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2 9/8 18-20頁
  • 何以我總是與別人格格不入?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何以我總是與別人格格不入?
  • 警醒!1992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何時要保持距離
  • 與基督徒同工和睦共處
  • 『寬宏的心』
  • 正視自己的缺點
  • 我可以跟誰做朋友?
    警醒!2011年
  • 我不能融入朋友圈怎麼辦?
    青年人問
  • 為什麼我應當服從父母?
    警醒!1994年
  • 我怎樣才能有勇氣與眾不同?
    警醒!1993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2年
《警》92 9/8 18-20頁

青年人問……

何以我總是與別人格格不入?

「這是我所面對最大的障礙。」——克雷格。

「我孤單極了。」——杰茜卡。

「我感到非常沮喪。」——克里斯。

「這使我既憤怒又難過。我哭個不停。」——薩默。

「我感到非常困擾、傷心極了。」——埃林。

上述的話正描述一些悲慘的遭遇嗎?不,這些人其實是談及自己年輕時,與同伴總是格格不入時所感到的痛苦而已。如果你也曾受人排擠,或一些你渴望與之為友的年輕人刻意避開你,你便會明白這種感受是多麼痛苦了。

當然,渴望與同輩打成一片是自然不過的。許多社會學家均指出人喜歡結成團體,我們的自然傾向是要合群。這種慾望在十餘歲的階段尤其強烈。十四歲的邁卡萊說:「我們要跟一些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才感到安全和受人接納。」人的共同興趣可能包括喜愛同類運動、食物、學校活動、衣著和音樂等;也許大家都有共同的嗜好,或者喜好同類型的娛樂,這一切都可以維繫人的友誼。

青年人若以一些思想狹隘的理由去維繫同伴的友誼而同時排擠另一些人,這便會引起難題了。布倫丹憶述說:「如果你沒有穿著特定的網球鞋,你便無法與他們打成一片,成為他們的一伙。」這看來雖然非常幼稚;但事實上如果人人都十分投契,而你卻遭人冷落,這實在叫人難堪。

何時要保持距離

然而,請問問自己:『我真的想與某個圈子的人打成一片嗎?』即使在聖經時代,有些任性的青年人也時常極力誘使其他青年加入他們的圈子裡。他們會甜言蜜語地對其他人說:「你與我們大家同分,我們共用一個囊袋。」可是,聖經卻警告說:「我兒,不要與他們同行一道,禁止你腳走他們的路。」——箴言1:11-16。

今日的情形也很類似,你可能被誘加入某些大受歡迎的小圈子中。但其中的成員是哪一類的青年呢?他們可能談笑風生,但他們敬畏上帝嗎?你與他們交往會強化你與上帝的關係,抑或會將這種關係破壞無遺呢?哥林多前書15:33(《新世》)警告說:「不良的交往破壞有益的習慣。」

請也問問自己,與他們打成一片需要你付出什麼代價。一位名叫嘉莉絲的青年說:『我面對很大壓力要投其所好,要跟他們一起講咒罵人的粗言穢語,我的朋友總是說,「來吧,不用怕!」但這樣行的目的其實只是不想受人排擠而已。』作家瑪莉·蘇珊·米勒也提到另一位曾作出妥協去迎合大眾的青年人。他刻意降低自己的成績,「使他不致看來比那些他想與之為友的同學更優勝。」——《兒童壓力!》

當然,作出若干合理的努力跟別人融洽相處,這並沒有有什麼不妥之處。(可參閱哥林多前書9:19-23。)但假若與別人打成一片意味到要你吸煙、吸毒或酗酒、說污言穢語或猥褻的笑話、性濫交等,那就不對了!這實在是大錯特錯!事實上,你若讓其他青年人在服飾、言談或髮型的每件事上均支配著你,這絕非明智之舉。

除此之外,基督徒也受到勸勉不要跟那些與上帝疏遠的人密切往來。耶穌在論及他的門徒時說:「世界又恨他們;因為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約翰福音17:14)贏得上帝的嘉許豈不比贏得那些不事奉上帝的同輩的接納有價值得多嗎?——請參閱雅各書4:4。

與基督徒同工和睦共處

但如果你跟基督徒同工——一些與你有共同信仰、信念的青年人——也相處不來,那又如何呢?其中也許有些理由是不容忽視的。

例如,你可能初遷往一個新的地區,當地的青年人可能較為害羞或跟陌生人交往時會拘謹一點。然而,待大家都互相熟識之後,情形便會改觀過來。杰茜卡在整家人一起遷往耶和華見證人的一群新會眾時便有這樣的經歷,她憶述說:「人人對我都非常友善、和藹可親,但仍需經過大約一年時間我才有真正的歸屬感。回顧過去,現在我意識到友誼是需要時間才能建立起來的。」杰茜卡更指出,在新會眾裡與其他人一起從事公開傳道工作,可以大大幫助她產生歸屬感。

斯蒂芬也提出建立友誼的另一個方法。他說:「多年來,我一直被人忽視,因為我十分害羞。後來我才明白如果要結交朋友,就必須採取主動。」結果如何?斯蒂芬現在已有多位好友了。由此表明,你若作出努力,你也可以交上新朋友。與其等候其他人認識你,倒不如嘗試主動去認識他們。你可以邀請幾位青年人到你家作客,或問問父母可否請這些新朋友一同參與你們家庭的活動。這可以是建立恆久友誼的開始。

可是,別人若對你的努力沒有多大響應,這往往可能是由於存有一點誤會。耶路撒冷的基督徒也曾刻意避開使徒保羅,因為他們誤以為保羅仍是個逼迫基督徒的人;及至保羅將誤會澄清之後,當地會眾才肯接納他。(使徒行傳9:26-28)如果你也正受人誤解——也許由於別人聽信有害的閒話所致,何不盡力將事情加以解決?a

可是,並非所有難題都可以迎刃而解。有時甚至有些基督徒青年也會有自己的小圈子而不公平地排擠別人。受排擠的人可能為此感到非常苦惱。然而,緊記以下一些事實會對你大有幫助:你的同輩也像你一樣,他們都很年輕而需要在許多方面繼續長大,進至成熟的地步。其實,過了一段時間之後,甚至這些青年自己也可能不再跟以前的同伴往來。因此,在他們尚未培養出基督徒應有的態度之前,最好還是跟他們保持距離好了。——參看提摩太後書2:20,21。

『寬宏的心』

與此同時,千萬不要讓這種情勢困擾你。你可以跟父母或基督徒監督商談這件事。請也記得,即使你可能有正當理由埋怨別人,聖經卻勸勉基督徒要「彼此包容」。(歌羅西書3:13)年輕的蒂法尼便曾遭一群青年所冷落。他憶述說:「我禱告求耶和華賜我力量去保持忍耐和客觀;我亦盡力不讓這種遭遇過度傷害我的感覺。」

聖經也鼓勵基督徒在交往方面要表現「寬宏的心」。(哥林多後書6:13)研究員簡·諾蔓及邁倫·哈里斯對那些結黨成群的青年評論說:「他們局限了自己結交朋友的範疇,也不讓自己有機會去了解不同的人的想法和行事方式。」其實有很多人,包括較年長的人在內,是你可以與之交朋友的。

正視自己的缺點

你可能也要正視一個痛苦的事實,那便是別人可能有正當理由要避開你。例如,年輕的達娜發覺自己很難與一些思想屬靈的基督徒青年打成一片。是他們勢利嗎?不,她承認說:「我的言談和服飾都非常世俗化。」這其實是不適合基督徒的。因此,別人雖然以友善和熱誠的方式對待她,卻沒有跟她作社交往來。

達娜於是毅然作出調整。她憶述說:「我看出如果我想跟別人融洽相處,便需要培養較佳的屬靈思想。」你也需要作出類似的調整嗎?這樣行不但可以贏得敬虔青年的友誼,也可以得著上帝的友誼。——可參閱箴言27:11。

此外,你也許會有一些使人敬而遠之的品格特性。沃利敘述說:「我習慣口若懸河,並且經常談及一些別人不感興趣的事物。我一旦明白這樣做多麼令人厭煩之後,便毅然將這種劣根性改變過來,我希望這會有助於使我跟別人融洽相處。」藉著跟父母或一個可以信任的成年人談一談,你可能發覺自己也有類似的弱點。有時只須要你向人友善一點或少說話、多聆聽,情況便會大為改善。

雖然與別人格格不入是很痛苦的事,但絕非生死攸關的大事。你可以放心,只要你培養敬虔的品質,並且真正關懷別人,你永不愁沒有朋友。

[腳注]

a 請參看本刊1989年7月22日(英文版)一篇題名為「如果有人講我閒話,我該怎麼辦?」的文章。

[第20頁的圖片]

遭人冷落實在叫人難堪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