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世界中的合夥互惠
莎士比亞寫道:「大自然教導走獸去認識朋友。」不錯,動物世界中有許多互惠的同夥關係存在。其中之一是南非的啄牛鴉。
啄牛鴉身長八吋左右,天生一個深黃或紅色的闊喙,雙腿很短,足爪有力。牠通常憩在河馬一類的大獵獸和畜牛的背上。原因何在?因為啄牛鴉忙於探索獸皮上的罅隙和皺紋,要除去宿主身上的有害扁蝨。可是,牠的工作並不是沒有報酬的,因為扁蝨乃是啄牛鴉的主要食物來源。
人和獸兩者均從啄牛鴉的服務得益。鳥類學家小奧斯汀(Oliver Austin, Jr.)指出,「南非的遊牧黑人和早期農民都重視[啄牛鴉],因為啄牛鴉為他們的牛群除去扁蝨。」但獵人卻認為啄牛鴉十分可厭。怎會如此呢?請想像一下,獵人悄悄行近獵物,進至可以動手的距離。突然,保持戒備的哨崗——啄牛鴉——騰身飛起!牠以吵鬧的喧聲警惕牠的夥伴,讓夥伴知道危險臨近。獵物於是逃去無蹤!
花狀動物和小蝦
另一種異乎尋常的關係是海葵與海葵小蝦之間的關係。海葵是無脊椎動物,有時稱為『花狀動物』。對許多小生物和小魚來說,接觸到這種水中美物就必死無疑。海葵的每條觸鬚都能射出毒液,把犧牲者刺得不能動彈。海葵於是把犧牲者拉進觸鬚基部的口裡享受。
可是,海葵小蝦卻安然居住在觸鬚之間而不受觸鬚刺所影響。在這種共生關係上,小蝦受到保護,既不受掠食者所害,也獲得食物供應,因為小蝦為海葵清掃殘餘食屑,有如清道夫一般。海葵亦顯然從小蝦的服務獲益。
海中的其他夥伴
魚類也像人一樣會患感染和疾病。可是,魚能夠採取預防方法去保持健康嗎?不錯,能夠,因為有些魚和所謂的清潔魚或理髮師魚組成同盟。這些深水小居民所作的服務深受鮨科魚、鰻、鷂魚和鯊魚所歡迎。
請想像一下海中的情景。許多食肉魚在清潔魚的站前排隊輪候。一條大鯊魚是頭一位顧客,清潔魚為牠作從頭到鰭的清潔,剔除受感染的組織。然後小魚竄入鯊魚那布滿尖牙的可怕大口裡,清除其中的食物腐屑、寄生蟲和真菌。清潔魚也用牠那針狀利齒搜索食物,直至喉嚨,然後從張開的鰓出外,回到原處。工作做妥了——於是輪到第二位病者!
對於較害羞的顧客,據稱清潔魚會作一種舞蹈,斜斜地游向旁邊,好像哄誘那條怕羞的魚張開口來,好讓清潔魚執行工作。不久,魚口便張開了,於是清潔魚就開始服務。許多魚都急於接受治療,以致曾有人見過各魚在輪候期間發生打鬥。在六小時的一段時間內,一條清潔魚曾為300條魚服務。
不錯,這樣的動物證明具有聖經所謂的『本能智慧』,能夠彼此作有用的服務。(箴言30:24,《新世》)我們人類也許可以從這些動物學到教訓,為了別人的益處而作出「施與」!——路加福音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