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2 8/8 5-10頁
  • 你能夠應付生活——何以有些人選擇輕生之途?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你能夠應付生活——何以有些人選擇輕生之途?
  • 警醒!1982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自殺的原因?
  • 青年自殺——原因何在?
  • 幫助——來自誰?來自何處?
  • 你能夠應付!
  • 自殺——年輕人的一大禍害
    警醒!1998年
  • 為何萌發輕生之念?
    警醒!2001年
  • 為何有這麼多人自殺?
    警醒!1984年
  • 求助有門
    警醒!2001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2年
《警》82 8/8 5-10頁

你能夠應付生活——何以有些人選擇輕生之途?

你是否發覺周遭的難題愈來愈難以應付呢?當你讀到本刊所載的「多麼慶幸能夠活下去!」一文時,你會見到一位婦人獲知怎樣應付生活,並且找到生活的理由。其實你也能夠應付。可是,事實表明感到難以應付生活的人正日益增多。

據報美國每年約有二萬五千人自殺。估計還有數十萬人企圖自殺不遂。另一項估計透露,曾經試圖輕生的人累積起來共達數百萬之多。

若干國家的自殺率比美國還高。全世界的自殺率已達到驚人的程度。自殺者貧富不一,而且數目正繼續增多。

何以有這麼多人決定自己無法生活下去呢?

自殺的原因?

「三個『無』字:無福、無助和無望,」(美國)國立精神健康院緊急精神病和疾病護理主任哥雲·佛得烈博士回答說。在自殺的人看來,人生的遭際似乎盡是不如意的。他感到無法應付目前,將來也不見得會好轉。可是,什麼促使人消沉至此呢?原因各有不同。

極度的貧窮可能將人驅至絕望境地。對許多人說來,貧窮意味到生活成問題——他們要掙扎為自己和家人謀求一飽。有些人感到無法坐視家人捱饑抵餓,於是遂選擇另一途徑——自殺。

有些人感到難以應付纏綿病榻的痛苦。由於面對將來日夕痛苦的生活,有些人計劃了此殘生以求解脫。事實上,為了幫助這類的人,不久之前有一本書出版;這本書被描述為「世上第一本教人如何自殺成功的指南。」

在英國創立的一個特別幫助自殺人士的組織,撒瑪利亞會,一位女發言人指出另一個自殺原因。她說:「人們的抑鬱情緒正日益增加,因素之一可能是失業。」(楷書本刊自排。)例如:剛離開學校而無法找到職業的青年與較年長的失業人士同樣地感到受人排斥。挫折感可能很快便造成極度的抑鬱。社會福利或失業救濟未必能解決難題。此外,失業數年而無法維持家計的人又如何?他天天閱讀事求人的廣告。他作過多次求職謁見,但仍未能成功。這時家人嗷嗷待哺。賬單日益堆積。這種情況顯然不易應付,對嗎?

寂寞也是許多人感到難以應付的難題。有些人經過多年幸福婚姻生活之後突然喪偶,他們認為沒有配偶的生活是無法忍受的。

若干研究家認為,老年人自殺可能是對一連串的損失所生的反應:配偶去世;兒女離家另居;退休或被迫退休;靠固定收入生活,但物價不斷上升;記憶力開始衰退;健康日走下坡;愈來愈需要依靠別人,以致喪失了自尊心。因此他們可能將自殺視為避免負累他人或避免在老人院終其餘生的另一途徑。

青年自殺——原因何在?

自殺和企圖自殺的事件最顯著的增加是在青年人當中。據美國的若干消息來源估計,每小時便有五十七名兒童和青少年企圖自殺。加拿大的青年自殺率自一九五零年代以來已增加了四倍。據報法國、西德、日本和瑞典也有同樣的趨勢。何以有這麼多青年人感到無法活下去呢?

對前途無望被認為是主要原因之一。加拿大多倫多東部總醫院危機處理組的主任戴安妮·施雅博士聲稱,青年人企圖自殺是由於感到「他們的世界沒有希望好轉,繼續活下去也沒有好處。」

在學校和大學裡,「力爭上游」的壓力似乎永無休止地驅策許多青少年,直至達到不支的程度。在西德和日本,害怕失敗乃是青年自殺率高漲的主要原因。在若干例子中,父母對兒女大施壓力,不但希望兒女學業有成,而且要他們出人頭地。許多人驅使兒女追求某種由父母指定的前程而沒有考慮到兒女的能力和喜好。美國加州大學的李察·西頓博士說:「有些父母需要兒女的成就來瀰補他們的無能之感。」

許多研究家認為家庭生活缺乏安全感乃是另一主要原因。由於愈來愈多家庭因離婚而破裂,以致年輕人常為了父母離婚而產生自咎感。使兒女更缺乏安全感的另一因素是放任。父母任由兒女在性、麻醉劑、酒精等事上自作決定,而這些決定是他們沒有能力去作的。他們將放任視為父母對他們缺乏關懷的表現。結果,有些兒女遂認為父母若沒有他們反而少一點負累。

「另一因素是生命貶值,」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病學助理臨床教授赫伯特·韓頓博士說。(楷書本刊自排。)什麼促成「生命貶值」呢?「孩子長到15歲時,他或她已從電視看過14,000宗兇殺或橫死,」西頓博士說。使情況更加惡化的是有些流行歌曲竟以自殺為題材,例如:「我正想要自殺」;「我要去死」;「自殺」等。

許多時聽到自殺犧牲者的家人和朋友說:「我若早知道……」倘若親人感到無法應付生活,有可能及早知道嗎?你可以給予什麼幫助?

幫助——來自誰?來自何處?

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意識到我們怎樣對待周遭的人——家人和朋友——可能對他們認為是否值得活下去有頗大影響。正如一位曾經想自殺的十六歲女孩寫道:「倘若父母和兒女彼此仁慈一點相待,教師多點了解學生,我們彼此之間的競爭感沒有這麼強烈,對性方面我們的思想沒有這麼開放,對真正的關係沒有這麼閉塞,我們大家便會過得好一點。」可是當一個人感到生無可戀時,他可以從那裡得到幫助呢?

對青年人的幫助理應來自父母。感到無法應付生活的成年人則應該向一些他們深知關懷他們,並能提供切合實際的健全勸告的人求助。若要知道親人是否正萌輕生之念,你應該留意觀察些什麼跡象呢?

權威人士列出多項警告訊號:以自殺作為威脅;與人落落寡合;突然改變性情,例如由外向變成內向;放棄「珍視的東西」;嚴重憂鬱。甚至失眠、喪失食慾和懶做功課,這些改變若是突然、長期和違反素性的,就不應忽視了。可是你能提供什麼幫助呢?

「以朋友身分和這個[人]一起坐下來,讓他說出原因」會有幫助,自殺學研究家麥克·所羅門博士說。要表示同情,不可說,「啊,你的難題不至這麼嚴重。」要樂意傾聽。提出其他選擇;幫助他看出事情是可以改變的。別怕坦率地說話。這也許會幫助他開誠布公地談論自己的難題。

不少人由於親人不予聆聽,於是轉向自殺防止中心和危機處理中心求助。這些機構提供二十四小時熱線電話服務。美國一個這樣的機構,洛杉磯中心,每年大約答覆一萬八千次求助電話。英國的撒瑪利亞會(全國組織)在一九七九年所答覆的電話約達一百五十萬次之多,那年曾有四千一百九十二人自殺。

這樣的機構不但設法試圖挽救致電者的性命,而且提供參考資料去幫助人應付目前的難題。參考資料可能包括精神健康和醫藥服務,甚至協助他們找尋託兒所和職業。

有些人在想到自殺時轉向另一來源求助,正如以下的經驗表明:

數月之前,一位青年打電話給英國倫敦的守望台聖經社。他解釋自己和妻子有一位朋友正處於自殺邊緣,要求守望台社派代表盡快前往這人家中探訪。

來自耶和華見證人當地小組的代表抵步之後遇到一位少婦,她在流產之後感到極度沮喪。藉著聖經的幫助,見證人和她討論上帝的慈悲,並且幫助她了解如何按照基督教的原則生活。她對於見證人幫助和鼓勵重新振作表示感激,並且依言而行。

可是,她的朋友們為什麼決定致電給耶和華見證人呢?因為他們相信會有關懷的人前往探訪他們的朋友,運用聖經予以所需的安慰。——帖撒羅尼迦前書5:14。

你能夠應付!

你正被以上提及的一項或多項難題弄至憂愁沮喪嗎?你感到應付不來,認為拖下去也沒有用嗎?不錯,你也許有理由使你憂傷。可是千萬不要感覺絕望——你是能夠應付的!方法如何呢?

要努力培養積極思想。大多數難題都有個解決方法。你若不知道自己的難題有什麼解決方法,何不向一個你素來尊重的人吐露心事呢?年長和富於同情心的朋友也許經歷和克服過同樣的困難。解決方法也許很簡單,有時只要改變一下態度就行了。

例如,你的抑鬱是否因為失業所致呢?你曾努力找尋另一份職業,但卻未獲成功嗎?若然,你正找尋怎樣的職業呢?與你失去的職業在地位和薪酬方面相等的差事嗎?也許『屈就』一點從事薪酬稍低或在必要時甚至接受低薪得多的工作是明智的。因為,有份職業總勝於失業!

你的難題是寂寞嗎?若然,切勿把自己孤立起來。要努力抗拒自憐之心,驅除寂寞的最佳方法之一是為人做點仁慈的事。你說,『我正需要幫助,又怎能幫助別人呢?』但耶穌基督說:『施比受更為快樂。』(使徒行傳20:35)何不嘗試一下呢?你會發現施予給人會使你精神振奮。雖然這樣行並不會驅除難題,但卻能幫助你加以應付。

也許你感到自己的難題——纏綿病榻或親人去世——是無法解決的。可是,有一項幫助來源甚至能夠幫助你應付那些看來無法解決的難題。事實上,這項幫助來源向我們提出保證,在不久的將來,一切難題都會獲得徹底解決。這項幫助來源是什麼呢?一位在知識和能力方面遠超於任何凡人的個體。不錯,是上帝本身。

雖然很多人對這樣的意見加以嘲笑,可是你無法否認許多人都有難題。他們不肯歸向上帝並不會使他們有較好的裝備去應付難題,對嗎?

在聖經的提摩太後書3:16,17,我們讀到:「全部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在教訓、責備、矯正和公義的訓練各方面,都是有益的。為要使屬上帝的人裝備好,可以完成各樣的善工。」(《新譯》)

不錯,聖經是上帝賜予人的指導。研讀聖經以及將其中的教訓在生活上應用出來就能幫助你應付所有種類的難題——失業、貧窮、寂寞甚至如長期健康不佳和親人去世等似乎無法解決的難題。聖經向上帝的僕人提出保證,在緊張和憂慮的時候,他們會獲得他的照顧。誠心仰賴耶和華上帝幫助的人只要行事與他的旨意一致,就必能得到仁愛的協助,使他們的需要獲得真正滿足。——彼得前書5:7;約翰一書5:14。

不但如此,聖經也表明目前世界的種種難題乃是我們正生活在「末世」的明證。(提摩太後書3:1)上帝行將引進一個新的事物制度,這個制度會為愛他的人徹底解決所有的難題。論到目前的世界情況,耶穌說:「一有這些事,你們就當挺身昂首,因為你們得贖的日子近了。」——路加福音21:28;彼得後書3:13。

這樣的知識予人希望。希望則使我們有理由活下去,不論我們被什麼難題所困擾。何不對此作進一步的探討呢?耶和華見證人很樂意協助你這樣行。

不錯,藉著上帝的道聖經的幫助,你的確能夠應付生活!

[第6頁的精選語句]

據美國若干消息來源估計,每小時便有五十七名兒童和青少年企圖自殺

[第9頁的附欄]

你應當怎樣行

□ 努力保持積極思想

□ 對別人吐露心事

□ 有時需要改變態度

□ 不要孤立自己

□ 極力抗拒自憐之心

[第5頁的圖片]

貧窮

疾病

失業

[第6頁的圖片]

寂寞

失望

害怕失敗

[第7頁的圖片]

「孩子長到15歲時,他或她已從電視看過14,000宗兇殺或橫死」

家庭生活缺乏安全感

生命貶值

[第8頁的圖片]

父母

朋友

自殺防止中心

聖經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