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4 11/22 11-12頁
  • 還需要進一步協助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還需要進一步協助
  • 警醒!1994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瞻望未來
  • 正視困難
    警醒!1997年
  • 養育難教的孩子
    警醒!1994年
  • 「坐好!留心聽!」
    警醒!1997年
  • 從兒女的嬰孩時期就悉心教導
    家庭幸福的祕訣
查看更多
警醒!1994年
《警》94 11/22 11-12頁

還需要進一步協助

雖然以上兩篇文章提供不少有用建議,但在特殊情況下,進一步協助有時是必需的。例如,關於兒童的個案研究,報告顯示有些兒童不但感情容易衝動,而且也會危害別人。這些兒童雖然得享家人的慈愛照顧,卻喜歡肆意破壞,例如把東西打碎、對別人高聲呼喝、縱火焚燒、愛亂開槍或用刀傷人(假如有武器的話)、傷害動物、別人或自己等。這些念頭一旦在腦中浮現,他們就會在行為上表現出來。簡單來說,他們是混亂的象徵。

為了使孩子得到最好照顧,接受藥物治療與否,純粹是父母的個人決定。每個家庭必須各自決定怎樣去滿足個別孩子的特殊需要,同時緊記箴言22:6對父母所提出的安慰保證。

藥物治療是目前引起最大爭議的療法之一。最常開的處方是利他林,這種藥物所產生的療效有好有壞。孩子服用了利他林或其他降低活躍程度的藥物之後,不少家庭對孩子的進展都深感滿意。可是,這些藥物所引起的爭議至今仍然持續不息,問題不但涉及藥物的療效,也跟開藥過量有關。事實上,有些醫生全然質疑這些藥物的成效,例如,他們聲稱長期服用利他林能夠產生多種有害的副作用。可是,我們必須再次強調,許多父母和醫生都指出,利他林不但副作用少,對孩子的行為和學業進度也大有助益。饒有趣味的是,不少成年人都患有ADD, 目前正接受藥物治療,他們對藥物的療效也感到滿意。因此,接受還是不接受藥物治療,是個人經過仔細研究和衡量而作的決定。

有些人曾試過藥物治療,但發覺效果不佳。他們還可以採用其他療法。有些家庭讀過有關維生素療法、草藥療法,或雙管齊下的效用,他們對這些療法也有良好反應。正如上文指出,在若干事例上,腦部的生化物質失調可以引起ADD/ADHD。一般相信這些療法有助平衡腦部的生化物質。

除此之外,有些人認為,與ADD/ADHD有關的不少難題,其實是由其他因素誘發的。多麗絲·拉普醫生在《這孩子是你的嗎?》一書聲稱,「有些兒童除了身體患病之外,也許還有感情、行為和學習難題。在這些難題當中,大部分是由敏感症或對環境產生不良反應所引起的。」此外,他們對染料、糖、添加劑所產生的不良反應也可以實際引發類似難題,例如脾氣暴躁、情緒起伏不定和失眠等。

許多父母雖然學會怎樣糾正孩子的行為,孩子的學業表現卻為他們帶來額外的難題。對有些兒童來說,諸如家庭教師、輔導工作、互助小組以及專業教師等特殊服務也許會有幫助。由於這些兒童在一對一的安排下往往表現得較好,所以有些父母採納醫生的建議,實行家庭教學,據報成效卓著。

許多新的教育計劃都是不容忽視的,例如梅爾·萊文博士的協調《學校》,這個教育計劃褒揚個別兒童的獨特之處,以及彼此之間的差異。萊文博士的計劃主張按個別孩子的需要編制教育課程。不論在美國什麼地方推行,這個多樣化的學習方法看來取得滿意的成效。

瞻望未來

養育孩子就好比購置新居。兩件事都是畢生的投資;可是,由於環境所限,買主可能被迫購置未符理想的物業。類似地,在撒但的世界裡,不完美的父母要養育不完美的兒女,他們也要接受孩子不合心意的表現。新居可能具有不合心意的結構特徵,但是,只要買主運用些少想像力,將其加以美化,許多不順眼的特徵就彷彿完全消失了。不久,甚至設計不良的結構特徵也可以成為家居特色。

同樣,孩子的行為雖然跟一般兒童有別,但父母如果能夠適應他的需要,他就可以成為父母一生的美事。父母必須賞識個別孩子的氣質。因此,要把重點集中在積極的事物之上。與其抑制孩子的活動,倒不如鼓勵他們發揮自己的創作力;要體會孩子是可貴、配受父母尊重和愛戴的,因為他是耶和華的寶貴恩賜。——詩篇127:3-5。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