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界的騙局——歷來最大的騙局
進化論者說:『進化是事實;上帝是神話。』他們對兩說都提不出證據,但偏見是不需證據的。
私家地方。不得擅進。這個警告的對象是你,上帝!進化論者在生物學上豎起牌子,警告上帝不得進入。他們說:『一切有資格的科學家都相信進化論。』這在實際上等於說:『不相信的科學家就沒有資格;他們缺乏我們的專門知識。』至於上帝,他們聲稱上帝在科學思想上根本沒有立足之地。不但如此,甚至上帝的存在也是無法證明的。
對上帝存在的這種輕率排斥乃是歷來最大的騙局。
奧古魯斯(Robert Augros)和斯坦索(George Stanciu)合著的《新生物學》一書在第188頁舉出一些把上帝棄若敝屣的著名科學家的言論,例如:「一般人都認為,達爾文已一勞永逸地在生物學上排除了對上帝的需要。艾爾德雷德(Eldredge)說,達爾文『教導我們,只從純粹自然的觀點就可以了解生物的歷史,因此無需求助於超自然或上帝。』赫胥黎說:『達爾文主義已把認為上帝是有機物創造者的整個觀念從理性討論的範圍內排除了。』雅各(Jacob)寫道:『每種生物均由創造者分別設計的主張已被達爾文推翻了。』關於最初有機體的起源,辛浦森(Simpson)寫道:『無論如何,我們沒有理由假設這是個奇跡,也無需假設繁殖和突變的新過程起源於非物質的力量。』」
你也許會問:『這豈不意味到地上的生物是沒有創造者設計的嗎?』進化論學家答道:『根本不需要有創造者。一切都憑機遇而來。盲目的機遇便是設計者。我們稱之為天然選擇。』
可是,我們所知越多,就越看出有設計存在。萬物所表現的智力和智慧實在驚人。這豈是沒有思想、沒有頭腦的盲目機遇所能成就的事?自然界反映出創造智慧的例證實在難以勝數,請考慮一下其中幾種。這些設計都是人類發明家所時常仿效的。
鳥翼的空氣動力學比飛機翼的次等設計領先了幾千年。鸚鵡螺和墨魚在潛入深水時使用漂浮器保持浮力,比現代潛艇所用的有效得多。章魚和魷魚是噴射推進的能手。蝙蝠和海豚都是聲納專家。若干類爬蟲和海鳥具有體內的「脫鹽工廠」,使牠們可以吸飲海水。有些細菌具有旋轉馬達,可以向前或倒後而行。
藉著設計巧妙的巢穴和使用水分,白蟻為自己的住所裝置空氣調節系統。昆蟲、微型植物、魚類和樹木都有自己的「防凍劑」。有些蛇類、蚊蚋、矮桉鳥、叢林火雞具有體內的溫度計,溫度上的極細微的轉變也可以察覺到。大黃蜂、黃蜂、黃色胡蜂能夠製紙。海綿、海藻、細菌、螢火蟲、昆蟲和魚類——都能產生冷光,而且時常是彩色的。多種移棲鳥看來在頭裡有內裝的羅盤、地圖和生物時鐘。水甲蟲和蜘蛛則使用水肺和潛水鐘。a——可參看第15頁插圖。
產生這一切設計和本能的智慧需要有一種比人高超得多的智力。(箴言30:24,《新世》)但有些最令人驚訝的例子卻出現於極微世界——進化論者本希望在那裡見到生物從最簡單的形式開始進化,逐步進至四處觸目可見的複雜設計——包括我們在內。簡單的開始?根本沒有這回事!請考慮一下甚至最微小的細胞的複雜構造反映出多麼驚人的智力。
《新生物學》一書第30頁說:「普通細胞每秒鐘完成數百種化學反應,每20分鐘左右可作自我繁殖一次。但這一切都在極小的範圍內發生:本句結束的句點可以容納得下超過500個細菌。[生物學家弗蘭斯瓦]雅各(François Jacob)對於微菌細胞中的小型實驗室大表驚訝;細胞以『無比的高超技術,在可以想像的最小空間之內完成2000項不同的反應。這2000項反應以極高的速度分合而絕無糾纏不清之弊。』」
卡德摩爾(Larison Cudmore)所著的《生命中心——細胞的自然歷史》在第13、14頁說:「只是一個單細胞就能製作武器、捕捉食物、消化食物、排除廢物、動來動去、建造房屋、以直接或奇怪的方式作性活動。這些生物如今依然存在。單細胞生物——完整的有機體,只由一個單細胞構成,具有多種技能,但沒有體素、沒有器官、沒有心臟和頭腦——它其實具有我們所擁有的一切。」
道金斯在《盲目的時鐘製造者》一書第116頁論及一個單細胞所儲藏的巨量資料,說:「一粒百合種子或單一的蠑螈精子的DNA(脫氧核糖核酸)具有足夠的容量可以儲藏60倍《大英百科全書》的資料。有些被人不公平地稱為『原始』的阿米巴變形蟲在DNA裡所藏的資料相當於1000冊《大英百科全書》。」
分子生物學家丹頓在《進化論:遭遇危機的學說》一書第250頁寫道:「分子生物學已經表明,甚至今日地上最簡單的活系統——微生物細胞——也是異常複雜的東西。雖然最細小的微菌細胞小到難以置信的地步,重量不及[一克的一兆分之一],但每個細胞都實際上是個十足的微型工廠,含有數以千計設計精巧的複雜分子機械,由一千億原子所構成,比任何人造的機械複雜得多,在無生物世界中絕對沒有任何東西足與比較。
分子生物學也表明,細胞系統的基本設計與世上一切生物——從細菌至哺乳動物——是大致相同的。在一切有機體中,DNA(脫氧核糖核酸),mRNA(核糖核酸)和蛋白質都完全一樣。遺傳密碼的含義在所有細胞中也幾乎完全相同。蛋白質合成機械的大小、結構和分子設計在所有細胞中差不多並無二致。以它們的基本生物化學設計而言,沒有任何活的系統可說是原始的,或可說是其他系統的祖先。在地上種類多到驚人的細胞當中,沒有任何實驗上的證據暗示牠們是進化的結果。」
格林斯旦(George Greenstein)承認地球的結構牽涉到這一切智力。他在《共生的宇宙》一書中談及一系列神祕莫測而難以置信的巧合,若沒有這些巧合,地上的生物就不可能存在了。他在該書的21-8頁發表了以下的言論,反映出他痛苦地不得不承認需要一位有智力和有目的的上帝:
「我相信我們面對著一種神祕——巨大而深奧的神祕,其中含有無限的意義:世界環境適合生物存在的神祕性。」他「詳細舉出一連串異乎尋常的重大事件,為生物的出現鋪路。b這一長串巧合的事件全都是我們生存所不可或缺的。」可是,「所列出的事情越來越多。……竟有那麼多巧合的事!我越研究,就越加確信這樣的『巧合』是很難憑機遇發生的。」對一個進化論者來說,面對這樣的事實的確是個沉重的打擊,正如他接著承認:
「但是,隨著這個信念越來越強,另一件東西也在增長。甚至如今,我也難於用言詞表達這『東西』是什麼。它是一種強烈的反感,有時幾乎是身體可以感受得到的。我實際感到侷促不安。一想到世界之適合生物生存竟是一種需要解決的神祕,在我看來是可笑和荒謬的。我發覺自己一想到這個念頭就禁不住討厭地苦笑。……這種反應並沒有隨歲月消逝:在寫這書的時候,我需要不斷地掙扎抗拒。我確信每個科學家都有同一的反應。由於這緣故,難怪如今一般科學家仍對這個主張普遍表示冷淡。不但如此:我如今相信,表面的冷淡其實掩飾著一種強烈的敵視。」
什麼敵視?對於解釋可能在於有一位有目的的上帝存在一事所懷的敵視。正如格林斯坦表示:「我們衡量所有證據之際,一種思想不斷油然而生,那便是,其中必然牽涉到某個超自然的力量——或者不如說是最高的力量。我們有可能突然出乎意外地找著證明有上帝存在的科學證據嗎?上帝曾經介入,作妥安排,為了我們的益處而擬成這個世界嗎?」但格林斯坦卻從這樣的『異端』思想懸崖勒馬,重申進化宗教的正統主張,舉出這種信仰的基本教條之一:「上帝並不是解釋的方法。」
天體物理學家霍伊爾(Fred Hoyle)在《有智力的宇宙》一書的第9頁談及一些像格林斯坦一樣害怕上帝會露面的人,說:「正統科學家關注要防止以往的宗教弊端捲土重來過於關心尋求真理,[這種關注]在過去的世紀一直支配著科學界的思想。」
霍伊爾接著在書中論及困擾格林斯坦的同一神祕特徵。他說:「這樣的特徵似乎遍布自然世界的結構,像一根巧合的線索一樣。可是,生命所賴的奇怪巧合是這麼多,看來實在需要有個解釋。」但霍伊爾和格林斯坦都承認機遇無法解釋這許多的「意外巧合」。霍伊爾於是說,為了解釋這一切,『宇宙的起源需要有智力去促成。』這是一種『較高層面的智力』,『這種智力是先於我們存在的,並且導致一項蓄意的行動,去創造一些適合生物存在的結構。』
這些話並不表示霍伊爾相信聖經的上帝,但他的確看出,宇宙、地球及其上眾生必然是由一種巨大的超自然智力所促成的。他一方面指出,「『上帝』在科學上是個禁詞」,同時卻認為我們可以「把一種高於我們的智力界定為神」。他猜測「通過我們自己頭腦預先規劃的情況」,也許有「一條智力的環鏈連貫起來,向下伸展……到地上的人類。」
他說:「顯示有這種情形存在的跡象很多。我們內心的不安便是這種跡象之一。情形彷彿我們本能地看出有些重要事情要我們去執行。我們之所以感到不安是因為我們還未能發現事情究竟屬於什麼性質。」他在另一處說:「宗教的衝動看來是人所獨有的。……若脫掉宗教傳統的種種虛飾,這豈不相當於發自我們內心的一項指示嗎?以簡單的方式表達出來,這項指示便是:你是源於上天『那邊』的。要努力尋求它,你所尋得的會遠超乎你的意料。」
人類正在摸索。他摸索尋找,但卻未能意識到的乃是這項聖經真理:我們是按著上帝的形像被造的,意即我們擁有相當程度的上帝屬性,例如智慧、仁愛、能力、公平、目的及其他特質。這些特質使人和動物有天淵之別。我們的頭腦受到規劃去具有上帝的這些屬性,並且渴望對上帝作純真的崇拜。除非人使這些屬性保持適當的平衡,並且通過禱告和純真的崇拜與上帝建立連繫,否則心裡的不安就會依然存在。這些與生俱來的屬靈需要一旦獲得滿足,不安就會被「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取而代之。——腓立比書4:7;創世記1:26-28。
使徒行傳17:27,28鼓勵人作這種摸索,說:「叫他們尋求上帝,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他離我們各人不遠;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藉著他,創造宇宙、地球和人類的造物主,我們才得以生活、動作和存留。只要我們擺脫各正統宗教的虛飾和謬誤道理——這些宗教已使千百萬人離棄上帝,包括許多科學家在內——轉而遵從耶和華上帝的純真崇拜,我們便可以在樂園般的地球上獲得永生。這乃是耶和華創造地球時原本所定的旨意。——創世記2:15;以賽亞書45:18;路加福音23:43;約翰福音17:3。
認為盲目、無腦的機遇竟擁有這麼高超的智力實在需要人表現極度的輕信。這種盲目的信心與以賽亞先知時代的異教宗教家所懷的無異:「但是你們卻丟棄主[耶和華],忘卻了我的聖山,反倒去為幸運之神大排筵席,用酒敬奉命運之神。」(以賽亞書65:11,《當代聖經》)進化論者期望無數的「幸運」機會從岩石生出人來,但他們甚至還未起步踏上進化階梯的第一級。他們的「幸運之神」好像折斷了的蘆葦一般無能為力。
霍伊爾對於這一切感到不祥,說:「使我心煩的另一點是,我確信向人類打開的機會之窗在時間方面可能相當狹窄。高科技是打開窗子所必需的,但高科技本身若沒有在我們人類和地球以外的世界之間建立起關係來,就很可能成為自我毀滅之途。如果我在這本書裡有時看來對達爾文的學說提出激烈反對,原因便是,我覺得一個建立在這種學說之上的社會很可能踏上自我毀滅的途徑。」
在《從鏡子看世界》這本故事書中,愛麗絲覺得白衣皇后的奇怪邏輯難以置信而不禁發笑。她說:「嘗試也沒有用,誰也不會相信絕不可能的事。」皇后回答說:「我敢說你還未有足夠的實習機會。我在幼年時每天練習半小時。有時我在吃早餐之前已經相信了六件不可能的事。」
進化論者是今日的白衣皇后。他們有過無窮的實習機會去相信不可能發生的事。
[腳注]
a 請參看紐約守望台聖經書社所出版的《生命——從何而來?進化抑或創造?》第12章。
b 星際的距離;次原子微粒與原子發生共振而形成碳;電子和質子帶有相等卻相反的電荷;水的獨特和反常特徵;陽光的頻率和光合作用所需的吸收頻率;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距離;不多不少的三度空間;及其他。
[第12頁的精選語句]
一切設計和本能的智慧都需要有智力才能產生
[第13頁的精選語句]
一個微菌細胞含有一千億原子
[第14頁的精選語句]
『宇宙的起源需要有智力去促成』
[第15頁的圖片]
噴射推進
造紙
脫鹽
聲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