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問……
愛情小說是無害的讀物嗎?
「閱讀愛情小說是一種逃避,」一位愛好此道的讀者說。「埋首於愛情小說使我精神振奮,更有力量去正視自己的難題。」她的評論正是耽於愛情小說的人的典型想法。
有些人聲稱小說中的故事乃是效力強大的精神調劑品。不少青年人把它們視為窺見成年人樂事的無害讀物。有些人則認為閱讀小說可為單調的生活加點刺激。既然愛情小說大都是短篇和廉價的,千百萬人遂讀之成癖。據估計僅在美國一地就有2,000萬讀者,(這個數字可與最流行的電視節目觀眾數字爭強,)其中以年輕人佔大多數。可是,你應該閱讀愛情小說嗎?為了獲得答案,我們且來研究一下愛情小說是怎樣的。
「有情人終成眷屬」
自古至今,愛情小說的題材吸引了各種年齡的讀者。當然,這是很自然的,因為上帝賦予男人和女人戀愛和結婚的欲望。(創世記1:27,28;2:23,24)因此,大多數小說以愛情為主題並不足為奇。小說以愛情為主題並非一定不好。有些愛情小說甚至獲得優秀文學作品的評價。可是,既然老式的小說以現代標準來衡量被認為單調乏味,新近的作家們遂以寫作新潮愛情小說為得利之途。有些作家仍然使用歷史或中世紀背景以增加小說的戲劇性和氣氛的效果。其他作家則使用現代的方式和背景。可是,除了少數細節各異之外,現代愛情小說大都脫離不了預想得到的公式:男女主角在愛情萌芽時遭遇威脅,但終於克服了可怕的障礙。
典型的男主角是個強壯、帶點傲慢,流露洋洋自得態度的人。另一方面,女主角是嬌柔荏弱的,大多數比男主角小10歲或15歲。她需要男主角的注意以確證她的美麗和自我價值。他雖然時常輕蔑地對待她,她依然無可抗拒地受他所吸引。他一在場就使她頭暈心跳,思想和說話都不由自主地大受影響。
這時恰巧有另一位情敵向女主角求婚。這人雖然仁慈體貼,但卻不能使她興奮或心醉。女主角於是以她迷人的魅力去改造那無情的男主角,把百煉鋼化為繞指柔,最後男主角也公開表示相愛不渝。以前所有的疑慮都一掃而空,於是兩人不咎既往,有情人終成眷屬!
隱蔽的效果
顯然,這樣的故事聽來頗為動人。可是,論到這種「歌德式」的浪漫愛情小說,一位作家批評說:「這些故事的基本前提是……善良的人難以分辨……起初看來光明正大的人其實是個惡棍。」可是女主角卻為男主角那無情、難測的態度辯解說:「我的男友若待我不好,並非因為他是個惡人,只是由於他的男子氣概使然而已。」或者說,「男人也許看來喜怒無常、玩世不恭、輕蔑和暴戾,但是他們卻風流倜儻、令人興奮。」
這種脫離現實的觀念能夠蒙蔽你的眼光,使你對成功、持久的婚姻所必需的各種重要品德視而不見嗎?在16歲就開始讀愛情小說的波妮回憶說:「我所找尋的對象是高大、黧黑、英俊的青年男子,富於刺激而性格專制。」她承認說:「和我約會的男孩若不想接吻和觸摸,即使他仁慈體貼,我也覺得枯燥無味。我要的是小說中所讀到的興奮刺激。」顯而易見地,閱讀這些故事的結果可以使人迷戀一個並非理想婚姻配偶的人。對「興奮刺激」的渴望可以使人看不見對方的真面目。
波妮在婚後繼續閱讀這類愛情小說,她說:「我有個很好的住宅和家庭,但並不以此為足。……我要的是小說所描述的冒險、興奮和刺激。我感到我的婚姻有點不對。」可是,聖經卻幫助波妮體會到丈夫對妻子的貢獻不僅是魅力或「興奮」而已:「丈夫也當照樣愛妻子,如同愛自己的身子。愛妻子,便是愛自己了。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總是保養顧惜。」——以弗所書5:28,29。
愛情小說時常描述雙方的歧見是這麼容易解決和最後獲得皆大歡喜的結局,這件事又如何?這種想法是完全不合現實的。波妮回憶說:「當我和丈夫意見不合時,我並不與他開誠布公地討論,反而仿效女主角所用的巧妙手法。當丈夫沒有作出像男主角一般的反應時,我就發怒。」一位作家也類似地評論說,這類小說「掩飾和蒙蔽複雜的社會關係。……當社會實況正充滿混亂、變幻無常、使人驚駭之際,小說卻提出男女之間一個安逸、穩定的形像。」聖經吩咐妻子們說:「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這樣的勸告豈非更符合現實和更可行?——歌羅西書3:18。
性愛的成分
《今日心理學》雜誌強調愛情小說這麼流行的另一原因:「讀者們……希望學習其他女人與她們的性伴侶所發展的各種關係。」文章繼續說:「在過去數年,出版商為了適應讀者的要求而急於供應這種題材,那便是,女主角是獨立和主動的——在床上床下皆然。」
耐人尋味地,露骨地描寫性愛的小說——在若干城市的公共圖書館可以借到——最受青少年所歡迎。這類小說有害嗎?18歲的嘉蓮解釋:「愛情小說確曾喚起我的性衝動和好奇心。男女主角幽會時那種陶醉感和幸福感使我感到如飢如渴,因此在約會時,」她繼續說,「我企圖重溫那種激情。結果犯了姦淫。」但她的經驗是否和她在小說裡讀到和幻想中的女主角的經驗一般呢?嘉蓮發現:「那些感覺是作者構想出來的。它們並不真實。」
引起性的幻想的確是若干作家的意圖。有一位出版家吩咐愛情小說作者說:「在兩性親熱的場合應該集中描寫男主角的接吻和愛撫怎樣挑起對方的熱情和性慾。」作家們進一步受到鼓勵,寫作愛情小說「應該喚起讀者內心的興奮、緊張、深刻感情和官能反應。」顯然,閱讀這樣的書刊無法幫助人跟從聖經的教訓去「治死你們在地上的肢體,就如淫亂、污穢、邪情、惡慾。」——歌羅西書3:5。
其他選擇
鑑於以上所述,不少人明智地認為最好避免一些會喚起不健全的感情或產生不切實際的期待的小說。誠然,對許多人來說讀書能舒解生活的壓力。但所讀的書要經過選擇才能對人有益。至很大程度,我們是環境的產品。通過讀書,我們製造出一個能對自己產生或好或壞的影響的環境。既然如此,何不擴大視線,試試閱讀別種書籍,例如歷史或科學書呢?聖經和與聖經有關的刊物尤其有益。
請記得,在消遣或娛樂方面還有其他許多有益的方法。為什麼要把生活建在想像的冒險之上呢?聖經說,『施與……更為快樂。』(使徒行傳20:35)學習怎樣藉著幫助他人而從事施與是好的。一位每月撥出60小時去幫助別人學習聖經的青年(耶和華見證人)說:「這是我生平最快樂的時光。」你的生活若是快樂、忙碌和滿足的,又何需以愛情小說作為淺薄的「逃避」?
[第16頁的圖片]
愛情小說也許讀起來很有趣味,但它們有幫助人對愛和婚姻懷有健全的觀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