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7 2/22 5-7頁
  • 「坐好!留心聽!」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坐好!留心聽!」
  • 警醒!1997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注意力缺失兼活動過度症的成因
  • 年輕及成年的注意力缺失兼活動過度症患者
  • 正視困難
    警醒!1997年
  • 讀者之聲
    警醒!1995年
  • 養育難教的孩子
    警醒!1994年
  • 「我的孩子活動過度嗎?」
    警醒!1985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7年
《警》97 2/22 5-7頁

「坐好!留心聽!」

應付注意力缺失兼活動過度症

「吉姆老是說,卡爾是寵壞了,如果我們——他其實是指我——多點管教他,他就會學乖點兒。可是,現在醫生告訴我們,卡爾這麼難教不是給我寵壞了,不是我們疏於管教,也不是老師教導無方,而是我們的兒子本身有點兒不妥。」

卡爾患的是注意力缺失兼活動過度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患者往往無法集中精神、容易衝動,以及活動過度。據估計,百分之3到5的學齡兒童正受到ADHD所影響。學能專家普里西拉·韋爾說:「他們的思想就像選台鈕壞了的電視機一樣,不停地轉變,沒有條理,不受管束。」

讓我們分析一下ADHD三種主要的徵狀:

無法集中精神:患上ADHD的兒童無法把無關重要的細節略去,把精神專注於一件事情上。因此,無關要緊的景象、聲音或氣味都很容易令他分心。a他有留意周圍的事物,可是沒有任何單一的事物足以吸引他的注意。他無法辨明什麼東西是值得他格外留意的。

行事衝動:患上ADHD的兒童通常想做就做,不顧後果。這樣的兒童做事沒有條理,也缺乏良好的判斷力,有時甚至弄得險象環生。保羅·文德醫生寫道:「他有時跑到馬路上去,有時攀到窗台上,有時也許會爬到樹上去。結果,他經常不必要地把自己弄傷,看醫生的次數也不必要地增多了。」

活動過度:活動過度的兒童經常煩躁不安、無法靜坐。戈登·塞爾方丹醫生在他所著的《隱藏的殘障》一書裡寫道:「即使到他們大一點的時候,人如果仔細觀察他們的舉動,就會發現他們的腿、腳、臂、手、嘴唇或舌頭會動個不休。」

然而,有些兒童雖然無法集中精神、行事衝動,可是,他們並不一定同時是活動過度的。這樣的兒童所患的只是稱為注意力缺失症(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簡稱ADD)罷了。羅納德·戈爾德貝格醫生解釋,ADD患者「可以完全沒有活動過度的徵狀。有些ADD患者可能也會出現某個程度的活動過度徵狀。程度包括:活動是否過度難以察覺、活動的程度令人反感、活動過度容易令自己受傷」。

注意力缺失兼活動過度症的成因

多年來,人們把兒童無法集中精神的問題歸咎於各個因素,其中包括:父母疏於管教、熒光燈所造成的不利影響等。時至今天,專家認為ADHD跟某些腦功能受到擾亂有關。1990年,美國精神病研究所以25個患上ADHD的成年人為研究對象,結果顯示,在他們腦部負責控制行動和注意力的地方,葡萄糖代謝的速度比較慢。在大約百分之40的ADHD病例中,個別患者的遺傳組合看來也擔任一個角色。據《活動過度兒童護理手冊》一書指出,ADHD也許亦跟其他因素有關,例如:母親在懷孕期間縱酒或吸毒;孩子中鉛毒;在某些病例上,孩子的飲食也會是病症的成因之一。

年輕及成年的注意力缺失兼活動過度症患者

近年來,醫生發現ADHD並非只是一種兒科疾病。拉里·西爾弗醫生說:「父母帶孩子來求醫時,他們許多時都說:『我小時候也是這樣的。』然後,他們就會坦言自己現在仍然無法耐心地排隊,無法在聚會裡安坐,也無法把工作做好。」專家認為,半數患上ADHD的兒童到青少年階段或成年時,仍然會呈現若干病徵。

患上ADHD的年輕人也許會做出危險的事來,甚至為非作歹。一位母親的孩子是個ADHD患者,她說:「我以往擔心他上不了大學,現在我但願他不用坐牢就好了。」這樣的憂慮不無根據。在一項研究裡,專家把103名有活動過度難題的年輕人,跟另外100名沒有這些症狀的兒童作個比較。《新聞週刊》報導:「他們到20來歲的時候,那些活動過度的孩子被警察拘捕的機會是另一組孩子的兩倍;犯上嚴重罪行的機會則是他們的五倍;坐牢的機會甚至是他們的九倍。」

對一個患上ADHD的成年人來說,他所面對的問題尤其棘手。埃德娜·科普蘭醫生說:「患了ADHD的孩子長大後,他也許會經常轉換工作,經常被解雇,終日游手好閒、心緒不寧。」配偶一旦對患者的處境缺乏了解,這些症狀可以使婚姻關係大為緊張。一個婦人的丈夫患了ADHD,她說:「我簡簡單單地向他說幾句話,但他總是把我的話當做耳邊風,常常心不在焉。」

誠然,人有時或多或少也會心不在焉。喬治·多里博士說:「你得要問問對方是否常常有這個毛病。」多里博士指出,一個人如果只是在失業後,或妻子生了孩子以後,才變得善忘,他不是患了ADD。

此外,人要是真的患上ADHD,病徵會影響他們生活差不多每一方面。38歲的加里就有這樣的經歷了。他雖才智過人、充滿活力,卻老是無法集中精神去完成一件工作。他已做過120份差事。加里說:「我已接受現實,永遠一事無成。」然而,加里和其他許多人——兒童、青少年和成年人,正獲得所需的幫助去應付ADHD。他們怎樣受到幫助呢?

[腳注]

a 由於ADHD患者以男性居多,本文談到患者時一律用男性代稱。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