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宗生態慘劇
有人說,「禍不重至」,但這句話對油輪來說看來並不適用。在過去20年來,位於西班牙西北部的拉科魯尼亞港口便一再被大規模的漏油事件所污損。
在1992年12月3日的清晨,希臘油輪「愛琴海號」在拉科魯尼亞的海角突出的石上觸礁。不出數小時,油輪便已一分為二,九大缸原油中有七大缸燃燒起來。一股巨大無比的濃黑煙柱標誌著西班牙首相法勒拔·歌恩西勒斯稱之為「一場生態災難」的地點。
「愛琴海號」裝載了接近8萬噸的北海原油。事發後翌日,面積達50平方公里的油污開始侵入四個鄰近的港灣。十七年前,一艘名為「約奇奧娜號」的油輪也在同一港灣的入口處沉沒,當時有超過10萬噸原油污染了整個海岸。
這宗漏油事件除了對海洋生物造成廣泛的損害之外,也使數以千計的漁民——當中有些才剛剛接獲上一宗災禍的賠償金——的生計再度遭受威脅。油輪意外為什麼會頻頻發生?在這場新近的意外肇事的晚上,海面雖然怒濤澎湃,但一般的意見卻認為災難的主因乃在於人為錯誤。
令人感到諷刺的是,「愛琴海號」觸礁時與一座燈塔僅相距90米。這是世上操作最久的古老燈塔,也是拉科魯尼亞的象徵。它是由大約二千年前的羅馬人——一些深知這帶沿岸水域險阻重重的人——一手建造而成的。現時這座燈塔仍保存著羅馬人工製品的遺風,依舊閃照出其警告之光。可悲的是,在1992年12月3日的晚上,這項警告卻遭人漠視。
[第28頁的圖片鳴謝]
Foto Blan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