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的精妙結構
無疑你會同意,把一枝粉筆折為兩段不用費多少勁。但是,現在且試試把紅鮑魚的殼折為兩片。很可能你要用錘子才能把它敲碎。然而,鮑魚殼的材料與粉筆的材料其實是一樣的——碳酸鈣。不同的只是,在貝殼裡它們以不同的方式組成。事實上,組成的方式如此迥異,以致鮑魚殼抗裂的能力比粉筆大約強40倍。
鮑魚怎樣達成這項工程學上的偉舉呢?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已經解開了有關這種海洋貝殼的若干祕密。鮑魚運用它那單一、碟形的外殼作為保護,以免受外界所傷害。為了加強硬度,外殼由多層薄片所構成。外層是粗糙不平的。但稱為珠母層的內層卻是半透明的,閃爍著美麗的光澤。這就是令貝殼十分堅硬的祕訣所在。
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發現貝殼的內層「有一種與磚和灰泥的黏接方式類似的層板結構」。(《科學新聞》週刊)貝殼的細磚只有一微米(百萬分之一米)闊。這些細磚由鮑魚自己製造的一種強力灰泥黏接起來。直到現在,科學家們仍然想找出這種黏性物質是怎樣的。他們說一層層的微型「磚塊」貼著毗連的層面滑行而吸收撞擊力。與此同時,有機的灰泥層則以某種方法用特別的「韌帶」將產生的裂縫補起來。貝殼可能有多至五種不同方法去抵抗破裂!
科學家對鮑魚的堅韌硬殼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現在他們正嘗試發展類似的技術去製造堅硬的瓷器。他們若得以成功,無疑會贏得世人的喝采。但令人惋惜的是,人雖然力圖模仿偉大的設計者的作品,卻很少對他那無可比擬的精妙設計表示賞識!——約伯記3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