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4 8/22 3-4頁
  • 重返校園——原因何在?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重返校園——原因何在?
  • 警醒!1994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為何會有難題出現?
  • 應該接受額外教育嗎?
    警醒!1994年
  • 懷著目的而受教育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2年
  • 你希望兒女有怎樣的前途?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5年
  • 對大學教育的新評估
    警醒!1972
查看更多
警醒!1994年
《警》94 8/22 3-4頁

重返校園——原因何在?

對羅伯特來說,尋找工作是一段長達三年、挫折重重的經歷。他終於在21歲那年受聘為青少年夏令營的輔導員。如今羅伯特雖然可以暫且鬆一口氣,但長時間尋找工作卻令他感到厭煩,兼且疲乏不堪。他說:「父母根本不了解實情,現今尋找工作確實比以往困難得多了。」

每年都有無數像羅伯特一樣的畢業生投身社會。他們滿懷希望,雄心壯志。但是,越來越多青年人發覺,他們無法找著自己所期望的理想工作。

因此,許多青年人都繼續進修。a「雖然七十年代的經歷使人對教育的裨益懷有消極的態度,」《幸福》雜誌說,「八十年代的心態卻鼓吹迥然不同的看法:要攻讀學位,否則就要承擔一切後果。」

為何會有難題出現?

攻讀進修課程往往是必需的,為什麼呢?第一,今日大多數職位都要求有較高程度的技能。「只是負責接受存款的銀行出納員已遭自動櫃員機淘汰,」美國勞工部一位代表說,「現今出納員不但要向客戶介紹多種不同類型的外幣存款,而且也要解釋為什麼某種存款比另一種更符合客戶的要求。」美國眾議院教育及勞工常設委員會主席威廉·D·福特說:「簡單的職位已不復存在了。」

第二,有些人認為學校所施行的教育並不足夠。他們聲稱學校把重點集中在應付濫用麻醉劑、愛滋病和避孕等問題之上,教導學生閱讀、書寫和算術反而顯得無足輕重。羅伯特·阿普爾頓博士有27年教學經驗,他嗟嘆學校制度看來已變成一個「社會服務機構」,因為學校負有沉重的責任,「原本不屬於學校責任範圍的難題,如今也要學校處理」。

由於有些學校沒有教導學生謀生的技能,許多中學畢業生因此未能自給自足。「學校教育並沒有裝備他們投身社會,」美國佛羅里達州就業服務中心的經理約瑟夫·W·施羅德說,「關於青年人,雇主經常向我投訴的難題是,他們的閱讀或書寫能力非常欠佳,連職位申請表都不能填寫妥當。」

要攻讀進修課程的第三個理由是,許多國家地區都有過多大學畢業生湧進就業市場的問題。「要大學生才能勝任的職位往往供不應求,」《紐約時報》報導說。「鑑於有這麼多大學畢業生任由雇主挑選,」報導補充說,「他們就不願冒險聘用中學生了。」

要找著能夠維持生計的工作,就需要符合資格,因此許多學生正紛紛攻讀進修課程。在美國的學生當中,中學畢業之後繼續升學的佔百分之59。這表明接受額外教育的學生在比例上明顯增加了,因為數十年來這個比例一直徘徊在百分之50左右。

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趨勢。就以英國為例,自1960年代以來,學生完成法律所規定的最低程度教育而繼續升學的,在比例上有顯著的增加。在澳大利亞,最近一年有百分之85的中學畢業生申請就讀不同的大學和學院。日本有百分之95的初中生參加考試,以求能夠接受多3年高中教育,為投身社會或攻讀學院課程鋪路。

可是,額外教育並不一定提供所渴望的裨益。要權衡的利弊得失包括些什麼呢?

[腳注]

a 學校教育程度的名稱因國家而異。在這幾篇文章裡,「中學」一詞代表法律規定學生必須接受的基本教育。「學院」、「大學」、「工業學校」、「職業訓練學校」等名稱泛指可以自行選擇、法律又沒有硬性規定的額外教育。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