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9 2/8 15-16頁
  • 愛玩的獺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愛玩的獺
  • 警醒!1979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海獺
  • 海獺的「毛皮大衣」
    警醒!2017年
  • 找尋巨型水獺的探險旅行
    警醒!1984年
  • 洛博斯角——水陸交會的奇觀
    警醒!1990年
  • 目錄
    警醒!2017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9
《警》79 2/8 15-16頁

愛玩的獺

獺是地球上最愛玩的動物之一。牠們很喜歡用腹部滑下雪蓋的山坡或有水的河堤。牠們會作捉迷藏遊戲和互相戲弄。牠們在樂此不疲的遊戲中毫不反對其他動物加入,例如狗、浣熊或狐狸等。

歐洲的獺與北美的獺相像,但歐洲種的獺身體較小。兩者均是游泳好手。據說獺在水中的游泳速度達每小時10哩(16公里)左右。牠在水中游泳時通常突出三個峰為人所見,即頭、背和尾的末端。一家大小的獺排隊游泳有時使人誤會以為海怪出現。

在北美和歐洲的獺均是以陸地為家的。獺足儘管短小,走起來絕不比人遜色。牠們在一夜之間可走15哩(24公里)。一頭獺曾有被人追蹤28哩(45公里)的記錄。

獺具有游泳的完善裝備。強有力的尾巴發揮最佳方向舵的作用,使牠能滑下水中而不致濺起水花。牠也許會把四肢從身體向橫伸出而游泳。這時,尾巴便作為推進器。或者也會用牠那大而有蹼的後足作快速的游泳。

可是,幼獺卻不是自動下水的。波利爾在《哺乳動物自然歷史》中寫道:「據賴爾斯(北美一位研究獺的權威人士)所述,幼獺並不是自願入水而是由母獺誘導的,母獺拉著幼獺的頸皮獵食小生物(小龍蝦、蛙和小魚)以引誘牠們前進。幼獺起先習泳是笨拙的,但卻逐漸學懂正確的泳術。」——189頁。

普通獺對潛水絕無難題。牠能技巧地潛入水面之下40呎(12公尺)並且停留在水下約四分鐘。牠也能在水下游行四分之一哩(0.4公里)之遙。

這種動物的方向感是驚人的。牠也許從結冰河流的一個裂孔走進河裡,後來卻毫無困難地覓路從原處出來。

獺雖然通常以小魚和其他水中動物為食,但有時卻會捕捉一條重達20磅(9公斤)的魚。這可說是驚人之舉,因為魚的重量與獺本身的重量大約相等。牠捕魚是用前爪的。

獺皮對牠的生存十分適宜。皮的外層有長長的粗毛,內層卻由柔軟、卷曲的毛皮所構成。獺在水裡時,外層毛皮緊裹著身體,壓住乾燥的內層。內層毛皮所藏的空氣造成最佳的絕緣體,使皮膚保持乾燥。

海獺

體重70磅(30公斤)左右的海獺比普通的獺更像水中動物。牠們棲息於北美和西伯利亞的近岸之處。那裡盛產棕色的海藻,又名大海藻,海獺以之為家。為了不致在休息時隨水漂流,牠們用大海藻裹著身體。

在暴風時候,海獺到陸上找尋地方避風。關於牠們的睡處,格連麥士的《動物生活百科全書》(第12卷86,87頁)說:「海獺在晚上棲息於窪穴中,通常以石頭為蔭庇,有糞堆作為標誌;牠的睡處通常在離水10公尺[33呎]外。海獺在夏季有時整夜棲息於離岸甚遠的海藻場中,躲在那裡可以避開牠們的大敵,即大海豚和格凌蘭鯊魚。海獺在這些捕食者近前時會逃到陸上去。」

在沒有速泳的必要時,海獺仰臥在水上,以尾巴推水前進。海獺在作正確游泳時是以蹼足一致或交互地前進,牠的游泳速度約為時速12哩(19公里)。

海獺可能潛水100呎(30公尺)或以上去覓食海膽、蠔、蚌等。當牠帶著食物浮上水面時,牠的胸部便變成食桌。胸上也許有一塊石,是牠用來擊開貝殼的。或者,牠會費力地用牙或爪弄開貝殼。另一方法是把一蚌敲在另一蚌上弄開。

為了覓食充飢,海獺必須頻頻潛水和擊開貝殼。牠每日消耗的食物量約等於體重的五分之一。據報一頭海獺在不及一小時半之內帶著54隻貝殼動物浮到水上,在石上擊打貝殼超過2,000次。

海獺頗善於搔抓身體。牠可能同時運用四爪,每爪抓在不同的方向。

海獺在照料幼兒時會作某些遊戲。母獺用背浮在水上為幼兒哺乳。有時母親會把幼兒拋在空中然後接回。母海獺務必使牠的幼兒清潔。她用牙齒或舌頭把幼兒從頭到尾徹底舐淨。

由於毛皮的高價,海獺久已被人濫捕。終於在二十世紀初期,牠們受到法律保護。現時海獺已增加到使美國加州沿岸的漁民聲稱他們的生活正受到海獺威脅。漁民聲稱海獺捕食太多的貝殼動物。儘管有法律加以保護,但已有相當數量的海獺被人射殺。

人的商業投機往往使地球上的生物難以生存,包括愛玩的海獺在內。但這些可喜的動物在許多地方依然不受騷擾地奔走往來,你在那裡可以看到牠們的滑稽遊戲。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