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一家——僅是夢想嗎?
事情發生於一九一四這個重大年度的十二月最後幾天。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大屠殺剛進行了不久——只有五個月——傷亡人數已達三百五十萬之多。
十二月廿四日晚上,距離比利時的葉利市不遠的前線上,一位英軍排長奉命到距離德軍戰壕四十碼(37米)之處豎立支柱和鐵線欄杆。使英軍大感詫異的是,前線的德軍竟然不發一彈。翌晨,雙方的數百名士兵爬出戰壕,在無人地帶作友善的交往,互相問安和贈送紀念品。
究竟有什麼事發生呢?原來,正如其他地方的前線一樣,節日的氣氛使久歷戰場的人轉而渴望和平與友誼。
但是結果卻事與願違。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交戰國戰至悲慘的終局,犧牲了數以百萬計的生命和造成無可估計的悲劇。那曇花一現的弟兄友愛只是個夢想而已。這個夢想更被第二次世界大戰破壞無遺。時至今日,取代這個夢想的是造成恐怖夢魘的敵對勢力和大屠殺的武器。
促成四海一家的各項努力
人類歷史一向都是流血和暴亂此起彼伏的記錄。但依然有不少人希望人類能夠達致四海一家的理想。例如,一七八九年法國大革命高唱「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而使法國民眾大感興奮。可是數年之後,法國的拿破崙卻血洗歐洲。
在歷史記錄上,有多種弟兄團體和姊妹團體曾經蓬勃一時。但它們卻缺乏一種真正普世弟兄友愛的特質。例如,國際知名的弟兄團體共濟會是個祕密會社,而且只許男子參加。
顯然,一切這樣的努力從未達致四海一家的理想。可是請想想:這種理念若能從夢想轉變成可行的現實又如何呢?這將會造成多大的差別!真正的四海一家會終止疆界、政治和宗教的衝突,國家和種族之間的仇恨。戰爭、恐怖行為和今日在世上造成充滿威脅的危險情況的一切因素都會隨之而逝。
你喜歡見到這種情形嗎?當然。可是你也許會說:『這件事絕不可能實現。歷史表明四海一家不過是夢想而已。』從人類已往和現今的記錄看來,你也許是對的。
較崇高的看法
可是,我們可以考慮一下另一種看法,一種可以造成極大差別的看法。例如:你若在密林中迷失了而找不到出路,你的生命就處於險境了。然而,飛機裡的人卻在上空清楚地看見出路,並且以無線電和你聯絡,引導你前行。高處的看法可能意味到生死的差別。
今日許多人對於日增的世界難題看不見有什麼出路。因此在這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我們急需考慮一下一種較高的看法——全能的上帝的看法。關於這位上帝,一位受感示的先知寫道:「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你們必歡歡喜喜而出來,平平安安蒙引導。」——以賽亞書55:9,12。
可是,在討論造物主對於什麼能夠促成真正弟兄友愛的崇高看法之前,我們可以問問:究竟什麼使這件事從人的觀點看來成為不可能呢?
[第3頁的圖片]
拿破崙的征戰粉碎了弟兄友愛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