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5 4/8 18-21頁
  • 人在殺蟲戰爭中能夠獲勝嗎?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人在殺蟲戰爭中能夠獲勝嗎?
  • 警醒!1985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內戰
  • 人類咎由自取
  • 人的新戰略
  • 現時的戰況
  • 昆蟲是禍是福?
    警醒!1974
  • 昆蟲
    洞悉聖經(上冊)
  • 令人驚嘆的昆蟲世界
    警醒!2000年
  • 化學農藥利害參半
    警醒!1999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5年
《警》85 4/8 18-21頁

人在殺蟲戰爭中能夠獲勝嗎?

戰爭!提到這個名詞就令人有談虎色變之感。想到一場持續不斷、無休無止的戰爭的確可以使人擔憂。可是,我們聽說有一場這樣的戰爭正在進行中。爭論之點是:敵對雙方的生存問題——雙方都為賴以生存的寶貴糧食而戰。交戰者:人對昆蟲。

有些人認為這是一場滅絕的戰爭——滅絕的若非「他們」就是「我們」。但事實並非這樣。若沒有昆蟲,這個世界就十分可悲了,因為人需要蜜蜂、兩翼類小蟲、蝴蝶、黃蜂、甲蟲、螞蟻和飛蛾等去替植物授粉。若干種作物也要依靠昆蟲。沒有昆蟲就不會再有蘋果、葡萄或苜蓿,其他水果和菜蔬也會遠較目前為少。昆蟲給人以蜜糖、蜂蠟、絲、染料和蟲膠。不少歌聲悅耳的禽鳥差不多完全以昆蟲為食。多種昆蟲在控制莠草方面非常有用。昆蟲也能擔任重要的工作如清掃地方,處理廢物,同時使土壤通風和肥沃。在若干地方,昆蟲也可供人食用。摩西律法特別規定若干類昆蟲是人類可吃的。施洗約翰在曠野時以吃昆蟲養生。(利未記11:22;馬太福音3:4)可是,在昆蟲當中有些種類從人的觀點看來是與人爭食的。

昆蟲的體積較之人類雖然細小得多,但聚集起來卻能組成一股強大力量。以集體而言,昆蟲在數目上遠超過人,大約為二億五千萬對一之比。牠們的重量也超過人類,約為十二比一。據一項估計透露,今日地上約有八十萬種昆蟲。個別昆蟲的總數屬於天文數字——遠超於我們的理解能力。值得慶幸地,被認為對人有害及與人爭奪食糧作物、森林地帶和原料的昆蟲僅屬地上昆蟲的少數——不及百分之一。

昆蟲所用的戰術可以贏得陸軍將領的欽羨。牠們善於奇襲,在一夜之間突然大舉出擊。牠們就在人所希望保護的食糧作物當中設立戰線,使人陷於投鼠忌器的進退兩難之境。牠們的地下活動、偽裝戰術和身體的細小使牠們能作出其不意的攻擊而造成極大的損害。

昆蟲的繁殖力量大得驚人。新生一代的戰士能在短短一週內獲得充分訓練和戰鬥力量。幼蟲和成蟲並肩作戰,雌蟲和雄蟲一起從征。有些部隊侵入和潛伏在人家中;牠們的騷擾不但令人煩惱而且使地方不潔。有些昆蟲善於作細菌戰,傳播可怕的疾病如瘧疾、黃熱病、黑死病和昏睡病等,所舉僅是其中少數而已。人雖然以毒殺來對付,但昆蟲卻能適應毒性,甚至能在這樣的環境之下生存。人蟲之戰於是長期延續下去。

在以往,人所能做的只是等待攻擊過去和希望較好的時候來臨。法老和古代的埃及人對於上帝加諸他們身上的蝨災、蠅災和蝗災只有耐心忍受。牠們所造成的災害必然極大,因為一隻長成了的沙漠蝗蟲每日能輕易地吃下相當於本身重量的植物!一大群蝗蟲可能覆蓋400平方英里(1,000平方千米)的天空,估計數目不下四百億。這群蝗蟲每日消耗的植物足供400,000人一年享用!可是,牠們的繁殖既然這麼迅速,何以昆蟲還未在這場戰爭中獲勝呢?

內戰

人值得為此慶幸,因為在昆蟲當中同時發生連綿不絕的戰爭。若不然,人也許什麼生存希望也沒有了。例如,一隻普通的蚜蟲在短短一生中有能力生育六十億後代。倘若所有蚜蟲都這樣行而不受控制的話,這些植物寄生蟲不久就會摧毀地上所有的植物。

但是大自然會保持平衡。昆蟲捕食者、寄生蟲和疾病,更不用說其他天然和氣候因素,都有份抑制昆蟲的數目。有些植物也有天然防衛系統。受飢餓的舞毒蛾侵食樹葉的紅橡樹所採用的反擊方法是在新生的樹葉裡起了化學變化,使葉子難於消化。在埃及法老日子的蝗災中,耶和華上帝使極大的西風刮起,把蝗蟲吹入紅海中。——出埃及記10:12-19。

人類咎由自取

擾亂大自然平衡以及使戰爭升級的乃是人類。人捨棄了防止害蟲緊緊潛伏和保持植物抗蟲抗病能力的多種栽植和輪耕的健全農作方法,轉而採取大規模的單一耕作法——大塊田地只用來種植一種作物。人為了獲得較高產量而改良品種,以致使植物的天然抵抗害蟲力量喪失泰半。新品種作物傳入以前未曾嘗試種植的多個國家裡,隨之而來的新昆蟲沒有剋星去抑制牠們。以往受到抑制的昆蟲於是在新環境之下大量繁殖到驚人程度。這場戰鬥變成無法控制,昆蟲佔了上風!

人立刻尋求新的武器。援兵來自大批化學殺蟲劑。這些強力的化學兵器以DDT為開始,它大量殺死昆蟲,人以為在這場戰爭中終於獲勝了。作物產量戲劇性地增加。昆蟲帶來的疾病開始消失。勝利似乎在望,於是人宣稱業已穩操勝券。

但在這場殲滅戰爭中,人把友敵一律殺掉。正如一位科學家說:「每當我們殺掉一種害蟲的剋星,我們就要繼承牠們的工作。」由於沒有剋星抑制,害蟲突然以驚人速度大量繁殖。以前無關重要的其他蟲類也加入害蟲隊伍而成為重要害蟲。人於是動用更加強力的化學殺蟲劑,但昆蟲又重整隊伍,起而反擊。有些農民發現只在一個種植季節便要在作物上噴50次殺蟲劑,但作物依然損失近半。

化學劑非但不能撲滅昆蟲,反而使昆蟲加強免疫性,有些甚至因此而越發強壯。昆蟲對殺蟲劑的抵抗力如此有效,以致科學家能使蒼蠅吸入大量DDT而看來沒有什麼不利效果。此外,通常擔任抑制昆蟲角色的雀鳥卻因吃下受毒的昆蟲、種子、果子而死亡。

這些毒素很快傳入食物連環裡,有毒的魚妨礙雀鳥的繁殖,擾亂了生態系統,毒素在人的食物和水裡也繼續增加。人的化學兵器獲得了相反的效果。「超級蟲」,意即有能力抗拒殺蟲劑的四百多種昆蟲,成為捲土重來的突擊隊,把更多的疾病傳播給人。在這場戰爭中昆蟲再度獲勝。

人的新戰略

人必須趕快建立第二條防線,他開始懂得一句兵家口號:「認識你的敵人」的重要性。的確,鑑於昆蟲的種類、大小和習慣,認識牠們並非易事;可是,為了改變戰爭形勢,較佳的情報如今已成為絕對必需。人必須習知害蟲的遺傳特質、生活情況、生態和行動。他必須深入研究害蟲的覓食和生殖習慣,生殖週期怎樣與作物成熟和敵對昆蟲的生命週期配合,以及這些因素怎樣受氣候和種植時期所影響。他甚至需要知道昆蟲的正確食量,在昆蟲造成重大損害之前決定作多大的容忍。他需要發現害蟲在什麼時候為害最大以及怎樣削弱其抵抗力。人需要恢復大自然的平衡。他意識到他不能不分皂白地濫殺,因為人本身的生存是要依靠益蟲的。

人同時發現保全小量的作物害蟲在減少作物損失方面甚至可能是一項最有效的方法,因為這樣可以肯定害蟲的剋星有糧食供應而不致死絕。他獲知沒有昆蟲的耕作是既不明智也不可取的,若然,人雖勝了一仗,但結果卻會全面失敗。

共存和控制而非加以滅絕已成為人的新戰略。如今有關方面已擬定了一項名為IPM(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統一害蟲管理])的制度,其中包括設立早期警告系統,在害蟲能夠造成損害之前預告或探察其行蹤,使農民在害蟲大舉侵襲之前有機會採取攻防措施。他可以使用多種生物學的控制方法:天然捕食者、寄生蟲、害蟲病、使雄蟲絕育以減少繁殖等。

這種措施也包括農民恢復使用作物輪植法和多種作物栽植法,採納能防止害蟲侵入和繁殖的耕種法,改變種植時期,較多種植抗蟲的作物,甚至使用誘餌的作物去轉移害蟲的攻擊目標以保全主要作物等。與人類戰爭中與原子彈相若的殺蟲劑已成為最後的攻擊武器——只在必要時才小心和有限地使用。農民所使用的這些方法據報收穫甚豐,並且大大減少了使用肥料和殺蟲劑的高昂費用。

現時的戰況

戰爭的勝利仍未可期。害蟲依然損耗世界糧食作物的百分之40。「我們永不會實際獲得勝利,」昆蟲學家裴文杜(David Pimentel)說,「因為昆蟲遍布世界,絕不可能使其離開作物和糧食。」要抑制煙草苞芽害蟲、非洲粘蟲、棉子象鼻蟲、日本甲蟲、白蠅、青桃蚜蟲、舞毒蛾、紅火蟻、針樅苞芽害蟲、蟑螂、白蟻、蒼蠅和蚊蚋等還須大費工夫,上述僅是仍然為害人類的農作、環境和家庭的其中幾種害蟲而已。

科學家仍在實驗各種新武器:干預正常生長的荷爾蒙,妨礙交尾的菲路蒙(昆蟲吸引異性的香味),促成疾病的病原體,使昆蟲食慾不振的反食慾物質等。可是,若要肯定它們對昆蟲有效和對人無害仍須作很多試驗才行。在目前,化學殺蟲劑依然為人廣泛使用,因為許多人喜歡殺蟲劑的迅速殺滅過於緩慢的生物控制。可是,科學家們害怕,由於昆蟲加強抵抗力,化學兵器也許很快就會失去效用了。

最後的解決方法不是藉著人而是藉著上帝的干預,命令雙方休戰,使萬物恢復完美的平衡。不久,在上帝那公義的新規制裡,人甚至不會再想到戰爭。

[第19頁的圖片]

殺蟲劑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