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們——要維護兒女
父母無不希望將最好的供給兒女。事實上,使徒保羅吩咐父親要按照上帝的管教養育兒女。(以弗所書6:4,《新世》)古代的所羅門王勸勉青年人說:「要聽從你父親的訓誨,不可忘記你母親的教導。他們的教導會[改善]你的性格。」——箴言1:8,9,《現譯》。
在父母所提供的教育安排上,學校會發揮怎樣的功能呢?父母和教師之間應當有怎樣的關係?
父母和教師的角色
關於學校對家庭環境所操的影響,多琳·格蘭特在一項研究報告中斷言:「父母就是……兒女最重要的教育家。」但是,作為父母,你也許認為這個見解難以接受。
你也許注意到,自你求學的日子以來,教學方法經歷了極大的改變。現今學校所提供的學科,有些是以前從未聽聞過的,例如,傳媒研究、健康教育、微電子學等。有鑑於此,有些父母情願盡量減少與學校接觸。「與老師交談可以令本來滿有自信的父母覺得自己只有五歲大、四呎高,」戴維·劉易斯博士在《幫助孩子完成學業》一書寫道,「有些父母並沒有以成熟、理智的方式與教師商討難題或憂慮,反倒表現得非常幼稚。」
事實上,有些父母只會在嚴重難題發生之後才與老師接觸。他們與老師見面時總是諸多投訴。其實,父母可以藉著與教師通力合作——許多父母都有這樣做——而為兒女的教育作出重大貢獻。
作為父母,你有責任要審查兒女的功課,關心他們的學業。為什麼呢?原因是,老師能夠影響你兒女的道德操守。老師所持守的價值標準會對學生有深遠的影響,因為兒童往往把老師視為值得仿效的榜樣。就教師來說,大部分教師都歡迎學生家長與他們合作。
德國南部一位校長致信給家長說:「在我們教師看來,今年的情況明顯比以往任何一年嚴重,在全體學生當中,尤其是初入學的一群[在德國,入學年齡是六歲],大部分都缺乏同情心、無情、缺乏教養。許多學生都有如脫韁之馬,胡作非為。他們沒有內疚感,兼且極度自私,行事不顧社會公德;時常無緣無故就挑起爭端,不但用手扼住別人的喉嚨,而且也用腳踢人。」
這位教育家繼續說:「雖然我們教師因此要面對更多困難,我們卻不想埋怨。但是,我們必須承認,任憑學校怎樣悉心教導學生,如果沒有父母的幫助,學校根本無法把兒童教育成材。我們想鼓勵你們,各位敬愛的父母,盡自己的本分,親自教養兒女;模鑄兒女的品格、教導他們正確的行為標準是你們分內的責任,切勿讓兒女受電視或周遭環境熏染。」——楷書自排。
雖然老師懇請父母通力合作,許多父母仍然不願予以協助。「原因並不是他們對子女漠不關心、極度忙碌或缺乏自信,」戴維·劉易斯聲稱,「而是他們深信孩子的學業成績,不論優劣,與教養毫無關係,而是由遺傳因子決定的。」但是,這種觀念顯然是錯誤的。
正如家庭難題往往影響孩子的學業,幸福的家庭生活也能幫助孩子從學校教育充分得益。「關於孩子學業的成敗,家庭應負的責任遠較學校為多」,一份教育調查報告作出這樣的總結。《怎樣幫助孩子完成學業》一書也有同感:「甚至最忙碌的父母也應當明白,他們的態度——即使他們並非親自在場,但他們所表現的興趣,所給予的鼓勵和支持——在在都能夠對兒女學業的進度發揮關鍵性的影響。」
那麼,你可以怎樣與老師通力合作呢?
要維護你的兒女
(1) 要熱切關注孩子的學業。孩子入學的時候,就是著手表現關注的最佳時刻。一般來說,年紀較小的兒童比青少年容易接受父母的幫助。
要與孩子一起閱讀。據戴維·劉易斯所稱,「在正規的學習過程當中,百分之75左右是通過閱讀而學習的。」因此,你可以發揮主導作用,幫助孩子培養流暢的閱讀能力。據調查表明,如果父母在家訓練兒女閱讀,兒女的學業進度往往超越那些接受專業教師輔導的學生。
同樣,關於孩子的書寫和算術,你也可以從旁協助。「你無需是個數學天才也可以協助兒女學習基本的數學,」教育家特德·雷格評論說。當然,如果在這些方面你自己也需要輔助,就切勿因自慚形穢而妨礙你對孩子的學業表現真摯的興趣。
(2) 向老師查詢學校課程。你可以藉著閱讀學校簡介小冊,得知孩子會學些什麼。要在學期開始之前這樣做,使你能夠提高警覺,避免難題出現。接著,約見孩子的老師,告知他們父母的意願,一起商討解決方法,這樣做能夠為雙方通力合作鋪路。要充分利用家長日,藉此結識兒女的老師。也要出席學校的開放日,與孩子的老師傾談。這樣的接觸證明是非常寶貴的,尤其在有難題出現的時候。
(3) 幫助孩子選擇科目。要熟識孩子所喜愛和討厭的科目。一同討論有價值的目標。向教師查詢各項可供選擇的科目。教師會讓你知道,孩子所選修的科目會不會受時間表的編排所規限。
保持坦誠的溝通可以避免引起反感。不少學校都向天資聰敏的學生施加壓力,迫使他們追求高等教育。但是,如果學生揀選基督徒的服事職務作為終身事業,他們通常都不會接受長時間的大學教育。倘若他們選擇攻讀進修課程,他們就寧願選讀一些有助他們維持生計的學科。有時用心良苦的教師誤以為學生這樣做,就等於把他們的一番心血付諸東流。只要基督徒父母耐心向教師解釋,在你們所作的決定上,有什麼額外教育可供兒女選擇,就可以使教師放心,你們的確希望兒女繼續求學。a
正確途徑
要切記的是,良好的溝通就是父母和教師成功合作的基礎;這樣,你就可以避免為兒女的教育感到憂慮和痛心。——可參閱題名為「父母-教師保持良好溝通的步驟」這個附框。
與其懷著抱怨和挑剔的態度,倒不如決心維護你的孩子,方法是與教師商討難題,並且與他們通力合作。這樣,你就能夠幫助孩子從學校教育充分得益。
[腳注]
a 不少耶和華見證人揀選基督徒服事職務作為終身事業,並且參與全時服務。他們有機會參加為期兩週的先驅服務訓練班。後來,有些更具備資格申請就讀由守望台基列聖經學校舉辦的海外傳道員訓練課程;這個課程長達五個月,目的是要裝備申請者成為海外傳道員。
[第10頁的附欄]
父母-教師保持良好溝通的步驟
1.要結識孩子的老師。
2.在投訴之前,要查究事實真相。
3.如果你感覺心煩意亂或惱怒,最好待你冷靜下來才與教師傾談。
4.與老師會面之前,寫下你想提出的問題,列出你希望達成的目標。
5.以明確、堅定的方式表明你的立場,然後與老師一同研究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
6.要易地而處。問問自己,如果你是老師,你會怎樣做。這樣的態度會幫助你達成一個雙方都滿意的結果。
7.要留心聆聽,也要在適當時候發言。如果你有任何疑問,切勿因害怕而不敢提出。倘若你有異議,要謙恭地提出,並且加以解釋。
——以戴維·劉易斯博士所著的《幫助孩子完成學業》一書作為根據。
[第9頁的圖片]
要與孩子一起閱讀
[第9頁的圖片]
約見教師,與他們商討學校課程
[第9頁的圖片]
幫助孩子選擇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