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不再是禁書了
在以往數十年間,若干國家的天主教會對聖經的態度已有急劇的轉變。較年長的天主教徒依然記得在以前閱讀聖經若非受到面斥也會受到白眼。在天主教勢力範圍內的若干國家中,一般人把聖經視為基督新教的書而避之若浼。
論到法國在十八和十九世紀的情況,法國盧昂市大神學院聖經教授奧佐(Georges Auzou)在教會認可的《神的道》(La Parolede Dieu)一書中寫道:「那時教會絕不鼓勵人閱讀聖經。……事實上,除了教士和若干知識分子之外,天主教徒是不讀聖經的。聖經已從[天主教的]書店消失無蹤。認為聖經是本危險和甚至有害的書的主張繼續下去。……聖經在女修道院和基督徒[天主教]教育機構中受到嚴厲禁止。」
後來情形開始轉變了。法國佛里佐斯和土倫的主教米奈特(Mignot)在《威格勞斯聖經辭典》(1891-1912)的序文中寫道:「在法國,我們的確目擊研讀聖經這件事已開始受人注意。20年前,[聖經問題]只有極少數知識分子感覺興趣。……當時閱讀和研究聖經變成越來越不重要。聖經沒有人加以討論,要是偶然有些虔誠的平信徒引證一下以賽亞書或箴言,人們就以奇異的目光相看,並且懷疑他是否祕密懷有偏愛基督新教的傾向!」
由於基督新教的聖經書社活動大增,教皇利奧十三世在1893年,貝納狄克特十五世在1920年和庇護士十二世在1943年均發表關於研究聖經的通諭。可是,這幾位教皇的通諭對神學家和教士們的影響多於對普通天主教徒的影響。
真正的改變隨著梵蒂岡第二次會議(1962-65)而來。會議聲稱:「神聖的宗教會議懇切地特別鼓勵所有基督信徒,尤其是虔誠的信徒,經常閱讀聖經以學習『耶穌基督的寶貴知識』(斐理伯書3:8)。『因為對聖經無知就是對基督無知,』[耶隆說]。」
是故,在1966年,《天主教徒閱讀指南》一書的作者可以寫道:「經過多個世紀,一般天主教徒現已相信聖經是受神感示的書,它和傳統一起是天主教一切道理的來源。但天主教徒受到勸告,在閱讀聖經時要極度謹慎,並且受到鼓勵在閱讀聖經時最好由接近的教士或教會加以督導。……值得慶幸的是,情況已有急劇的轉變,今日天主教徒受到各方面的敦促、勸諭和懇求去閱讀聖經。」——楷體另排。
以上引證的資料都出自天主教會所認可的刊物,它表明聖經不再是天主教徒的禁書了。可是,正如最後引述的資料聲稱,天主教徒必須同時重視教會的傳統。這件事對許多誠懇的天主教徒,甚至對教會本身說來,已成為新的難題,正如我們會在下文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