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5 1/22 16-17頁
  • 塚雉和塚雉炒蛋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塚雉和塚雉炒蛋
  • 警醒!1995年
  • 相似資料
  • 從動物查考證據
    警醒!1979
  • 驚人的產卵者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2年
  • 竹——亞洲的巨「草」
    警醒!1974
  • 蜜蜂孵小雞!
    警醒!1998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5年
《警》95 1/22 16-17頁

塚雉和塚雉炒蛋

《儆醒!》雜誌駐所羅門群島通訊員報導

由位於瓜達爾卡納爾島上之所羅門群島首都霍尼亞拉乘小艇約兩小時,便會來到以活火山和塚雉著名的島嶼薩沃島。塚雉也稱為澳大利亞矮小雞。該地方的原居民很多時都會利用熾熱的石頭和地下裂縫噴出來的水蒸氣煮食和燒水。塚雉也聰明地曉得善用這些天然資源。

雖然塚雉比普通的雞小得多,但樣子卻很相似。有肥大的身軀,短小的圓翅膀,和又大又壯,且有四趾的爪;喙部短小而稍微向下彎曲。塚雉可以飛得很快,但只能維持短暫的時間。

塚雉(意即「大腳」)跟普通的雞同屬一科——雞科。牠是一頭孵卵鳥,但牠通常將自己的蛋埋在大堆的腐爛植物裡,使蛋可以經常維持在攝氏33°的溫度。然而,在這個海島上,塚雉卻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孵卵。事實上,有什麼東西會比薩沃島沙灘上的火山熱沙更方便呢?

原居民會在遼闊而平坦的沙灘上用堅韌的棕櫚樹葉圍成籬笆,這些便是「塚雉場」。場內仿似一個經過悉心培植的果園,裡面種植了一排一排的小樹。目的顯然是要給來訪的塚雉提供一個合適的環境。場內到處都有直徑約60厘米的陷口,顯然是這些稀奇的野雀在黎明與黃昏之間前來挖出深至90厘米的坑,下蛋後再將其覆蓋起來而形成的。

這些蛋簡直驚人!它們平均長約8至9厘米,直徑約6厘米。塚雉雖小,蛋卻巨型。在孵化完畢後、毛茸茸的小雞會從坑中鑽出來,然後獨個兒離去;24小時之後更可以飛行。

村民每日都會前來這些「塚雉場」將蛋掘出,這看來是島民的主要食糧之一。他們會以相當新奇有趣的方式烹調出一種鬆軟的炒蛋。首先,他們會巧妙地將蛋撞著青竹筒的尖端,打破,然後將蛋倒進空心的竹筒內。竹筒盛滿蛋液之後,他們便會小心翼翼地以45°角側放在燒熱的煮食爐上。蛋很快便呈現氣泡狀,這時他們便會加入熱的青竹汁。蛋煮熟後,他們會將竹筒破開,接著便可享受到風味獨特的香腸型炒蛋。請前來所羅門群島一遊,享受一下這種風味吧!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