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2 6/8 21-24頁
  • 從山岳深處發動能源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從山岳深處發動能源
  • 警醒!1992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意想不到的景象
  • 夢想成真
  • 新西蘭最陡峭的國家公路
  • 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 誰人受惠?
  • 穿越世上最長的隧道
    警醒!2002年
  • 維多利亞湖——非洲最大的內陸湖
    警醒!1998年
  • 愛爾蘭水力發電站新建設計劃
    警醒!1972
  • 飽經風雨的隧道工程
    警醒!1994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2年
《警》92 6/8 21-24頁

從山岳深處發動能源

「這一日遊會使你畢生難忘。」不久之前我在新西蘭南島的西南部觀光,據以上所引的旅遊小冊說,我會經歷一段難忘的時光。這的確所言不虛。從馬納普里到道特富爾灣,橫越湖泊、山嶺,使我接觸到獨特的景色以及印象難忘的工程學偉舉。這有如目擊世界第八大奇觀——一所埋藏在山岳深處的水力發電廠。

今次行程也使我記起新西蘭最早期的居民,毛利族人、他們的傳說和語言。根據兩個毛利族人的故事指出,「馬納普里」可以指『憂傷或眼淚之湖』,也可解作『傷心湖』。我那難忘的旅程的起點便是名叫馬納普里的市鎮。

意想不到的景象

當我們的汽船在平靜的湖泊上飛馳之際,威嚴壯麗的U形山谷和高聳入雲的山嶺頓時呈現眼前。這個地區每年約有7500毫米的雨量,但我們卻幸好碰上一個天朗氣清的日子。這裡是攝影家的樂園。茂密的植物和樹木從湖邊直長到山腰,處處青蔥。我們足足花了75分鐘才能橫越湖泊。惟一有人煙的憑據就只有我們汽船的響聲。但是,這個旅程的目的地是哪裡呢?

前往一個意想不到的觀光點——西灣角,位於湖的尾端一方。眼前驀然出現了一座水力發電廠的露天開關場。什麼促使人在這個遠離人煙的地方興建一座發電廠呢?只有工程師和測量師基於地質和地理上的特別理由,才會有這種構想。

這個構思最初是由一位名為P.J.海爾的測量師在1904年設想出來的。他留意到這裡的貯水量所具有的無窮潛力。湖面位於水平線180米之上,湖水深約有450米,湖底則位於水平線下約260米的深處!然而,這個湖距離海洋只有十公里遠,期間都是山岩地帶。不過,要到60年後,這個構思才得以成為事實。這個宏大的工程計劃是怎樣開始的?一間在新西蘭設廠的澳洲冶煉公司要為設於蒂瓦伊波因特的冶煉廠提供所需的電力。這所廠房靠近因弗卡吉爾,直線距離約160公里。可是廠房如何才能獲得電力供應呢?

夢想成真

一間總部設在美國的貝奇特爾工程公司把這個工程計劃構想出來。按照計劃,他們會挖掘一條隧道深入利寧山內。然後就在馬納普里湖盡頭的底部興建發電站。這樣湖水就可以傾瀉在機軸上,繼而推動七座渦輪機產生電力。接著電力便會透過在湖邊的露天開關場而傳送到全國的高壓輸電網絡裡。(請參看第17頁圖片。)可是,以什麼方式才能把如此巨量的水排放呢?挖掘工人需要鑿出一條直徑有9米的輸水隧道。這條隧道將會在山岳下伸延大約有十公里之遙。這樣,湖水便可排入道特富爾灣的迪普科夫灣內,這是新西蘭最大的峽灣之一。單是建造這條隧道,便需要移走大約76萬立方米的石塊。

試想想,為了騰出空間安裝旋轉水軸和設置渦輪室需要挖去多麼巨量的石塊。光是這間渦輪室或機械室便有111米長,39米高和18米闊。其長度足以容納一個美式足球場或一個英式足球場。可是,要在這裡開鑿機械室,安置旋轉水軸和發電機,就首先需要有一條隧道直達這裡。單是這項工程已經是莫大的挑戰了!

這條行車隧道長逾2公里。平均每10米長便傾斜1米,成螺旋形向下進直通機械室。我們在乘坐旅遊車進入山岳時,我們不禁想起自己正緩緩向下闖進山岳的深處。

我們終於抵達。離開旅遊車,我們走進渦輪大堂。這時我們恍如置身於科幻小說的情景一般,身處山岳深處一所宏大的科技大堂之內!但有一個問題令我大惑不解。他們如何能夠把所有重型機械運送到這裡,以進行這項複雜工程呢?只能經由海上或湖面運進來。這裡沒有道路。有關方面最後決定由海路把大部分發電機組運來,這個方法較為容易。接著,還有一個難題要克服,就是有一座大山阻隔,不能直通發電廠。怎樣解決?築一條路。

新西蘭最陡峭的國家公路

1963年開始動工。道路由迪普科夫連接到西灣角。根據一份資料來源指出:「這是世上最艱巨危險的道路工程之一。」為什麼呢?「下雨、降雪、河流充滿泥濘,纏結不清的野生植物把完成的時間由12個月拖延至24個月。」道路大約有23公里長。每吋(約2.5厘米)路面的建造費用高達4新西蘭元,這無疑是一條非常昂貴的道路!由於傾斜度高達五與一之比,它於是成了新西蘭最陡峭的公路了。然而,它成了一道重要的「橋梁」,把8萬7000多公噸的物資從水平線越過威爾莫特山口而運送到湖面高度(670米高)。光是一車物資便重達290公噸。運載這個重量需要動用一輛有140個輪子的巨型運輸車,由一輛推土機、一輛平路機在前頭拖拉,再加上一輛推土機從後推動前行。然而工程終於大功告成。

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這項龐大的工程對當地的生態環境產生什麼影響呢?由於發電廠大部分設置於地底下,可見的部分是少之又少的,只見到露天開關場和跨越山嶺的輸電纜。由於地區範圍異常廣大,以致架空高壓電纜的鐵塔以及架空電纜看來也變得非常矮小了。可是,還有另一個問題尚待解答。

馬納普里湖末端的湖水若一旦抽乾了,那麼如何維持湖的水位不變呢?一個基本的要素在於該區每年有很高的雨量。馬納普里鎮每年平均降雨量達1250毫米,而西灣角的發電廠所獲的雨量則有3750毫米。況且,當局定了一套嚴格的指引要發電廠遵從,以求控制湖水水位,使其與原本自然的水位一致。由於馬納普里湖位於一項水利系統的上方,這個系統包括蒂阿瑙湖和懷奧河的上下游,他們於是建築了一些堤堰,目的是要為了保持發電廠發電時所需用的水位。貯水量一旦高於發電機能夠處理的水平,堤堰的水閘就會打開,使過量的湖水泄走。

誰人受惠?

新西蘭最大的水力發電廠是一個國際合作的好例子。渦輪機組在蘇格蘭建造,發電機組來自德國,變壓器則出自意大利。首部發電機於1969年正式投入服務。1971年9月,七部發電機全部開始投產。從這個發電廠產生出來的電力究竟可使誰得益呢?大部分電力會輸送到蒂瓦伊波因特的冶煉廠去,其餘的電力就會輸往新西蘭的國家高壓輸電網絡去。馬納普里發電廠的操作以及持續不斷的電力供應對冶煉工序是非常重要的。電力中斷若超逾兩小時,便足以使冶煉廠關閉數月。因此,馬納普里發電廠和冶煉廠的工作人員互相通力合作以確保供電量保持穩定。

我們乘坐客車越過威爾莫特山口,然後下到道特富爾灣那裡。我們目睹由馬納普里發電廠排放出來的湖水傾瀉在寧靜的海峽裡。這海峽有一個奇妙的特色。「海峽的上層是淡水,下層是密度較高的海水。在海峽裡,淡水始終得以保留而成了一層獨特的水帶,恍如一道河流在海峽包圍著的海水上流動一般。」——《馬納普里至道特富爾灣之旅》,巴里·布雷斯福德、德里克·米切爾合著。

我們乘另一艘船在恬靜的海峽內遊覽。到了一個地方,船長把引擎關掉,好讓我們細意欣賞這原始樂園的寧謐寂靜。偶爾只有幾聲雀鳥鳴啼在水面上產生回響。此情此景,跟那在數公里外與在山岳深處的馬納普里水力發電廠所產生的澎湃動力比較,儼然成了一項強烈的對比。——外稿。

[第23頁的圖解或圖片]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發電廠的裝置圖

馬納普里湖

提升軸

進水閘門軸

進水欄網

往迪普科夫的尾水隧道

緊急出口

露天開關所

輸電軸

隧道通路

變壓器室

機械室

作業隧道

[圖片]

露天開關場

機械室

馬納普里發電廠

[第21頁的圖片]

道特富爾灣,新西蘭

[第22頁的圖片]

進入山岳和下到機械室的隧道入口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