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5 6/22 20-21頁
  • 她的一生感動了許多人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她的一生感動了許多人
  • 警醒!1995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鼓勵青年人事奉上帝
  • 對長者也有激勵作用
  • 讀者之聲
    警醒!1995年
  • 為什麼我要割傷自己?
    青年人問
  • 上帝使傳道工作在阿拉斯加不斷擴展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8年
  • 幫助青年人「作信徒的榜樣」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7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5年
《警》95 6/22 20-21頁

她的一生感動了許多人

1994年11月19日,凱茜·羅伯遜離世。當時她年僅26歲。直至她辭世前的一週,她仍一直忠心地出席基督徒的聚會。她九歲便開始跟癌魔搏鬥。1994年8月22日《儆醒!》題名為「人生是一場艱苦奮鬥」一文中便記載了她的奮鬥歷程。環球各地有許多人讀過這篇文章之後,都致函社方表示凱茜的勇敢榜樣怎樣深深感動他們。

鼓勵青年人事奉上帝

來自西班牙的洛達寫道:「我今年16歲。在讀過凱茜的堅忍事跡之後,不禁淚盈於眶。我一向都害怕死亡,但這篇文章使我看出,正如她說:『不論我們現在是死是活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乃是我們能否贏得耶和華上帝的祝福,惟有他才能賜人永生。』謝謝你們。」

來自日本的瑪莉寫道:「我跟凱茜年紀相若,也是在同一天受浸。所以閱讀她的經驗便彷彿讀到來自密友一封令人鼓舞的信一般。她希望自己的故事可以感動許多人明智地把活力用來事奉耶和華,而非用來追求空虛無益的事物。既然我快將開始投身正規先驅工作,她的話對我有如一支強心針。」

來自意大利的諾美也有類似的評論。她說凱茜希望青年人可以明智地把活力用來事奉耶和華,而非用來追求空虛無益的事物,這「必定會對數以千計的青年人,包括我在內,具有激勵作用」。她補充說:「當這制度一切已成過去之後,我會在新世界裡急不及待地去見她。我決心在中學畢業之後,便立刻投身先驅工作。」

來自美國佛羅里達州的莉思說:「我現年18歲,考慮投身先驅工作已有一段日子。所以在讀到『人生是一場艱苦奮鬥』一文時,看見像我一樣的青年人能夠忍受這麼大的艱辛,實在感到鼓舞萬分。凱茜的經歷感動我要善用自己的健康,正如她說:『要明智地用來事奉耶和華,而非用來追求空虛無益的事物。』」

來自密克羅尼西亞丘乙克島的一群海外傳道員寫道:「我們的先驅在這裡物質非常貧乏。然而,羅伯遜姊妹的經驗卻幫助他們體會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他們看出雖然自己在物質方面匱乏,卻慶幸有健康的身體,可以全時事奉耶和華。這的確提醒他們要為自己所有的而感激上帝,並要善用自己的精力為上帝服務。」

在法國出席先驅服務訓練班的16名學生衷誠地將一幅百合花照片寄給凱茜,並寫出以下的一段鼓勵話:「我們不會忘記你的勸告,一定會將自己的時間用來為我們偉大的創造主效力。」

另一位來自法國的少女寫道:「由於年紀尚輕,而且也是撒但的主要攻擊目標,有時會覺得對耶和華保持忠貞是不容易的。然而,我們讀過這個傑出的感人故事之後,知道原來也有許多年輕人——像凱茜一樣——能夠不顧艱辛而保持忠貞,使我們有如重新得力,恢復熱心。她為我們立下多麼傑出的榜樣!」

美國俄亥俄州的納婷寫道:「我跟你年紀相若,身體健康,但卻很多時都會讓瑣碎的事阻礙我事奉耶和華。讀過你的故事之後使我不禁對自己的一生作一番嚴肅的評估,看出自己正浪費了許多寶貴的光陰。你的經驗使我醒悟過來。」

一位來自巴西的少婦說:「她打動了我的心,使我渴望更全心事奉我們的上帝。」

一位加拿大籍的青年寫道:「我現年15歲。兩年前,我發覺自己染上了自身免疫性肝炎。謝謝你們出版有關凱茜·羅伯遜的經驗。她使我看出即使健康欠佳,仍可以趁有生之年忠信地事奉耶和華;我也需要堅忍地等候上帝所應許的新制度,屆時人人都可以康復過來。」

來自美國新澤西州的珍納寫道:「她所經歷的一切障礙和所表現的信心鼓勵我們決心不顧萬難,繼續盡力為耶和華作更大的服務。我打算將她的經驗與一些聖經學生分享,激勵他們立下目標,在畢業之後投身先驅服務。」

對長者也有激勵作用

一位住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婦人寫道:「你的確幫助我們學會將一切無關痛癢的事情撇開一旁,而將生活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基本而重要的事上,那便是我們與耶和華之間的關係。」她補充說:「我雖然年事已高,你的經驗和人生觀卻深深感動我,幫助我重新檢討什麼是生活上最重要的事。」

另一封來自加利福尼亞州的信寫道:「你的經歷跟我以前讀過有關德國、馬拉維,以及其他地方的弟兄姊妹所經歷的考驗簡直不相伯仲。如今我已68歲了,也曾看過、聽過和讀過許多不同的經驗。你的故事使老幼都得益不淺。」

一位來自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婦人承認說:「我不是年輕人,我已差不多70歲了。」她懷著體會之心寫道:「你好像另一個約伯。我希望不論老幼都能從你的忍耐榜樣學得教訓。」

另一封信則說:「凱茜的信心和毅力打動了我的心。我已將近57歲。我的目標是要在退休之後用較多時間為耶和華服務。但最近醫生診斷證實我患了癌症。我為自己未能在年輕和享有健康的日子為耶和華作更大的服務而感到遺憾!我們沒有任何人可以預期嚴重的疾病會在何時將這項權利奪去。」

一位基督徒長老寫道:「我會將這篇文章放在一個特別的檔案夾內,好讓一旦面臨考驗信心的突發事件時,我可以隨時閱讀。我也會將這篇文章存放在我牧養探訪的檔案內,以便在末日臨近之際,用來鼓勵那些正受痛苦煎熬的親愛朋友。」

事實上,環球各地弟兄們的忠信和勇氣也可以強化我們。(彼得前書5:9)我們大家都像凱茜一樣期待聖經應許的實現,屆時「不再有死亡」(啟示錄21:3,4);並且「城內居民必不說:我病了」。那會是多麼美好的日子。——以賽亞書33:24。

[第20頁的圖片]

凱茜·羅伯遜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