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教會聯會——同意各走各路
1993年8月3-14日期間,西班牙聖地牙哥市迎接了一群與別不同的朝聖者。世界教會聯會在當地召開世界宗教信仰和儀式會議。會議的代表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件困難重重的事上——加快基督教國各教會統一的步伐。這項行動現正停滯不前。
聖公會南非大主教德斯蒙德·杜圖直截了當地把情況描述為「基督教大聯會運動不思進取」。他慨嘆說:「我們把腳趾浸入水中,卻沒有勇氣縱身跳入水裡。」
要全體基督教會各成員採取積極行動並非易事。甚至在聖地牙哥天主教大教堂舉行的開幕典禮中,與會代表已呈現分歧。在開幕儀式中,與會者一起唱出「給聖雅各伯的讚美歌」。儘管天主教大主教羅科鼓勵與會者『投入朝聖者的精神,尋求基督徒之間的協調』,有些與會者卻批評上述的聖歌讚揚西班牙天主教多個世紀以來對猶太人、回教徒和基督新教徒的侵略行動。
有任何體制能夠把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基督新教徒協調起來嗎?一個研究小組建議各教會把尼西亞信經視為「使徒信仰的主要表達方式」。即使各教會都有「不同的表達方式」,他們卻希望這本信經能夠作為他們「達至信仰統一的工具」。
會議期間,各教會「不同的表達方式」多次暴露人前。東正教和天主教高聲反對聖公會最近批准授予婦女聖職一事。此外,東正教和天主教在前共產國家的競逐也成為了會議的爭論點。希臘東正教大主教雅科沃斯聲言,「向多個世紀以來作基督徒的人再次傳福音」這個說法是不對的。這些人只是不幸地在共產主義無神論下生活了數十個年頭而已。事實上,會議的一份報告縱使承認有需要『進一步闡明教會的傳福音使命』,但亦同時譴責「改變他人宗教」的行動而稱之為統一的障礙。
孟買主教薩穆埃爾·B·喬舒亞悲傷地把各教會的統一描述為「烏托邦的理念」。他個人曾把印度六個教派合併起來,期間遇上了不少問題。事後他表示,一方面教會合併的「裨益少之又少」,另一方面隨之而來的擔子又「變得不勝負荷」。他認為基督教的統一不應著眼「於教義和教會儀式」。
可是,無視教義的統一可算是真正的統一嗎?至今仍然不『明白教會的傳福音使命』的教派確實是跟從基督的嗎?保羅說基督的真正跟從者應當繼續「同心合意」。(哥林多後書13:11)同意各走各路其實正大大違背了保羅所說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