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問......
學校成績重要到什麼程度?
有些學生緊張到脈搏跳動急速像賽車一般。有些學生力圖自制,至少在外表上平靜如常。可是,不論態度惶恐抑或滿不在乎,各人都面臨決算的日子,因為派發成績表的時候到了。
學生們何以這麼擔心?因為不少人感到沉重的壓力來自父母(「你的數學若不及格,一個月不許看電視!」)和教師(「你若想畢業就要提高平均績分。」)。因此,難怪一群小學生在受到詢問,『你最擔心的是什麼?』時,全數的百分之51回答說,「成績」!
令人感興趣地,有些教育家聲稱成績能養成競爭心,造成沉重壓力,甚至奪去學習的樂趣。因此,學生許多時對考試成績表示憤慨是不足為奇的。一位中學生甚至說:「學校不應當訂出不及格的成績。學生若選讀一門困難的學科,結果以50分落第,他所知的仍然比開始學習時多了百分之50。」
你也許納罕是否真的值得為考試成績而擔憂。你懷疑:寫報告寫到手臂發軟,苦讀沉悶的書本,強記無窮的圖表,填鴨式地預備大考,這一切是否值得。『這一切究竟為了什麼?』你也許問。『成績真的重要嗎?』
對成績的正當看法
學校——不論人對之愛或憎——可以滿足一項重大的需要。中學教師梅雅(Barbara Mayer)說:「學校的目的是要盡量將知識和技能傳授給人,幫助人過一種良善、有益和成功的生活。」中等教育通常可以達到這項目的。可是別人怎樣判斷你是否已獲得這種知識或精通某些技能呢?通常是以你的學校成績為準。『不公平!』你也許提出異議。但這時常是生活上一件冷酷的事實。例如,不久之前《華爾街日報》有一篇文章勸告雇主們要「仔細查閱[求職者的]學校成績報告表。」文章繼續說,「成績表是出勤率、服務態度和性格特徵的最佳氣壓計。」
因此你有實際的理由要努力獲得優良的成績。「銀錢護庇人,」所羅門寫道。(傳道書7:12)你若學不好學校所傳授的基本技能,甚至賺錢也會很難——更不用說儲蓄或明智地用錢了。可是,近期的一項調查透露,青年們表示在他們看來,適合自己興趣的工作比高薪、地位或聲望更加重要。精通基本的技能時常可以增加就業的機會。職業輔導專家安得遜(Bernard Anderson)博士聲稱:「在雇用青年人方面,我們不得不退而更加著重基本的教育技能——溝通意見的技能、計算的技能等。」由於新的科技往往要雇員定期接受進一步的訓練,他補充說,「受到重視的會是具有高度受訓潛能的人——精通基本技能的人。」
可是,睿智的所羅門王表明人生具有比保持職業深刻得多的目的:「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上帝,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傳道書12:13)對一切希望『事奉上帝和謹守他的誡命』的青年人說來,優良的閱讀能力和清楚表達意見的能力乃是寶貴的資產。例如使徒保羅曉諭青年人提摩太『要以宣讀為念,』以期在小組中成為更加有效的教師。(提摩太前書4:13)使徒彼得和約翰雖然因為沒有受過高等教育而被認為是「沒有學問的小民」,卻能勝任愉快地寫成聖經的一部分!——使徒行傳4:13。
但是成績或考試評分真的能幫助你獲得這些技能嗎?是的。例如耶穌基督自己也時常測驗門徒對某些事物的了解程度。(路加福音9:18)可是,今日的教師時常發覺頗難知道學生在個人方面的進度,因為課室大而人數多。因此對學生進行測驗和評分使教師能夠調整教導方法以適應學生的個別需要。作學生的自然因此獲益。
《在學校裡的尺度和評估》一書進一步說:「將課室所傳授的課程反映出來的適當考試能夠增加學生的學習能力,幫助學生養成研讀的習慣,誘導學生的智能邁向理想的教育目標。考試的結果顯示個別學生在某些方面的長處和短處,並且鼓勵學生繼續向學。」當然,考試成績可以使家長大致了解到兒女在學校裡求學的情況——進步抑或退步。
可是,對成績懷有平衡的看法十分重要,不然便可能造成難題。
『在考試用得著嗎?』
一位名叫史提反的高中學生嘆息說:「我感覺自己像裝配帶一般,許多預製的片斷知識向我推過來,使我來不及加以消化」不錯,過於著重成績能使學校變成好像工廠過於是個從事學習的地方。
只顧成績甚至能在學生之間造成緊張。例如,有些地方慣於按學生的能力分組。當然、很少學童喜歡被列入「成績平平」或「平均以下」的班級中。因此,成績能觸發激烈的競爭,尤其是學生若受到灌輸——和相信——一個流行的神話,以為接受「高等」教育就意味到幸福的話。一本關於青年期的教科書的合著者評論說,「既然在大多數地方,進入大學十分困難,」因此學生們「沉迷於成績的競爭和級別的編排過於求學的興趣。」日本的情況(極度重視進入大學)足以表明教育可以變成多麼劇烈的競爭。在那裡要進入幼稚園也必須考試及格才成!
這樣的壓力使有些人變成考生而非學生。格拉薩(William Glasser)博士說:「初入學的兒童立刻會詢問測驗要考些什麼資料……然後只讀這些資料。」經驗豐富的教師米勒(Mary Susan Miller在她所著的《兒童大受壓力》一書中回憶說:「我所教的學生中……有些人慣常斤斤計較於一分的加、減,為了試題的評分提出抗議。他們所爭取的是優良成績而非學習心得。這些學生在課室討論時不論題目怎樣有趣,還是一成不變地問,『資料在考試用得著嗎?』」
可是,你何必陷入「競爭的迷宮」裡呢?所羅門警告說:「我又見人為一切的勞碌和各樣靈巧的工作,就被鄰舍嫉妒;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傳道書4:4)聖經表明激烈的競爭,不論是為了物質財富或學問方面的榮譽,都是空虛的。敬畏上帝的青少年看出自己需要在學校努力求學。但他們同時知道,幸福是來自把屬靈的事置於首位,信賴上帝在物質需要方面照顧他們。——馬太福音6:33。
誠然,成績雖然製造不少壓力和難題,可是,正如梅雅在《中學生存報導》一書中評論說:「中學的成績所造成的難題其實來自人們極度重視成績。」因此,成績雖然重要,但成績並不代表一切!不要把成績的價值看得太高——它們充其量只是衡量學業進度的方法而已。正如屬於高中年齡的利斯說:「我喜歡獲得優良成績。但成績不是我的人生大事。」
(下期繼續討論關於成績的問題。)
[第18頁的圖片]
為了獲得優良的成績而付出長時間的努力和學習值得嗎?
[第19頁的圖片]
雇主喜歡雇用精通學校所傳授的各種基本技能的青年人
上帝的愚拙總比人智慧,上帝的軟弱總比人強壯。弟兄們哪,可見你們蒙召的,按著肉體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貴的也不多。上帝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使一切有血氣的,在上帝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哥林多前書1: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