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為了什麼而作準備?
數年前,專欄作家里爾(Bill Reel)在紐約市的一份報章——《每日新聞》——發表了一篇文章,他提出一些發人深省的事實來討論高等教育。
「經過四年高等教育之後,你知道些什麼?」他問。「不要見怪,其實你所知不多。啊,你也許懂得不少關於浪漫主義的詩人、文藝復興時代的畫家、電腦技術或會計方法。我希望你所學的足以謀生。……但沒有任何22歲的人會知道很多事。你還未活得很久。智慧是從年歲積聚而來的。因此要謙遜一點。
「大學畢業使你對未來滿懷夢想。很可惜,大多數的熱望都會化為灰燼。我不想使你掃興,但你最好聽聽這項真理:你渴望得到的東西,若是得到了,你所追求的成功,若是達到了,你並不會感到滿足。剛相反,就在你期望因勝利而心花怒放的時刻,你所感到的是空虛而非滿足,沮喪而非得意,激動而非平靜。」
對於大學畢業生所面對的物質誘惑,里爾指出,「所有以朝氣蓬勃、胸懷大志的美國富裕青年為目標——換言之,目標便是你——的雜誌都以大批廣告去宣傳漂亮的汽車、香醇的美酒、時式的服裝、精巧的音響器材和外來的化妝品。傳媒希望把你納入大量消費的不停狂歡作樂之中。廣告會大力試圖說服你急需獲得那些其實只是你想得到的東西。它們企圖使你那易受感染的腦袋對於需要的和想要的混淆不清。
「你們當中有許多人會被那些油腔滑調的傳媒操縱者所誘惑,他們善於利用你性格上的弱點。……你所得的浮華東西不會為你帶來任何滿足感。事實可能正相反。對物質的追求乃是一種腐蝕生命、永無饜足的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