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3 1/8 5頁
  • 物質繁榮——普世的目標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物質繁榮——普世的目標
  • 警醒!1983年
  • 相似資料
  • 它們能帶來真正的快樂嗎?
    警醒!1983年
  • 僅是物質繁榮就夠了嗎?
    警醒!1983年
  • 第7部分:追求政治上的烏托邦
    警醒!1991年
  • 在上帝眼中的世界共產主義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7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3年
《警》83 1/8 5頁

物質繁榮——普世的目標

「物質消費據說是美國的國教。據稱所有美國人都希望發財,他們的文化提倡舒適與享樂。……在美國人的生活上瀰漫著物質主義。」據報這是目前法國學校教科書對美國人的生活所懷的看法。a

除了稍為誇張之外,這項評估無疑有若干真實根據。美國的生活標準已成為任何國家衡量經濟成功的準則。只有少數國家(例如瑞士和瑞典)能誇稱達到類似的生活水準。這些佔優勢的少數國家已成為許多國家的羨妒對象,包括共產國家在內。

「提高工資」、「減少工作時間」和「改善生活情況」乃是各地工人階級的要求,不論他們國家政制屬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抑或共產主義。

當應用在人們對生活的態度上時,「物質主義」一詞的定義便是「將舒適、享樂和財富視為惟一或最高的目標或價值標準的主張。」誰會否認有很大部分的人類已採納了物質主義的人生觀呢?在許多人看來,物質繁榮已成了快樂的同義字。它似乎已成為普世人類所追求的目標。但是藉著什麼手段去達到這個目標呢?

在工業國家中,不少人真心相信資本主義制度提供繁榮和快樂的最佳希望。他們可以自由從事企業,而國家則盡量避免加以干預。

但有億萬其他的人卻相信資本主義只對少數人有利,對多數人有害。他們寧願接受共產主義,一種主張所有產業都為社會或國家所擁有的經濟和政治制度。他們甘願放棄若干自由,讓國家來保證他們享有物質的繁榮。

在這兩大陣營之間有千百萬其他的人認為物質繁榮和快樂並不會從資本主義或共產主義而來。他們看出資本主義的缺點,也意識到共產主義的危險。他們希望藉著改革帶來一個平等、民主的社會,以國家計劃和大眾控制主要的生產方法作為基礎。他們是社會主義者,也稱為社會民主黨、自由黨、福利國家主義者等。

簡略地查考一下資本主義、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歷史以及這些制度所獲致的結果可以幫助我們看出是否有其中一種能為人帶來真正的快樂。

[腳注]

a 威廉·柏夫(William Pfaff)在《國際先導論壇報》所載報導哈佛大學教授羅蘭士·威利(Laurence Wylie)對法文學校教科書所作的研究結果。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