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5 10/22 22-24頁
  • 以風力產生能量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以風力產生能量
  • 警醒!1995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有利環境
  • 一些障礙
  • 保險政策?
  • 風雨送能源
    警醒!1981年
  • 風
    洞悉聖經(上冊)
  • 友拉革羅
    洞悉聖經(下冊)
  • 指揮風浪的能力
    聆聽偉大的導師
查看更多
警醒!1995年
《警》95 10/22 22-24頁

以風力產生能量

《儆醒!》雜誌駐荷蘭通訊員報導

巨大的旋翼不停地轉動,緩慢而且沉穩,就像一名游泳健將毫無倦色地以手臂拍打不斷阻礙他前進的波浪一樣。不過,有如波浪的氣流不但沒有阻礙這些旋翼轉動,反而起了推動的作用。除了颯颯的風聲之外,可聽見的聲音就只有這些機械手臂的急動響聲。這就是藉風力發電的風力渦輪機。

在丹麥、法國、德國、荷蘭、美國等國家的當風地帶,這種風力渦輪機正越來越多。在美國加州,當地已有1萬6000多台風力渦輪機。在三藩市以東大約50公里的阿爾塔蒙特通道,約7000台渦輪機群集多個山頭,形成一個風車場,利用穩健的風力發電。據說把加州的風力渦輪機全部結合起來,足以供應三藩市和華盛頓全市住戶所需用的電力。

照樣,丹麥四處臨海,所以也很適合利用風力產生能量;目前丹麥已約有3600多台風力渦輪機。1991年,荷蘭只有300台風力渦輪機,但全國最常刮風的省份同意把數量增加到3000台。英國的能源專家亦希望把該國的渦輪機發展到同等的水平。

當然,人利用風力絕非新事。試想想,在人發明引擎以前,海上航行的船隻無一不是依靠風力來推進的。人們利用風車抽水,磨穀,磨香料和鋸木已達多個世紀。荷蘭現今仍保留900台這類別致的風車。當中不少依然一如以往地抽水;即使電力中斷,運作也不會出現問題。

一百年前,丹麥教授波爾·德拉·庫爾率先研究利用風力發電的可能性。結果他研製了一部小型的渦輪機,開創了今天現代化風力渦輪機的先河。不過,到了20世紀,人類發現開採礦物燃料比利用風力容易得多,引發的能量也較大。初時,礦物燃料也看來費用廉宜,供應充裕;於是人們便減少利用風力作為能源。直到1973年,全球發生了石油危機,人們才再度認真考慮利用風力發電。

有利環境

石油危機促使科學家細想,假如石油供應枯竭,情形將會怎樣。於是其他選擇,比如風力,再度受人注目。畢竟,風是用之不盡的。實際上,風能不斷自行再生,就像聖經所載一般:風能「旋轉不息」。(傳道書1:6,《新譯》)對於自然環境,風力比礦物燃料大有好處。礦物燃料造成了若干可怕的現象,酸雨是其中之一。礦物燃料也會加速地球的溫室效應。風倒不會產生任何化學品。

風雖然不像煤氣、煤炭、石油一樣能量濃縮,但優點也可不少。比如說,試想想,在時速只有10公里的海風吹拂下,渦輪機緩緩轉動。忽然風速加倍,達到時速20公里。這時渦輪機靠風力產生的能量會增加多少?一倍?不是。《新科學家》雜誌解釋說:「風產生的能量是跟風速成立方比的。」因此如果風速加倍,渦輪機產生的能量就會增加8倍!就算風速只是稍為增強,渦輪機發放的能量也會大為增加。為了使所謂立方律能盡其用,渦輪機大多立於山巔,這樣風速便會隨著風吹而加強。

風力另一個誘人的好處是,分布較為廣泛。風車使能源跟用戶拉近,而且安裝快捷,易於搬動。風力不用開採,不用運輸,也不用購買。這意味到把風所產生的能量傳送出去並不困難,比原油尤其這樣。原油必須靠大型油輪運送。牽涉到油輪的意外曾三番五次造成環境大災難,1989年阿拉斯加漏油事件就是一例。風力渦輪機可沒有這個弊病。

一些障礙

這絕不意味到風力是人類解決能源問題的萬靈藥。難題主要在於風是無法預測的。風也可以隨時改變方向。研究人員曾花了很長時間,試圖找出解決的方法。到1920年代,問題露出了一線曙光。當時法國工程師喬治·達里厄研製了一台軸線垂直的渦輪機。這種渦輪機外形酷似一個巨大的攪拌器。不論風吹自何方,都無礙操作。今天,經過再三改良之後,這個樣子怪異的新發明已經為人所用。但風依然可以隨時完全停止。有時,反過來,猝發的暴風能把旋翼和渦輪機摧毀。

奇怪的是,最強烈反對利用風力發電的人所持的理由部分竟然跟環境有關。首先,現今高科技的風力渦輪機跟昔日古雅別致的風車已大不相同。大型的渦輪機高達100米,中型的也有40米。很少人會說這些渦輪機美觀迷人。誠然,不少高壓電線和放射站也是這麼高,不過,旋翼不斷轉動的渦輪機卻遠較矚目得多。

跟著是噪音問題。有些人大聲疾呼,反對在他們住所附近興建風力渦輪機,是因為渦輪機造成了噪音。不過,有趣的是,一項研究發現,英國康沃爾一台中型渦輪機產生的噪音,相當於一輛汽車距離你7米以外,以時速60公里馳騁時,所發出的聲響。但聲響的水平隨著距離遞增而急降。人如果站在300米以外的地方,他所聽到的聲音只不過像在一般圖書館裡所聽見的聲音而已。另外,旋翼轉動時發出的聲響也多為颯颯的風聲所淹沒。不過,無可否認的是,要是數百台風力渦輪機群集在一處,或像加州阿爾塔蒙特通道一樣安上了數千台風力渦輪機,噪音問題便會嚴重得多。

問題也牽涉到雀鳥。近來荷蘭一個保護雀鳥組織警告人,不要在雀鳥餵食雛鳥和繁殖的地方建築風車場。因為四周漆黑或煙霧瀰漫時,雀鳥可能會誤撞旋翼。據估計,在荷蘭一個建有260台渦輪機的風車場上,一年內撞斃的雀鳥可能達10萬隻。不過,其他研究表示,風力渦輪機對雀鳥的威脅可謂微不足道。

保險政策?

儘管存在著這些阻礙,風力顯然大大有助於減少礦物燃料在全球的消耗量。美國堪薩斯州大學的加里·約翰遜教授在他所著的《風能系統》一書中解釋,人沿用傳統方法的同時,也可利用風力提供能量。通過這樣做,他說:「從某方面來說,使用風力發電機可被視為應付燃料短缺的保險政策。」

不久,人類也許會亟需這樣的保險政策。新聞媒體經常報導,人對燃料的需求是永無窮盡的。人開採煤礦,鑽井勘探石油和天然氣,結果不但耗盡這些不能替代的東西,還在使用這些東西時,在某些方面弄髒了自己的家園!與此同時,風不停地吹——清新而源源不絕,但依然為人所忽略。

[第23頁的圖片]

很多國家利用成千上萬的風力渦輪機發電

[第24頁的圖片]

荷蘭現今還保存著數百台這類古雅的遺物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