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怎樣學會克服消極的情緒
偶然意志消沉是人之常情。有些人由於遭遇嚴重難題,如身患惡疾、年老力衰,或者摯愛的人與世長辭,凡此種種都會使人產生強烈的消極情緒,嚴重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
不過,即使人懷有強烈的消極情緒,有些人仍能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繼續愉快地生活,以下是一些接受《儆醒!》雜誌訪問的成功例子:
賈妮絲身患頑疾而要接受藥物治療,這時常影響她的情緒。不過,她指出:「我發覺應付這個難題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控制自己的思想。藉著為別人做點事,如烤餅和縫紉,我便能夠做到這點;我也作出額外努力,緬懷昔日快樂的時光和展望未來預期會發生的事情。由於患了這個病,要保持積極委實不容易。有時我會很容易氣餒,繼而更會感到十分苦惱。但努力克服這個難題往往帶來良好結果,這值得我再接再厲。」
結婚45年後,埃塞儀的丈夫去世。雖然埃塞儀無法免去喪偶的悲痛,但她仍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她解釋說:「我忙於為別人做事。例如,我喜歡教人明白聖經所載有關上帝的各項旨意。一位年輕女子對她所學到的美事深感快樂,她的體會也幫助我感到更喜樂。為了教導別人,我專心留意聖經裡各項積極的事物。這能夠把我心裡消極的念頭通通趕走。此外,較年輕的女子會向我請教如何應付各種難題。向她們談論怎樣在生活上從事積極的活動,也能夠幫助我克服消極的情緒。」
阿瑟多年來生活忙碌,十分活躍。可是,由於染上重病,他不得不放棄世俗工作,且要足不出戶。阿瑟多個月來感到一籌莫展,灰心喪氣,他怎樣克服這些感覺呢?他說:「我盡力不再想及自己現在不能再從事的活動。反之,我留意如何幫助別人,改善他們的生活情況。當他們意志消沉時,我鼓勵、安慰他們。由於活動範圍僅能囿限在家居之內,我時常用電話跟人聯絡。忙於幫助和鼓勵別人,我便無暇顧影自憐了。」
妮達曾遭遇一連串打擊,包括丈夫逝世在內,她的傷痛和沮喪心情是可以理解的。過了一段時間,她學會控制消極的情緒,她說:「當我感到悲傷時,我會用建設性的方式抒發自己的感情。我強逼自己散散步、探探朋友、聽聽音樂,或做點會使自己感到舒暢和輕鬆的事。我會嘗試對自己體貼一點,就像對待好朋友一般。」
瑪莉有嚴重的健康難題,情況一直維持了32年之久。她以輪椅代步,只有在向醫生求診時才踏出家門。瑪莉怎樣力圖抗拒灰心喪志的感覺呢?她解釋說:「我的丈夫一直給我很大的支持。此外,我也常常閱讀激勵人心的資料,並經常致電給朋友,我也時常主動邀請他們到我家裡聊天。我喜歡他們探訪我,但我不會利用這些場合埋怨人或自怨自艾。我不會浪費時間緬懷一生中消極無益的事,因為我有許多富於意義的工作等著我去辦。」
瑪格麗特思想踏實、實事求事。她說:「每當消極的情緒在腦中浮現,我便會找個思想積極的朋友作伴,她不會是個理想主義者,反之她熟悉我的為人,會提醒我要數算自己的成就,並且給我鼓勵。」
羅絲瑪麗過去幾年來接受了五次大手術。最近一年半內,她和丈夫的親屬中有七位成員相繼去世。誠然,這一連串打擊的確容易令人沮喪消沉。不過,他們避免時常追想這些不如意的事。他們是耶和華見證人,他們從聖經所載積極和予人安慰的希望得到支持,正如聖經應許一個公義新世界已近在咫尺,屆時上帝「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甚至死者也會復活,因為耶穌曾說:「時候要到,凡在墳墓裡的,都要聽見[上帝兒子]的聲音,就出來。」——啟示錄21:4;約翰福音5:28,29。
[第9頁的圖片]
賈妮絲藉著為別人做事、回憶昔日快樂的時光和展望未來會發生的事情,她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