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2 7/8 20-24頁
  • 歐洲合一之夢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歐洲合一之夢
  • 警醒!1992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我們實在身不由己」
  • 更高的期望
  • 德國統一——困難重重!
  • 歐洲合一——較為容易?
  • 有多切合實際?
  • 有充分根據的期望
  • 歐洲一體化——為何意義重大?
    警醒!2000年
  • 歐洲團結的努力
    警醒!1971
  • 蒙上帝嘉許的團結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5年
  • 情況真的好轉了?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1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2年
《警》92 7/8 20-24頁

歐洲合一之夢

「夢境的起頭。」這是《歐洲人報》為一篇文章刊登的大字標題。該篇文章論及「歐洲各國正迅速融合為一體」。這個夢是怎樣產生的呢?它所引發的崇高期望證明是正確的嗎?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邱吉爾建議成立「歐洲合眾國」。自那時以來,事情看來一直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現在,人們將1992年稱為實現這個夢想的里程碑。可是為什麼指定是1992年呢?

簡單說來,到1992年年底,歐洲共同體的十二個成員國計劃達致經濟的全面統一。這意味到取消一切關稅障礙。共同體內的公民可以毫無限制地在各國境內自由來往,與當地居民享有同樣的就業機會和權利。最後,各國會採用單一的貨幣,公民會獲得歐洲護照和駕駛執照,而且會設立歐洲中央銀行。在保護環境和運用核能方面,共同體會推行統一的政策。交通和其他方面的法例均會協調一致。

因此,歐洲共同體會成為世界第三個最大的本地市場。世界貿易的五分之一——包括出入口在內——會與共同體的一個成員國有關。因此,按理說來共同體的經濟政策會影響到全球的經濟,包括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在內。

新近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有接近七成的歐洲人贊成打算作出的改變。事實上,有許多共同體公民希望能夠更進一步。大約有四分之三的人贊成在科學研究方面聯合起來,並且採用同等的社會福利制度;有過半數的人甚至贊成有共同的外交政策。

因此,原本各國只是打算在經濟上合一,但現在卻趨向於政治上的團結。若干事件突然發生促使歐洲各國更加努力朝著這個目標推進。

「我們實在身不由己」

1989年11月9日,柏林圍牆突然倒下。統一德國的意念在以往時常受人討論,但卻被視為不切實際。柏林圍牆倒下之後,德國統一的問題又再次成為赤熱的爭論。德國統一看來是無可避免的事,可是很少人敢預測這件事會多快實現。有人批評德國總理赫爾穆特·科爾在推行統一計劃方面操之過急,但他評論說:「不是我想速成這件事。我們實在身不由己。」1990年10月3日,圍牆倒下之後不及十一個月,德國人舉國大事慶祝。德國再度統一了。

德國統一意味到冷戰已告結束,普世都為此騰歡。與此同時,另一件意想不到的大事開始成為頭條新聞: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這件事對1992年的歐洲一體化計劃會有什麼影響?記者約翰·帕爾默寫道:「波斯灣危機不但沒有減慢歐洲共同體在經濟和政治上的一體化,反而加速了這件事的進行。這可能促使歐洲共同體更快採取共同的外交和防衛政策。」

可是,在這危機期間和其後的戰爭日子裡,歐洲共同體並未能達成共同的政策。《歐洲人報》在社論中指出:「當面對重大國際危機時,共同體表現得軟弱無力。這足以表明歐洲極之須要建立一項共同的防衛和外交政策,以期團結合一、果敢自信地行事。」社論在結論中以積極的口吻說:「波斯灣危機使歐洲有機會補償以往的懦弱表現,並且以果敢的步驟表明政治統一是可以實現的。」

更高的期望

有越來越多國家想加入歐洲共同體。奧地利、塞浦路斯、馬耳他和土耳其都已申請成為成員國。其他的候選國家有芬蘭、冰島、挪威、瑞典和瑞士。甚至前東歐集團國家,包括捷克、匈牙利和波蘭,也表示有興趣加入。不過,這些國家的申請要等到1992年之後才會被考慮,屆時共同體的12個成員國已在經濟上達致全面統一了。

無可否認的是,在邁向歐洲統一的目標方面,進行的速度和規模都達到人們在原先不敢想像的程度。「我們預見到一個歐洲新秩序,其中國家的邊界不再是使人分裂的屏障,各國不會彼此恐懼,人民能夠自由選擇自己的政治和社會制度。」德國外交部長根舍爾在1990年代的開始這樣寫道。他補充說:「這個前景不再是夢想了。實現的時刻已指日可待。」

可是,我們真的可以現實地期待這樣的統一嗎?若是可以,我們是否有希望見到歐洲的團結成為通往更偉大的前景——世界合一——的踏腳石?

沒有人會否認世界亟需團結,因為團結會大大有助於解決人類一些最棘手的難題。試想想,如果把各國浪費在處理許多不同意見方面的時間和精力轉而用來合力解決人類共同的難題,謀求大眾的共同福利,這會有多大的成就!

藉著統一彼此之間的經濟和貨幣政策,現在有越來越多國家似乎決心要探測其他國家願意合作到什麼程度。例如:為了要找尋一個共同的亞洲經濟市場,澳洲、汶萊、加拿大、印度尼西亞、日本、馬來西亞、新西蘭、菲律賓、新加坡、南韓、泰國和美國在1989年設立了稱為亞太經濟合作的安排。

因此,想像中的未來發展是:一個新近統一的德國,歸入一個行將合一的歐洲,在不久的將來更導向一個團結的世界。這個意念聽起來的確很好。可是,我們真的能夠相信它會實現嗎?

德國統一——困難重重!

雖然德國在政治和經濟上統一已一年有多,可是國家仍在艱苦奮鬥。屬於前東德的五個新州與德國的其餘部分仍然有顯著的差別。統一所帶來的興奮已被冷酷的現實取而代之。德國人開始意識到,統一的代價絕不便宜。每一個人,不論是政客抑或平民,都正被迫在某方面付出代價。

去年年初,《歐洲人報》談及在前東德地區有所謂「情緒危機」出現。由於統一後經濟情況的惡劣以及共產社會結構的崩潰,很多醫生報導精神病及與壓力有關的病例有顯著增加。

精神病醫生姬西拉·艾爾指出,「無依無靠的感覺好像傳染病一樣蔓延,你與之交談的每個人都抑鬱寡歡。」事實上,每一項能夠導致抑鬱的重大轉變,人們都正在經歷到:「失業、婚姻難題、前途不明朗、經濟困難、身分危機、社會地位的銳降,一般人都缺乏人生目的。」——《歐洲人報》。

歐洲合一——較為容易?

既然東西德具有共同的背景和一樣的語言,德國統一尚且困難重重,那麼像羅馬教皇所呼籲一般,創建一個「沒有疆界的歐洲」又如何呢?若要在1992年達成歐洲共同體力求獲致的統一,就意味到要把12個處於不同發展階段和強弱不等的經濟制度,12個在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方面各有不同的國家聯合起來。這樣行談何容易。

顯然,1992年會產生失敗者,也產生勝利者。既然歐洲共同體的市場擴大後會擁有3億2000萬顧客,有些商業會比其他的更具競爭力。可是,有些商人聲稱,歐洲共同體的每三間公司中,有兩間會遭受不利影響。再者,旅遊人士固然歡迎取消關稅,據估計在全歐卻會有八萬個關稅人員失業。

保羅·威爾金森,一位專門研究國際問題的教授,提醒我們:雖然我們已踏入1992年,「歐洲仍然是由個別分開的主權實體所組成,」其中每一個都有「本身的執法傳統」和「自己的法律制度」。他警告說:「合作會進展得十分緩慢,而且備嘗痛苦。」

除了語言、社會背景和生意手法不同所造成的難題之外,最大的難題很可能是克服歷久不衰的國家偏見。正如前德國總理威利·布蘭特有一次說:「思想上的圍牆時常比混凝土所造的屹立得更長久。」

即使如此,人們的情緒仍然十分興奮,並且懷有很高的期望。一位財經記者寫道:「沒有人認為1992年會很容易過。可是,前景看來仍一片光明。」

有多切合實際?

即使經濟和政治達致統一,這可以成為實現真正和平和恆久安全的基礎嗎?請考慮以下事實:美國由50個州所組成。各州都有自己的法律和政府。但經濟活動全都是在一個國家政府之下統一運作。可是,該國仍有數百萬人失業;它的經濟仍然受周期性的衰退和蕭條所威脅。通貨膨脹長期持續,經濟穩定大受影響。政治統一並沒有使該國免受可怕的污染、罪行、濫用藥物、貧窮和種族歧視所蹂躪。

蘇聯歷史家尤里·阿法納西耶夫就自己國家所出現的不穩情況,作了以下評論:「我們國家最大難題竟來自最不為人注意的方面:多種民族。……我們本相信我們這個大國可以免受這種種難題所苦惱;畢竟我們『各民族間的永久兄弟情誼』豈不使我們一向都相安無事?」

經濟和政治上的統一顯然不足以帶來真正的團結。若要培養出「各民族間的永久兄弟情誼」,我們還須要一些更重要的東西。什麼東西呢?

有充分根據的期望

有真正的團結便不會有戰爭。可是數千年來,人類在戰爭中自相殘殺。這項不爭的事實證明,人類根本毫不團結。這種野蠻的殘殺行為會有終止的一天嗎?

毫無疑問。上帝宣布他定意要帶來一個和平的世界。以什麼方式呢?藉著解除一切武裝。在上帝感示下,聖經的一位詩篇執筆者寫道:「來吧,來看[耶和華]的作為!看他在地上所做的奇事!他平息世界的戰亂。」——詩篇46:8,9,《現譯》。

上帝定意要使全世界的人都團結起來。可是,魔鬼卻憤怒地阻止這項旨意實現。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聖經以下的這番話應驗了:「所以,諸天和住在其中的,你們都快樂吧!只是地與海有禍了!因為魔鬼知道自己的時候不多,就氣忿忿地下到你們那裡去了。」——啟示錄12:12。

世人團結合一,享有和平安全的生活,這有賴於人要對那位能夠「平息世界的戰亂」的上帝作團結一致的崇拜;世人對上帝的仇敵所作的四分五裂的崇拜絕不會為人帶來團結。聖經描述這個仇敵『因為知道自己的時候不多,就非常憤怒』。世界若要獲致真正的團結,我們的這個願望若要獲得實現,世人就必須接受這項事實,上帝的王國是個實體。它是個實際在天上執政的政府。惟獨這個獲得耶和華上帝親自授權的政府才能夠為世界帶來團結。

上帝的王國現已在地上組成了一個團結的社會核心,它在將來會取代我們現今這個戰亂頻仍、四分五裂的世界。聖經預言說:「[在]末後的日子,……必有許多國的民前往,說:來吧,我們登耶和華的山,奔雅各上帝的殿。主必將他的道教訓我們;我們也要行他的路。……他們要將刀打成犁頭,把槍打成鐮刀。這國不舉刀攻擊那國;他們也不再學習戰事。」——以賽亞書2:2-4。

雖然,這些佳美的言詞被人刻在紐約市聯合國廣場中的一道牆壁上,這個聖經預言所描述的並不是一個由人類創建的世界新秩序。相反,這個關於和平以及各種族團結一致的預言,正在耶和華見證人當中獲得應驗,他們分布在200多個國家地區裡。我們可以看出確鑿不移的證據表明一個新世界社會已實際在他們中間形成了。

耶和華見證人樂於受上帝的話語所教。他們把所學得的事物應用出來,包括要和平共處、棄絕使用戰爭武器等教訓在內。他們現正享有的國際團結是地上任何別的組織,不論是宗教、經濟、抑或是政治的組織,均無法享有的。耶和華見證人在他們的大會中把這點充分反映出來。這系列的大會在去年的夏季舉行。僅在東歐一地便有超過37萬人和平團結地聚集起來!

誠然,我們沒有人能斷言在1992年之內,人們對於經濟和政治所懷的期望究竟可以實現到什麼程度。不過,有另一些期望是我們肯定必能如願以償的。例如,在1992年我們會見到上帝繼續按著自己的時間表為撒但的世界進行倒數,而最終上帝必然會對撒但的世界執行他的判決。(以賽亞書55:11;哈巴谷書2:3)因此,對忠信的基督徒而言,1992年使他們與上帝所應許的新世界又接近了一年。在新世界裡,有義居在其中。

耶和華見證人邀請所有渴望世界團結一致的人,對這些以聖經為依歸的期望作更仔細的查考。這些崇高的期望是必不落空的!

[第21頁的附欄]

歐洲統一的歷程

1948: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共設關稅同盟,為1960年經濟聯盟奠下基礎,並在1970年廢除邊境管制

1951:歐洲煤鋼聯營條約在巴黎簽署

1957:羅馬條約倡議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以比利時、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法國、意大利、盧森堡和荷蘭為特許成員國

1959:奧大利、英國、丹麥、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等國組成歐洲自由貿易聯盟

1973:英國、丹麥和愛爾蘭加入歐洲共同體

1979:建立歐洲貨幣體系;歐洲議會舉行首次直選

1981:歐洲共同體接納希臘成為成員國

1986: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歐洲共同體

注:歐洲共同體12個成員國由較大字體顯示出來。

[第23頁的圖片]

關稅一旦取消,八萬人便要另謀高就了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