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情況——差距日趨懸殊
《儆醒!》雜誌駐巴西通訊員報導
1977年,在索馬里,阿里·馬奧·馬阿林因染上天花而入院留醫,這件事迅即成了報章的頭條新聞。阿里病愈之後,世界衛生組織在1980年宣布,在過去多個世紀,天花雖然使數以百萬計的人喪失生命,如今已從地面上消失蹤影了。據說阿里是世上最後一個天花患者。
關於醫療護理,世界衛生組織在1992年作了報導,指出其他方面的進展:就發展中國家來說,在1980年代,當地有更多居民獲得安全的食水供應和衛生設備。除此之外,以落後國家的人口計算,從社區醫療服務受惠的居民所佔的比率也上升了。因此,在過去十年,有些地方喜見兒童夭亡的數字下降。
令人震驚的事實
可是,上述的進展已被一連串的失敗抵消,迫在眉睫的威脅也將其徹底掩蓋。讓我們考慮一下幾項令人震驚的事實:
HIV/愛滋病——在世界各地,受HIV(即愛滋病毒)感染的人共達1700多萬。大約有300萬人是在最近一年感染到的,平均每日8000人左右。兒童也不能幸免,已有百多萬兒童感染了HIV。近數十年來,兒童的存活率雖然不斷上升,但死於愛滋病的兒童卻日見增多,這個現象很快就會把以往的成果一一抵消。愛滋病在許多地方,例如亞洲,都頗為流行,並且急劇蔓延。一份稱為「愛滋病與發展」的報告指出,在愛滋病患者當中,逾百分之80是發展中國家的居民。
肺結核——在過去二十年,肺結核雖然已鮮為人所留意,如今又再捲土重來,叫人惶恐不安;就世上的傳染病來說,肺結核已成了頭號殺手,每年奪去大約三百萬人的性命。逾百分之98的死者是發展中國家的居民。令情況日益惡化的是,結核桿菌與愛滋病毒狼狽為奸,成了致命的禍害。預料到公元2000年,每年會有一百萬受HIV感染的人死於肺結核。
癌症——目前發展中國家的癌症病例比發達國家的要多。
心臟病——世界衛生組織的伊萬·賈爾法什醫生警告說:「冠狀動脈血栓症很快就會席捲全球。」心臟病不再是工業化國家獨有的流行瘟疫。就以拉丁美洲為例,與死於傳染病的人數相比,心臟病所奪去的性命可能會高出兩三倍。在今後幾年內,冠狀動脈血栓症和中風會成為發展中國家的頭號殺手。
熱帶疾病——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說:「熱帶疾病看來在橫行肆虐,霍亂已蔓延到美洲,……越來越多人染上黃熱和登革熱等流行病,瘧疾的傳播也日趨嚴重。」《時代》雜誌說:「在貧困國家,抑制傳染病蔓延的鬥爭節節挫敗。」僅以瘧疾為例,早在40年前,一般認為這病已差不多被根絕,如今卻死灰復燃,每年奪去大約二百萬人的性命。
腹瀉——在發展中國家,幼童的死亡人數確實令人震驚。由於患了傳染病或營養不良,每日差不多有4萬個兒童夭亡;每八秒鐘就有一個兒童死於腹瀉。
衛生與貧窮——息息相關
這樣的衛生情況到底顯示什麼?一位保健專家說:「發展中國家現正遭受雙重打擊。這些國家不但要應付一些新近出現的慢性疾病,而且也要面對那些仍然危害人類的熱帶疾病。」結果怎樣?《公元2000年人皆康健》一書指出,「地理差距」越來越明顯,情況實在令人擔憂。因此,在非洲和亞洲,大約有40個國家「在醫療護理方面跟不上世界其他國家的標準」。衛生情況的差距不但非常巨大,兼且日趨懸殊。
差距日益擴大的原因有很多,但據《世界衛生》雜誌所載,健康不良的主要原因「在於貧窮」。(可參閱箴言10:15。)窮人往往被迫棲身陋室,這些地方一般都缺乏衛生設備,也沒有充足的安全食水供應,居住環境又擁擠狹窄。這三個因素不但妨害健康,也助長疾病蔓延。除此之外,還有營養不良,這個症狀會削弱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因此,你不難看出,貧窮的確對健康造成損害,就好像白蟻破壞木材一樣。
居住環境一旦受致命的病菌感染,居民的肢體就可能受到殘害,兒童也有喪失生命之虞;在這方面,窮人往往首當其衝,所遭受的打擊也至為沉重。請考慮以下的例子:在南非,與高收入的階層相比,貧民的肺結核發病率高出百倍。在巴西,死於肺炎和流行性感冒的窮人比富裕人家要多六倍。印度窮家兒童的夭折率比富家子弟的高出十倍。顯然,令人痛心的事實是:『貧窮危害健康!』
在世界各地,貧民窟的居民逾十億之多。他們感覺絕望無奈是可以理解的。他們無法把貧窮的成因消除,也不斷遭受疾病纏繞。如果你正在飽嘗貧窮所帶來的種種苦難,你也會感覺絕望,因為無法擺脫骯髒污穢的環境。然而,不論貧富,你仍可以採取步驟,保護你和你兒女的健康。這些步驟是什麼?下一篇文章會提出一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