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應付緊張——方法如何?
你也許意識到緊張現已大行其道,它能使你患上嚴重的疾病。可是,你能做些什麼去應付緊張呢?
正如前文所說,最重要的步驟之一是找出成因或緊張的來源。《了解人類行為》一書的上冊解釋何以此舉這麼重要,說:「請記得,當心中記著身體或心理上的難題以致身體經常作出不必要的高度戒備時,緊張就存在了。在許多事例上,只需認出身體或心理上的難題,知道它們是可以除去的,緊張就自然消失了。」要點是,你若在腦中清楚知道使你緊張的是什麼,即使無法將其消除,你的反應亦很可能不會那麼強烈。
可是,我們且討論一下若干切合實際的提議,這些提議是確然有助於應付你可能面臨的緊張的。
設法適應
有些人極力逃避使其緊張的東西。例如,他們也許改變居住或工作地方以脫離使其緊張的東西,因為他們的工作地方過於嘈吵或發出異味,或者所居之處是個擠逼、污穢的城市。
此舉可能有效,但減少緊張未必要作出這樣大的變動。例如,為了減少擠公共汽車或公路擠塞的緊張,有些人早一點或遲一點出門。他們也善於利用等候的時間去閱讀、研讀或寫信。但更重要的是,藉著設法適應,他們在控制生活方面獲得自信心;專家們稱這種自信心為應付緊張的要訣。
適應能幫助作父母的人,有些父母看來遭遇一樣復一樣的難題而感到吃不消。可以在這方面減少緊張的一個方法是,父母們需要對兒女提出堅定而一致的訓導。對於與兒女相處和訓練兒女,聖經已證明是明智忠告的一個極佳來源。(可參閱以弗所書6:1-4;箴言29:15,17。)應用上帝訓示的數百萬耶和華見證人已享受到經歷較少緊張的益處。
再舉一個例說明,倘若噪音使你緊張,你可以做些什麼去適應呢?在家裡,適應的方法是關上窗、設置垂簾吸音,將房內開著收音機或電視的房間的房門關上也有幫助。你也可以在工作的地方採取類似的步驟,或者使用耳塞去減少噪音造成的緊張。除此之外使居住或工作地方保持整齊清潔,使四周環境更加怡人也可以減少緊張。
很可能這一類的適應方法並不能完全除去一切有害的緊張。但即使能把緊張減少一點,你的生活也會更加健康和快樂。
傾訴緊張心情
不要把憂慮和緊張藏在心裡。你會發現『傾心吐意』是令人舒解的。藉著與一位富於同情心而受你敬重的朋友討論,你可能獲得所需的幫助或忠告。你自然不想成為,也不應成為,一個抱怨者,為了真正或想像的煩惱而大發牢騷。可是,只限於向受信任的朋友傾訴並不屬於發牢騷一類。
除了在情緒上獲致舒解之外,和有經驗的朋友商談也許使你對難題獲得新的觀點,並且從切合實際的建議得益。(箴言18:24;20:5;提多書2:3-5)不少人把自己的緊張向上帝傾訴而獲得幫助,因為上帝垂聽困苦人的禱告祈求。——歷代志下6:19。
運動可以幫助你
請記得你的身體對緊張時常作出『抗拒或逃避』的反應。身體已預備好作吃力的活動。經常的體力運動可以幫助你消耗血管裡因緊張而積聚的多餘糖分和脂肪,抵消緊張所促成的生物化學影響而恢復身體的健康平衡。
你喜歡游泳、徒步旅行或玩網球等運動嗎?若然就作點運動好了。你若處於緊張情況之下,但卻不喜運動,也不妨運動一下。既然你每日都感覺緊張,你若天天做點運動,就會感覺好一點。
你所選擇的有益身心運動也許是不駕汽車或不乘巴士而步行來往商店購物。或者不乘電梯而行上樓梯。你也可以藉著作一點有用的體力勞動,例如鋤掘園地、打拍地氈的塵埃或其他家務,以『燒去緊張』。
在工作與遊戲之間保持平衡
有些人把工作和遊戲看作互相敵對的東西,這種看法只會增加他們的緊張感而已。
了解到工作並非苦差是有幫助的,活躍和富於生產力的工作有益身心,既可維持生計,又可增加遊戲的樂趣。(傳道書3:12,13)在《不惱人的緊張》一書中,漢斯·兆爾博士評論說:「你最重要的目標不應是工作[或忙碌]愈少愈好。……若要充分享受閒暇的樂趣,就必須先行疲倦,正如在充分享受名廚佳饌之前要先行饑餓一般。」
即使在工作之際,你也能經常舒伸一會兒去作點「遊戲」。這樣行可使面、頸、肩和背部肌肉鬆弛而減少緊張。
正如你撥出時間工作一樣,要撥出時間娛樂。不錯,要安排一點娛樂,或者有一點嗜好使你心曠神怡而不致將注意集中於造成身心緊張的因素之上。兆爾博士補充說:「在大多數例子上,從一項活動轉向另一種活動比完全休息更能鬆弛身心。」
要有充足睡眠
有些人慣於夜睡,時常一杯咖啡在手,與朋友暢談不休,或以觀看電視節目如喜劇或「趣談」等作為鬆弛精神的方法。他們所謂的鬆弛身心不論有效到什麼程度,經常睡眠不足卻是必然的結果。睡眠不足的本身便造成身心緊張,也使人減弱應付其他緊張的能力。
既然緊張會造成身體健康的變化,你可以看出獲得充分休息和睡眠的重要。睡眠使身體恢復精力,使體內的生物化學情況得以再度平衡。莎士比亞描述睡眠的好處說:「睡眠把憂慮的亂絲編織起來,是每日生活的休止,疲勞者的沐浴,受傷的心靈的油膏,大自然的豐肴,生命的盛筵上的主要菜式。」
因此,你若是個緊張的受害者,可以嘗試多睡一點,特別是要一週復一週地保持睡眠的正常習慣。
調整你的觀點
在應付緊張方面,最重要的不是你住在那裡或怎樣生活及工作。也不是要做多少運動或有多少睡眠。反之,最重要的乃是你對人生及其難題或緊張懷有什麼看法。
以空中交通控制員為對象所作為期三年的研究表明,他們的工作是高度緊張的。但不是所有人都受到不良影響。羅拔·魯斯博士發現,『造成致病影響的因素看來是人們對工作的態度。』同樣地,對緊張作過數十年研究之後,漢斯·兆爾博士寫道:「我認為處理緊張的較佳方法不是倚靠麻醉藥或其他技術,而是對生活上的各事採取不同的態度。」
你需要學習評估生活上的首要事物。也許你所面對的情況會牽涉到緊張——接受新職、社交應酬、增添子女、借錢大舉購物等。在決定採取行動或作出反應之前,最好問問,『我甘願接受這件事所帶來的緊張嗎?這樣行值得嗎?它對我的生活重要到什麼程度?』這種理智的評估可以幫助你了解自己的局限和最重視的事物,結果會使你成為較快樂的人。
聖經論到人對金錢的看法也表示同一見解。例如,使徒保羅寫道:「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裡,……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摩太前書6:9,10)耶穌則曾論及一個盡力積財的財主突然死去。基督在結論中說:「凡為自己積財,在上帝面前卻不富足的也是這樣。」(路加福音12:16-21)他鼓勵我們對衣、食、住所等不必憂慮——感到緊張或焦急。你也許說,『這樣做並不容易。』不錯。但重要的是,我們必須開始培養這樣的觀點。不要忘記,千里之行始於跬步。
耶穌在登山寶訓中補充說:「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6:25-34)關於應付緊張的最佳方法,聖經的這項勸告其實與研究者最新近的主張完全吻合。
永久消除緊張?
認為我們在今日可以完全避免緊張是不切實際的想法。不論我們怎樣生活或者態度怎樣良好,也難免有些事情使我們受到緊張之害。罪行依然猖獗。偏見和不平令人悲傷,因此我們必須學習怎樣應付緊張。
可是,有害的緊張——苦惱——會有終止的一天嗎?信而有徵的答案是,『會的』。你若獲知這件事會怎樣和在什麼時候實現,這無疑會對你在目前應付緊張的能力有良好影響。下文會檢討這件重要的事。
[第12頁的圖片]
市鎮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