買多日所需的東西。減少購物次數亦即省錢、省力和省時。
從事以前未做過的工作,例如糊牆紙,也要預先計劃。我們要正視一項事實,那便是新手做事可能要花額外的時間和精力。請教富於經驗的人,聽從他們的警告可以避免犯錯。
開始動工時要自問一下:「我有足夠的時間去完成現在開始的工作嗎?材料和工具是否齊備?工具的情況良好嗎?」勉強使用不適當的工具可能浪費大量精力。
同時自問:「我有足夠的錢去完成整個計劃嗎?」聖經在路加福音14:28推理說:「有誰要蓋一座樓,不先坐下計算費用,能不能蓋成呢?」開始了工程之後因經濟支絀而不能完成是多麼浪費金錢的事!
遷入新居在事先計劃也是重要的。在紙箱和木箱外面記下傢具應該安放的地方,如:廚房、寢室、客廳等。這樣就不必在開箱時把笨重的箱子逐房移來移去。
預先決定傢具的安排。描劃一個新居的縮圖,包括各個房間和門、窗等地點;然後按縮尺比例剪出傢私紙樣。在圖中移動紙樣以決定最切合實際的位置。這遠比移動傢私本身易得多和快得多。此法甚至能節省金錢,因為傢私移動太多便會損壞,地板和地氈受害更不用說。
事先考慮
事先考慮比事先計劃較為複雜。駕車人只要規劃出行車路線已算是事先計劃了。可是他有事先考慮嗎?他曾把多條路線行程所需的時間、消費和能源作過仔細的比較嗎?一條路線雖然較短,但由於交通擠塞或路面不佳以致更加費錢、費時和冒險。預先考慮也包括不要把時間表定得太緊湊,要有充裕時間去應付不測的事情。
學習擺脫拖延的習慣,因為正如十八世紀的英國詩人愛德華·楊格說:「拖延是時間的盜賊。」它也是精力和金錢的盜賊。試舉一事為例。你在更衣時發覺有一粒鈕子鬆了。你有立刻把它縫上,抑或至少把它放在安全地方待機縫上嗎?你是否讓鈕子懸著——實際情形是這樣——直至它終於墜下失落的那種人?以後的情形怎樣?在找尋不著和買不到同樣的鈕子補充之後,你不得不重新購買全套衣鈕。這使你浪費金錢、精力和時間。同樣,在看到汽車或房屋必需修理時儘快進行以免變成惡化也可以省卻大量金錢和時間。
東西放在固定地方
「我的眼鏡在那裡?」「有人拿去我的鉛筆嗎?」「我找不著鑰匙!」這些話豈不是常常聽到?把東西放在適當地方的良好習慣會幫助你更快和更易找得到。同時不致因錯怪無辜的人而感到不安。
使辦公室井然有序的祕訣是適當排列檔案以便在需要時立刻找到。同樣的原則也能使家庭井然有序。可是要留意!安放東西的固定地方應該是合理的地方。
安放東西的固定地方也該是最切合實際的地方,常用的東西最好不要放在抽屜底部或櫥櫃的後方而是放在最易拿到之處。把工具藏在小閣的箱底有什麼好處呢?
盡量善用時間
「時間即金錢」這句話使人聯想到時間的寶貴。這種意義是真實的。使徒保羅吩咐第一世紀的基督徒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沒有生產力的事上,他們應該「把握時機」從事善工。——以弗所書5:16,《新譯》。
例如,在疲倦到無法集中精神時不必浪費時間去讀書。從讀書得益最大的時間是在沒有干擾和沒有事物分心的場合。
善用時間的另一方法是安排從事一項工作要一氣呵成而非分為數度。與其用多個晚上為你的客廳敷設牆紙,何不改在週末連續不斷地做一兩天呢?節省時間和精力是值得考慮的,例如不必每晚重覆更換工作衣服、準備工具和材料以及收工後整理地方和清潔等。
學習同時做幾件事
一位講究效率的主婦可以同時做數事。例如,當餅還在爐裡烘或肉還在鍋裡煮時,她會準備沙律、熨衣或清潔地方。
向這位主婦學習吧,試把較少生產價值的工作和富於生產價值的工作一起做。例如,藉著閱讀建設性的書籍可把呆坐的等候(如坐在候診室或其他地方)轉變成活動。這樣可以節省在後來閱讀的時間。在消極活動的旅途中,尤其是坐巴士、火車或飛機時可以同時讀書。
當讀書或從事其他活動不切實際時,可以利用時間沉思。例如思量需要從事的工作和定出最佳的工作方法等。隨身帶備筆記簿把任何意見記錄下來。不少耶和華見證人在從事某些活動時聆聽錄音機播出的聖經書籍閱讀聲帶。
當然,同時做兩件事未必都是切實可行或明智的。在從事機械工作時需要特別留心,屬於這類性質的活動需要全神貫注。駕車時查閱街道地圖也許節省時間,但可能付出遠較貴重的東西——你的生命或別人的生命!
需要保持平衡
既然動作經濟能為你省錢、省力和省時,問問你自己:「我能刪滅一些不必要的工作和動作嗎?」不要害怕改變你的作事方式。當然,你若在別人監管之下工作,與上司討論在工作習慣上作任何巨大改變是否真正可行乃是明智之舉,也許經驗表明改變是不切實際的。
最重要的是,在動作經濟這件事上需要平衡。不要變成求全主義者,遇到真正或想像的費時費力場合就感到氣惱。求全主義對健康有害,也最能減損本身和周圍的人的喜樂。讓謀生工作效率第一這件冷酷事情來破壞生活樂趣是不必要的。
與別人一起工作時,要記得並非每個人都能做到同一的工作效率。長遠地說來,你也許認為效率較低而樂於工作的人比那些只求效率但以冷淡、無趣和漠然的態度來從事工作的人較為可靠。
工作效率是有其適當地位的。但不必變成效率的奴隸。反之要使效率作你的奴隸。以合理方式讓動作經濟發揮作用會為你和四週的人增添喜樂。
[第30頁的精選語句]
預先計劃每週菜譜可以節省入市購物的次數
[第30頁的精選語句]
發覺物件需要修理,就儘快動手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