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9 11/8 14-17頁
  • 我登上雄奇峻偉的獨石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我登上雄奇峻偉的獨石
  • 警醒!1989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何以這麼壯觀?
  • 攀登的衝動
  • 上得到山巔嗎?
  • 下坡又如何?
  • 澳洲奇石
    警醒!1973
  • 巨石傲然天海間
    警醒!2007年
  • 乘遊覽車遠赴澳大利亞內陸作探險旅行
    警醒!1994年
  • 「蠕動」的山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5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9年
《警》89 11/8 14-17頁

我登上雄奇峻偉的獨石

《儆醒!》雜誌駐澳洲通訊員報導

那巨大的岩石在落日的餘輝籠罩之下巍然獨立、莊嚴高貴、挺秀不凡,景象遠勝於我所讀的一切資料和所看過的無數圖片。我們在那裡等待了幾分鐘。正在出神地凝望之際,那塊碩大無朋的獨岩靜悄悄地轉變成淡淡的粉紅色,再轉為濃紫色,最後是深紅色。這正是我特別想看到的色彩,於是拿起照相機,滴答一聲,拍了最後一張照片。

在我四周有數百架照相機滴答作聲,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人興奮地在那個黃昏終於看到和拍攝到他們期待已久的奇美無倫的景象。我們現時的所在地是艾爾斯(Ayers)岩石——世界最著名的獨石或單一的岩山,位於澳洲中央。不錯,我終於親眼看到這個莊嚴無比的上帝傑作。

何以這麼壯觀?

羅斯(John Ross)在《澳洲美景彩色畫冊》一書中把艾爾斯獨石描述為『該國多處名勝中最吸引遊客的一個,是在一塊遠古不毛之地上,一股維持生命的力量。』

當然,碩大無朋的艾爾斯岩石本身已極其壯觀,但顏色的千變萬化尤其令觀眾讚嘆之聲不絕。這塊巨大的砂岩獨石從沙漠地面崛起1,143呎,長度共二又四分之一哩,寬度達一又四分之一哩。它不只在太陽位置變化時顏色轉變如萬花筒,在沙漠突遇豪雨時,獨石在浴後發出的銀色光澤也令人嘆為觀止。

岩石位於澳洲中部的主要城市艾麗斯斯普林斯西南290哩外。它是從南澳洲首席書記官艾爾斯(Henry Ayers)爵士得名的,不過,多個世紀以來,澳洲土著卻稱之為尤洛魯,但這個名字的意思如今已無從稽考了。

攀登的衝動

所有第一次看到艾爾斯獨石的人似乎都有難以抑制的衝動要就近觀察一下那引人入勝的景象。有些人付得出代價去從上空俯瞰,有些人則駕車在山麓環遊一週,行程大約六哩。以我而言,我認為非攀登不可。你喜歡和我一起上路嗎?

我們所攀登的獨石,形狀好像睡著的河馬的圓背。初上路時好像沿著河馬尾部攀上牠的身體,這條路約佔全程三分之二。我們留意到石面有一系列的支柱豎立,柱上附設鏈子,是給我們攀登時抓著的。我們很高興見到這樣的設備,因為小路只是一條狹窄的山脊,石面向兩邊傾斜。顯然曾有許多人魯莽不智或過度自信,以致對鏈子視若無睹而自招災禍。如今我們更清楚記得,開始攀登時嚮導指給我們看一塊石碑,上面列出近期墜落山下的死者姓名,包括來自多國的人士。突發的狂風也十分危險。在絕無預兆的情況下,一陣強風可以使爬山者站不住腳。因此抓住鏈子也許意味到救你一命!

像許多經驗不足的爬山者一樣,我們起步時步履輕快、興高采烈,但十分鐘之後就緩慢下來,拖著沉重的步伐繼續攀登。不久之後,山下的旅遊車看起來非常細小。爬了二十分鐘之後,我們已顯出體力不支,不時自覺要休憩一下。可是,停下來休息卻有令人讚嘆的美景作為補償,在登臨縱目之際,景色越加壯觀!在我們左邊,巨大的奧爾加山隱約可見,那一簇巨大山岩好像會有隻巨手把它們堆在一起。其中最高的是奧爾加峰,從谷底拔起1,790呎。向右邊舉目,則看到遠處耗資億萬的豪華觀光旅館,從繁忙的機場送來許多觀光客。極目遠眺,只見平沙無垠,一片荒漠。這乃是澳洲中部腹地的特色。

我還記得在旅遊車旁仰望時,只見遊人好像群蟻從山下巢穴爬上山去找尋食物似的。如今別人從山下仰望時,我們必然也像蟻群一樣。

上得到山巔嗎?

行行重行行,我們繼續登山。為什麼我們的小腿肌肉這麼酸痛?但不久我們就忘卻這件事了,因為我們興奮地看到岩石表面竟然有幾個小池。池裡有生物——小蝦——游來游去!這是唯一有生物的地方,其他的全是空闊、乾燥、荒蕪的岩面。

我們的嚮導怎麼說?現在上到半路了。沒有其他了嗎?啊,有的,至少最陡峭的部分已經走完,不再需要安全鏈子了,從這裡前行的坡度不大,所行的路也劃了中線標明。我們迂迴曲折地避開障礙,在起伏不定的岩面上上落落。我們開始納罕究竟會不會上到山巔。

但突然我們已到達了。從岩頂下望,其他的一面赫然在目。景色更加幽美。岩石的外形界線深淺不一,雕塑得有如鬼斧神工。我們在山巔發現一堆石標,作為方向指標以及供我們署名之用,表示已經成功登上山巔。

下坡又如何?

回程下坡時又如何?像大多數人一樣,我以為下行只像輕鬆地散步,讓重力推動我下山而不必費力,或即使費力也不多。這種想法錯誤得多麼厲害!下行幾分鐘之後,我發覺小腿的肌肉酸痛到似乎要出聲呼救。每舉一步都似乎比上一步更痛。停下來休息多次之後,我們終於抵達山麓。

在山麓的平坦道路上行一段短短路程去乘搭旅遊車也似乎步履維艱。但我們終於竟其全功。在再度回首仰望這塊沙漠上的大岩時,又見人如「蟻隊」,匆忙地在那驚人的岩面上上落落。

就近觀賞上帝無數創造物的另一奇觀是令人興奮和十分有趣的經驗。身體雖然疲乏,我們在精神和感情上卻非常振奮。以我自己來說,我禁不住作個簡短的禱告,感謝耶和華賜我精力,使我得以在61歲的高齡能夠攀登世界最著名的獨石。

[第14頁的地圖]

澳洲

艾麗斯斯普林斯

[第15頁的圖片]

登上陡峭的艾爾斯岩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