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3 11/8 20-21頁
  • 南密沙漠的奇怪東西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南密沙漠的奇怪東西
  • 警醒!1983年
  • 相似資料
  • 納米布甲蟲的翅膀
    警醒!2012年
  • 納米比亞瞬息萬變的藝術傑作
    警醒!2001年
  • 科爾芒斯科普—湮沒於黃沙與鏽壞中
    警醒!1992年
  • 納米布的沙漠生還者
    警醒!1993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3年
《警》83 11/8 20-21頁

南密沙漠的奇怪東西

這片沙漠與別不同。它可能多年無雨。一年一英寸的雨量就算是豐足的了。所下的雨有時未落到地面就蒸發掉。在那裡,可靠的水源是大西洋的風所吹來的晨霧。但這塊沙漠卻充滿了生物。仰起頭來的甲蟲是為了要喝水。有些甲蟲則在沙裡游泳。蜘蛛縮成一團滾下沙丘。偽裝成植物的蛇斜斜地前進。樹木看起來像有倒鉤的鐵線般一堆堆地互相纏繞著。有些活了二千年的樹木只有兩片葉,但看上去卻好像二十片。在海岸沙丘底下藏有巨量磨光了的貴重鑽石。這些僅是非洲南部西岸一帶的南密沙漠中千奇百怪的東西的幾種而已。

南密有許多引人入勝的甲蟲是世上其他地方所無的。牠們大部分生活在沙丘底下。有時看到牠們潛入沙裡,在沙面之下「游泳」。有一種甲蟲喜歡在碎石平原上用長腿行走,使身子離開灼熱的沙而看起來好像踩著高蹺疾走一般。這裡的白背甲蟲是世上惟一背部是白色的甲蟲,牠的白背反射著太陽的炎熱光線。一隻白背甲蟲若出外覓食,牠的配偶會騎在牠背上作為遮蔭。

南密甲蟲有許多妙計從晨霧取水。方法之一是挖掘一條向風的小溝,然後回頭吸飲集在溝裡的水分。另一方法是行到沙丘頂上,在風中高豎後腿,頭部向下,張大著口。牠的背部向風,因此水點凝結在牠身上,慢慢滴進牠的口裡。

有一種直徑達十一公分(4.33英寸),別號「白色舞娘」的巨大蜘蛛在沙丘旁邊築巢,巢口有個陷阱。牠以蜥蜴、蟋蟀和其他昆蟲為食。牠在受到攻擊時高舉前腿作相鬥狀——「舞娘」之名由此而來。更奇怪的是牠的逃走方法,牠把腿的一半摺在身體之下,像車輪般滾下沙丘。可惜人還未發明這種車輪。

一團可愛的毛皮球——金鼹鼠——也在沙底下往來。牠很少露出沙面,因此在難得出現的剎那才可以一見。牠的眼和耳完全隱藏在毛皮之下以防散沙侵入,牠在沙裡穿來穿去找尋食物。

沙丘的危險之一是側擊的南密毒蛇。牠在沙上以側身衝刺的方法跳躍前行以避免滑倒或被埋在熱沙之中灼傷。牠的攫食方法何等巧妙!藉著把身子藏在沙面之下,只露出眼睛窺伺,尾巴在幾公分之外豎起像棵小植物。不久就有一隻好奇的蜥蜴想把這棵古怪的「植物」作為美食,但自己反而作了蛇的美食!

「芬尼史特拉莉亞」(Fenestraria,意即「窗戶」)是一種葉子扁平如棒的植物,它通常藏在沙裡,只有梢部露出。但它的梢部是透明的,使光線可以產生光合作用。是纏成一堆的生鏽鐵線嗎?不,近看之下你會見到一些綠色多刺的瓜,被有刺的細枝纏著。這種果便是那拉南瓜,是人和獸都喜愛的食物。千歲蘭是巨大而狀如章魚的植物,看似有許多葉子,其實只有兩片。千歲蘭可以長至8米(26英尺)高,葉子被風撕成許多帶子狀,像章魚的觸鬚般纏著樹的中心部分。千歲蘭的壽命可達二千年!

南密沙漠也有巨大的動物棲息其間。世界最高的長腿大象生活在這裡。美麗的大羚羊不時爬上沙丘斜坡。被稱為「南密水務工程師」的斑馬也住在這裡。牠們有一種奇怪的覓水能力,方法是用蹄在乾涸的河床上掘個深達一米的洞,不久便有水滲入洞裡使牠們得以解渴。其他動物在旁觀看,大家都來分享洞裡的水。

南密的磨光鑽石又如何?真的鑽石?千真萬確!數千年來奧蘭治河把數以百萬計的鑽石沖入大西洋裡。強力的近岸水流又把鑽石沖回岸上沙漠的沙中。結果岸邊沙丘底下埋藏著許多寶貴的天然磨光鑽石,其中百分之90具有寶石品質。可是,要發現一噸——八百萬克拉——鑽石就必須移去二億噸的泥土才行。直至最近,這項工程大約每四年完成一次。

南密沙漠的確有不少引人入勝的奇怪東西和驚人的寶藏。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