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博斯角——水陸交會的奇觀
不光是戲劇性而已。洛博斯角的水陸交會有時簡直可說是狂暴!狂風把高潮從海水吹來時,巨浪滾滾衝前,猛力撞向陸上的巉岩峭壁,發出轟隆之聲,濺至四、五十呎之高。一有這種情形發生,遊客就紛紛擁去海獅角觀看奇景演出。他們大膽地盡量站近岸邊,屏息靜氣地觀看驚濤拍岸。那把數以噸計的水拋向上空的神奇力量使觀眾不禁目眩神迷,顧不了水花濺滿一身。在巨浪仍然強勁之際,觀眾都不願離去。
但他們必須離去,因為洛博斯角還有更多的好戲上演。它的奇景的確引人入勝,這便是美國加州在1933年將它買下來作為州立保留地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其實是主要的原因——是要保全當地的蒙特雷柏樹。柏樹的天然產地限於洛博斯角和附近的蒙特雷半島。生長在俯瞰太平洋的峭壁邊緣上的蒙特雷柏樹如今可說是正處於生死關頭。
在成為州立保留地之前,洛博斯角已有其多姿多采的歷史。多個世紀以來,印第安人在它的岬角蒐集貝類和紮營。在1700年代末期和1800年代初期,它成為家畜的牧地。葡萄牙人從1861至1884年在當地設立捕鯨站。此後,日本漁民也曾在那裡作業,設立罐頭鮑魚製造廠,把數百噸鮑魚運往東方。該地的主權不時改變——據說有一次甚至在紙牌戲中易手。
小徑
洛博斯角州立保留地要從太平洋沿岸第1號公路進入,公路在蒙特雷之南十哩,卡梅爾之南三哩。保留地的道路很少。高道路均通往三個主要停車場,從那裡有許多小徑作扇形展開,蜿蜒穿過松樹和柏樹林。一條六哩長的小徑沿著保留地的海岸線伸展,交替地緊靠著絕壁的邊緣,怒海奇觀盡收眼底,然後下行至水邊,讓人觀看充滿生物的潮湖,例如海葵、海膽、蟹、海星、甲殼類動物、紅色和綠色的海藻及其他許多生物。你可以停步跪下來窺看一下這些細小的石隙世界。但是要小心!說不定會有浪潮把你濺得渾身濕透!
當你沿著小徑行向伯德島之際,你可以俯瞰中國湖,翠綠的湖水在下面像一塊鑲嵌在懸崖間的寶石一般。浪花悠閒地在一端撲向細小的沙灘,涉水者和游泳者在那裡享受著清涼的海浴,興盡之後在群山遮蔽的沙灘上享受溫暖的陽光。其他生物也享受著這種樂趣——斑海豹在岩石上懶散地伸著四肢作日光浴。
繼續沿著小徑前行,就會抵達伯德島,那裡有數以百計的海鳥聚集。在築巢季節,鸕鶿忙於飛到島上,嘴裡啣著一串搖搖擺擺的海藻;牠們所築的巢是那麼相近,使你以為牠們是房屋擠塞的發明者。鵜鶘來來去去忙於捕食,看到美食在水下游泳,就潛入水裡。海鷗逍遙地乘風翱翔,使你不禁因為自己困在地上而嫉妒。
柏叢小徑蜿蜒地通過世上僅存的兩處蒙特羅柏樹天然產地之一,這乃是許多遊客尋幽探勝之境。從懸崖下瞰,壯觀的海景歷歷在目。紅色海藻鋪蓋著岩石和暴露在潮濕空氣中的樹幹上。像花邊一般的地衣在松柏樹枝上垂下。在林中不時見到黑尾鹿——通常是母鹿帶著小鹿齧食灌木叢。從半島的尖端,你也許會看到40噸重的灰鯨在噴水,有時甚至跳出水面。牠們經過洛博斯角前往下加利福尼亞州作千哩的往返遷徙,十二月和一月是南下交配和生產的季節,三月和四月則返回白令海飼育幼兒。
海獺
但最受歡迎的動物不是行經海岸的海上龐然大物。護林員最常聽見的問題是:「海獺在哪裡?」牠們通常躲在僻靜的小海灣水裡浮著的巨大海藻叢中。遊客可以用望遠鏡窺看牠們潛水覓食。牠們的食品包括蝦、蟹、魷魚、章魚、鮑魚和海膽等美味海鮮。牠們的餐桌是放在胸前的一塊石子,牠們把貝類菜色敲在石上打開,取出裡面的肉來。牠們若非潛水就是睡眠,把身子裹在大海藻裡以免飄流。或者母親把幼兒擁在懷裡,加以整潔或餵飼。幼兒在水裡出生,也生活在水裡,但仍要學習游泳。可是牠卻不會溺斃——小海獺有天生的浮力。
海獺的棕色皮毛——成年海獺頭部的皮毛通常是灰色或白色——十分纖細濃密。在海獅角附近的資料站有海獺皮展出。你可以撫摸一下,便會感覺到它柔軟如絲。由於有這麼精美的皮毛,海獺差不多瀕於絕種。海獺皮毛比海豹皮毛濃密一倍,每方吋有65萬根毛,全身共有8億根毛之多。可是,海獺保暖並不是單靠皮毛。牠用多個小時整潔自己,把空氣納入皮毛裡,空氣的絕緣性使海獺的皮膚不致受冷水侵襲。海獺既獨特又溫文——難怪大受遊客喜愛!
水底保留地
這些小徑將你帶到洛博斯角554畝園地的各處。但這些園地並不代表洛博斯角州立保留地的全部,事實上甚至不及一半,因為還有750畝地在水底。你若沿著大路去到捕鯨灣停車場,你很可能在那裡見到潛水者穿著保暖潛水衣和帶著水肺進入美國第一個水底保留地。它建立於1960年,是加州海產最豐富的水底棲息地之一,備受該州的法律所保護。很可惜,水底世界的這些奇觀不是你可以隨意觀賞的——除非你有許可證,穿著保暖潛水衣,帶著水肺下到水底深處探險。
在進入保留地時你會獲得一份摺疊式印刷品,透露陸上的遊客錯過了什麼奇景:「在高達100呎的海藻森林的柔和光線之下,沒有脊骨的動物和沒有根的植物形成一個顏色鮮豔的奇異世界。蛇齒單線魚、擬蠍魚和石鮨穿梭往來。海豹、海獺或鯨魚的突然出現會使你心跳加速。」在水底深處棲息的一種動物可能嚇你一跳,牠便是世界最大的海星——蝙蝠海星——大至直徑四呎!正如你沿著洛博斯角陸上小徑遊覽時有嚮導隨行,潛水者攜有一本可在水中閱讀的手冊,附有說明各種水中生物的38張彩色圖片。
洛博斯角是一處令人回味無窮的地方。它既擁有300多種植物和250種鳥類及動物,引人入勝的東西實在不少。一串串的棕色大海藻優美地浮游在布盧菲什角的海面。紫丁香為帶有鹹味的海洋空氣增添芳香。鼠尾草在你指間壓碎時發出刺鼻的香味。但對於路旁毒橡樹的光澤樹葉,就不要這樣行了。為什麼這裡會有毒橡呢?因為它是小鳥和小動物的棲息所在。洛博斯是牠們的家,不是我們的家。
白冠麻雀蹲在山艾梢頭反覆哀鳴。黑蠣鷸在岸邊岩石上跳來跳去,高聲尖叫,牠的紅喙在太陽之下閃閃生光。在海岸對開處的岩石嶙峋的島上,海獅的長嘯響徹遠近。海獺不時使用工具——胸前放著的石子——砸碎貝殼動物。海浪在平靜時的低吟或怒號時的拍岸之聲均別饒風味。
洛博斯角是宜於沉思的地方。你可以深深吸入迎面的海風。悠閒地在小徑上漫步。用點時間享受它的氣氛,把記憶藏在心間,浸淫在它的精神之中。
風景藝術家麥科馬斯(Francis McComas)把洛博斯角譽為「世上最偉大的水陸交會之地」,你也許認為這話有點言過其實。可是,經過數日在小徑上漫遊、深吸它那帶著鹹味的海風,聽聽它的各種天籟、欣賞它的景色、觀賞它那寧靜、純樸的美之後,你就不會認為麥科馬斯的讚語過於誇大了。
無可否認,洛博斯角是神經緊張的鎮靜劑,是令心靈安舒的良藥。它的確為它的創造者耶和華上帝的藝術才華帶來讚美。
[第24,25頁的圖片]
左上:尖峰
右上:南海海獺
左中:中國湖的翠綠湖水
右中:半月魚在大海藻叢中
右下:風與水遺留在沙岩上的刻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