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3 1/8 16頁
  • 惹人憐愛的動物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惹人憐愛的動物
  • 警醒!1983年
  • 相似資料
  • 獵熊貓的人
    警醒!1974
  • 竹樹開花
    警醒!1985年
  • 竹——亞洲的巨「草」
    警醒!1974
  • 動物園近觀
    警醒!2012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3年
《警》83 1/8 16頁

惹人憐愛的動物

牠看來像熊,能像熊一般作人立。但卻其實不是熊。牠的面毛是白的,兩眼周圍有大塊黑斑,黑斑的特殊傾斜角度使牠的眼睛看來表情十足。那雙眼睛加上黑而光澤的鼻子使人聯想到一個憂鬱的小丑。從周圍的白色毛皮上豎起兩隻又圓又黑的耳朵,構成了一張迷人的面孔——大熊貓的面孔。

熊貓是喜歡獨處的動物,棲息在中國大陸西南部和西藏東部。事實上,雌雄惟獨在交配期內才會同居。小熊貓行將出生時,雌熊貓會找尋一棵中空的樹,在樹內生產和養育幼兒。

大熊貓在冬季移居8,500英尺a以下的山區,因為那裡有豐富的食物供應,但在夏季卻爬到9,000英尺以上,那裡天氣較涼,並且盛產甜箭竹。熊貓的食慾很強,一隻體重200至300磅b的熊貓每日需要食物22至44磅。進食完畢以水為餐後飲品,但不是從河川飲水而是在河畔掘穴取水,牠要從多個私家水穴飲水才能解渴。

你也許要到動物園去才可以見到惹人憐愛的熊貓,可是住在白水河天然景物保護區的西藏農夫卻把牠們當作鄰人看待。西藏人稱牠們為「白熊」。牠們偶然進入玉蜀黍田找尋小食,農夫們僅是把牠們喝退而已,有時熊貓入到農舍偷竊食物,農夫們會微笑地說,「白熊,歡迎你來我家進食。」當地的農夫曾照料迷路的小熊貓,以最嫩的鮮筍餵飼,直至牠們能獨立生活為止。

既然甜箭竹是大熊貓的經常食物,箭竹若在數十年循環生息之後,突然大量枯死,熊貓就大難臨頭了。在一九七五年,白水河區曾發生過這樣的災禍。西藏人報告災情後,救援隊遂出發找尋饑餓的熊貓。這隊人把熊貓集中在一處,餵以玉蜀黍或米與甜薯的混合物。隊員甚至攀山越嶺去找尋尚存的竹筍。老幼熊貓都飲草藥以幫助牠們康復。患病的熊貓日夜受到護理。救援隊工作了兩個月,所有熊貓都告康復。

最近曾有大熊貓在絕跡多年的地區出現。即使這樣,野生熊貓的數目仍不及一千,因此牠們的生存令人憂慮。可是,這些「白熊」是有增加希望的。倘若這種惹人憐愛的動物從地上絕跡,那就的確可悲了。

[腳注]

a 1英尺=.3米

b 1磅=.45千克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