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4 10/8 28-31頁
  • 浪費問題有什麼處理方法?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浪費問題有什麼處理方法?
  • 警醒!1984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在豐饒之翼上
  • 染污、枯竭與磨擦
  • 你能做些什麼?
  • 最佳的解決方法
  • 為什麼我們要愛護地球?
    警醒!2007年
  • 窮國淪為富國的垃圾場
    警醒!1995年
  • 挽救有望?
    警醒!1996年
  • 你應該怎樣行?
    警醒!1971
查看更多
警醒!1984年
《警》84 10/8 28-31頁

浪費問題有什麼處理方法?

一個人花費了不少時間和金錢前往糧食店購買食品,然後急不及待地把一部分食品拋入垃圾箱裡,你對之有什麼反應呢?你也許感到震驚,但這些正是今日美國許多家庭內所發生的事。在你的家裡也有這種情形嗎?

請考慮以下幾點: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土孫市,市內約有350,000居民,當地大學的一位人類學教授指揮一群調查員去決定居民所拋棄的垃圾究竟是什麼。他們發現每年大約有9,500噸可吃的食物被人拋棄——足供4,000個家庭一年的食用!另一項調查顯示美國一洲的居民每年拋棄價值三億美元的金屬、玻璃和紙;這些物品雖可再用,但其中大部分都不予翻新。

雖然美國是主要的浪費者,但它並不是具有這項難題的唯一國家。其他不少先進國家也是浪費無度的。德國和英國每年各自拋棄一億六千萬噸以上的廢物。一部分的英國工業廢物雖被再用,但出自家庭的可用廢物大多數不予翻新。日本的一份報章聲稱,全日本的家庭每天拋棄38,000噸垃圾。這個數字反映出今日社會的浪費傾向。紐約市一位居民概括這種傾向說,「我們的社會是個拋棄的社會——我們受到教導拋棄各樣東西。」

這種態度和以往許多開拓者所懷的態度多麼不同!開拓時代的一般傾向是「不浪費就不缺乏。」這種保守態度也許有助於使許多美國人走上物質繁榮的道路。那末,何以今日的態度這麼不同呢?我們個人可以做些什麼去解決浪費的問題?

在豐饒之翼上

考慮一下由儉約成風的開拓者所帶來的豐饒社會怎樣變成浪費者社會是一件令人感興趣的事。隨著美國開始發展,國人發現土地的豐富資源,於是發展工業以生產生活所需的各樣物品。可是,國人的基本需要已逐漸獲得供應,廠商遂轉而生產奢侈物品。

廠商們同時意識到,倘若製品隨著科技進步而更加堅固耐用,這些製品最終會使市場供應量達到飽和點,顧客遂不必時常購物。有些廠商於是生產較次的製品,但是明顯的品質粗劣又使公司減少顧客。那末,工業界會用什麼方法去確保經濟增長呢?

解決方法是使製品定期過時和加強宣傳攻勢。廣告代理商幫助許多公司意識到不必實際上生產次等製品,反之是要經常改變製品,即使改變只是表面上的。因此顧客們就確信自己所用的舊製品不再有用或不再受歡迎了。

那些製品現在已變成可棄、過時和老式了!廣告代理商於是開始誘惑大眾,肯定他們手上的東西可以用更好的取而代之。人們聽說棄舊買新可以贏得實利、受人尊敬和羨慕,並且是較好的生活方式。不久,大眾變成了信徒。雖然工業得以增長,浪費態度則日趨普遍。此外,其他嚴重難題也繼續出現,使我們大家的生活質素受到影響。

染污、枯竭與磨擦

1.首先的難題是巨大的染污。一切拋棄的東西都要放在某處地方,不久人就被堆積如山的垃圾所壓倒。

有人認為解決方法是埋葬所有垃圾,使之逐漸分解成天然元素。但是廠商日益生產更多不能分解的物品,例如塑膠和高質素的合金等,它們不像古老原料那麼容易分解。人於是再度面臨怎樣處理垃圾的挑戰。

有些國家試圖把廢棄的材料翻新。可是此舉頗難成功,基本上因為大多數廠商發覺使用全新的材料較為省錢和省卻麻煩。新近的進步方法是使用部分廢物作為燃料,但此舉同時帶來若干難題。

難題之一是,可用作燃料的廢物只佔全部的百分之幾,因此廢物必須首先加工處理。在技術上雖然可以有效地燃燒廢物,但許多公司都沒有足夠的資金去裝置必需的設備。因此,人在這方面雖然付出極大努力,我們仍然未能解決日增的染污難題。

2.浪費令人憂慮的另一方面是地球的資源枯竭。顯然,把逐漸減少的材料資源多點翻新再用可能稍有幫助。可是,除了上述的難題之外,翻新過程所用的能源亦日漸枯竭。

現今使人大感憂慮的資源減縮是在石油和天然氣方面,它們是先進國家的主要燃料。大多數的其他選擇——例如太陽能和核能——若非太昂貴便是還未切實可行。採用這些臨時方法的目的是希望將來有新的發現;可是除非世人改變浪費的態度,否則便無法避免麻煩。

3.來自人們浪費態度的第三個和較不顯著的難題是,物質上較為繁榮的國家與發展中的鄰國關係緊張。發展中的國家越來越大聲疾呼他們只獲得很少援助去照顧他們的貧窮人口。

另一方面,較富裕的國家把肉牛宰殺、農作物加以破壞、食物任其放在倉裡腐壞以求保持物價穩定。發展中的國家於是團結起來成為許多人所謂的第三世界。在若干例子上,這些國家認為最好使大國互相對抗以坐收漁人之利。磨擦於是造成。

你能做些什麼?

有些人預見我們現時所面臨的許多難題,於是加緊發出將來會有什麼事發生的警告。也許部分由於這樣的努力,目前在多處地方已立法減少染污和浪費,並且加倍留意保存地球的資源。可是,今日在浪費背後的驅策力量乃是個人的欲望,人們想要最新和最好的東西,不管這樣行會對別國的人或未來的世代有什麼影響。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抗拒這種已經滲透現代社會的浪費傾向。

例如,在較富裕的國家裡,可吃的食物被棄程度高至百分之15,相當於每年損失數百萬美元,甚至在中等大小的城市(300,000-400,000居民)亦然。你能在家裡避免浪費食物嗎?減少食物的上桌量和避免不受歡迎的食物也許有所幫助。一餐剩餘的食物在另一餐翻煮使用也是很好的方法。在美國南加州大學,「學生會的一位會員藉著改善自己在宿舍內的飲食習慣,每年就能節省1,000美元。」

僅是自覺需要節約就有很大的幫助。意識到自己所擁有的東西並不會僅因為有新出品上市就變成無用也有助於避免浪費。市上有許多雜誌和書籍幫助人學習怎樣修理汽車、房屋、家具和用具。投資在修理方面所得回的價值許多時高於購買新的物品。

當然,我們必須了解到在某些例子上,修理一件物品的代價比更換還高;物品是會變成殘舊的。當這樣的情形發生時,更換通常較為化算。有時某些實質上的改善也能使新型製品增加效果。但在許多例子上,利用我們已有的物品而非唯新是尚會使生活方式較為簡單和較少挫折。更重要的是,我們各人若認真對付浪費問題,以上提及的各項難題就自然會減少了。

最佳的解決方法

許多人無疑不會考慮到改變自己的浪費習慣。他們也許辯稱,若干國家的經濟有賴於國民的浪費。不錯,現行的政治和商業組織不容作出很大的改變。可是,人類將來的健康和快樂豈不比永久保持那鼓勵貪婪和浪費的制度重要得多嗎?當然!既然如此,我們且來考慮一下另一項選擇——上帝的統治!

若要體會上帝統治的智慧,我們只要查考一下地球的天然循環系統便行了。首先,請考慮水的循環。水落到地球上被人以許多方法使用。用完之後並不是浪費而是被河流或蒸發加以澄清,又開始再度循環。

食物的連鎖亦然。動物和植物所攝取的元素繼續返回土地以供未來世代之用。

同時,上帝把地球造成非常有效地使用來自太陽的熱能。太陽放射的熱能不但使人感到舒暢,而且被植物用來產生果實和化石燃料給人在後來使用。只有地球的創造者和設計者才能保持這種狀態,使人類獲得充分供應。

事實上,上帝應許他行將「毀滅那些敗壞全地的人。」(啟示錄11:18,《新譯》)藉著鏟除那些頑梗不化地堅守浪費態度的人,以及教育那些接受他的統治的人,他會建立一個免除染污和浪費的清潔社會。這個社會將會在他的王國統治之下永存於地上。——馬太福音6:9,10;但以理書2:44。

[第29頁的圖片]

拋棄的廢物堆積如山造成日益嚴重的難題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