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5 12/8 5-8頁
  • 當今科學小說一覽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當今科學小說一覽
  • 警醒!1995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科學小說——一門大生意
  • 科學小說進軍「大銀幕」
  • 保持平衡
  • 科學小說——日益流行
    警醒!1995年
  • 瞻望未來
    警醒!1995年
  • 新聞剖析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3年
  • 科學的進步
    警醒!1983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5年
《警》95 12/8 5-8頁

當今科學小說一覽

人有可能在130多年前預見汽車、電話、電腦等現代發明嗎?科學小說家凡爾納竟然能夠!以上的驚人發明見於凡爾納的一部小說,題名為《二十世紀的花都》,原稿最近被公之於世。這部小說表明,凡爾納對科學的確深具洞察力。在這部未經發行的小說裡,凡爾納甚至描述一項怪異的新發明,跟現代圖文傳真機相當類似!a

但跟真正的預言者相比,科學小說家即使獨具慧眼,也望塵莫及。舉例說,凡爾納的《地心遊記》的確引人入勝,令讀者愛不釋手,但據科學家目前所知,這樣的旅程絕對無法實現。較早之前,有些人預示,到公元2001年,人類就可以駕駛太空船登陸木星或其他行星,這個想法現在看來還是遙不可及。

科學發展一日千里,許多現代發明都是科學小說家料想不到的。在《大西洋》月刊的一篇文章裡,科學小說家托馬斯·迪施承認說:「回顧以往,科學小說一直未能猜測人類會進入[電腦]自動化時代,……也沒有預見人類會面對溫室效應、臭氧層遭受破壞、愛滋病等問題。且考慮一下,從新興的地緣政治學觀點來看,列國間彼此實力懸殊。檢討過這些事後,不妨問問自己,科學小說可曾論述過這些難題。事實上,幾乎連片言隻字也沒有提過。」

科學小說——一門大生意

當然,在科學小說迷看來,這類小說只是消遣讀物,而不是鑿鑿有據的自然科學課本。即使這樣,有些人仍然對科學小說的文學價值提出質疑。在本世紀初,專門刊登科學小說的雜誌一般都流於低級趣味,科學小說因此被稱為文學糟粕。1926年,第一本專門刊登科學小說的雜誌《驚人的故事》面世。雜誌創辦人胡戈·根斯巴克據說用了一個稱為「科學小說」的新名詞。許多人覺得,這些聳人聽聞的冒險小說並沒有任何文學價值可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科學小說逐漸演變為一種嚴肅的小說體裁。在二次大戰期間,科學發明起了重大作用,科學的影響力因此日益壯大。對於科學小說家所作的推斷,可信程度看來也提高了。以科學為題材的漫畫、雜誌和平裝小說充斥市場。精裝本科學小說迅即躋身暢銷書之列。由於科學小說銷售量大,作家為求滿足廣泛讀者的需要而寧願敷衍成文,科學理論也往往流於失實。科學小說家羅伯特·海因萊恩嗟嘆說,現今「任何通俗易懂,甚至平淡無奇」的小說都會有人出版,其中包括「許許多多投機取巧的蹩腳貨」。作家烏爾蘇拉·勒甘補充說,連「次等作品」也可以問世。

儘管面對不利的批評,科學小說還是大受歡迎,銷量直線上升,原因不是在於科學家大力推薦,而是因電影業大肆宣傳所致。

科學小說進軍「大銀幕」

自從喬治·梅利愛所監製的《月球之旅》在1902年上映以來,由科學小說改編攝製的電影一直盛行不衰。後來,新一代的年輕觀眾無不認為,《飛俠戈登》的魅力簡直無法抗拒。到1968年,人類登陸月球之前一年,《2001年:太空漫遊》這部電影不但獲得演藝界的好評,同時也創下破紀錄的票房賣座。有鑑於此,好萊塢電影業者不惜耗資巨款,把科學小說改編攝製成電影。

從1970年代末期到1980年代初期,《異形》、《星球大戰》、《利刃殺手》、《ET外星人》等電影陸續上映,賣座率佔了美國票房總收入的一半。事實上,轟動一時的電影《侏羅紀公園》也是由科學小說改編攝製的。自從這部電影上映以來,《侏羅紀公園》的仿製品紛紛湧現,上市的產品多達1000種。難怪電視台也不甘落後,爭相把科學小說搬上電視屏幕。鑑於《星空奇遇記》深受觀眾歡迎,電視台就大量攝製有關外太空的節目。

許多人覺得,有些科學小說家為了迎合大眾口味,就不惜犧牲科學小說的文學價值。德國作家卡爾·邁克爾·阿默聲稱,『現今的科學小說不過是貼上商標的流行商品,純粹靠推銷手法而非實質內容來吸引讀者。』其他人則嗟嘆,由科學小說改編攝製的電影,真正的「明星」不是凡人,而是特技效果。一位評論家指出,科學小說「濫竽充數,庸俗低劣之作不知凡幾」。

且舉例說明。許多所謂的科學電影根本跟科學扯不上關係,更談不上預示未來。有時小說家僅藉未來作為故事背景,主要是在於標榜繪影繪聲的暴力情節。論到時下的科學小說,作家諾曼·斯平拉德指出,故事情節往往不離受害人「被槍殺、刺斃、蒸發、為激光所殺、給利爪殺死、給活活吞噬或炸至粉碎等」。許多電影都細緻描繪蓄意傷人的恐怖行為,真教人毛骨悚然!

值得關注的另一點是,有些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是以超自然事物作為號召的。雖然有些人認為,這樣的故事不過是善惡之爭的寓言,但部分作品看來超越了寓言的範疇,甚至公然鼓吹通靈術。

保持平衡

當然,聖經並不譴責富有創意的娛樂。在樹木的比喻裡,約坦所描述的植物雖然不能走動,卻能彼此對話,甚至密謀獻策。(士師記9:7-15)同樣,預言者以賽亞也用富於想像的筆觸,描述在墳墓裡長眠的列王互相交談。(以賽亞書14:9-11)耶穌所作的比喻,有些是沒有可能按照字面意思實現的。(路加福音16:23-31)他們採用富於想像的手法,目的在於教訓開導,而非僅是娛悅聽眾。

為了寓教育於娛樂,現今有些作家也許懷著正當動機以未來作為故事背景。愛好閱讀的基督徒須要小心謹慎,時刻謹記聖經的勸勉,把注意力集中在純潔有益的事上。(腓立比書4:8)聖經提醒我們:「全世界都伏在邪惡者的勢力下。」(約翰一書5:19)有些小說和電影雖以科學為題材,但實則鼓吹進化論、靈魂不死和輪迴等哲學觀念,跟聖經的教訓背道而馳。聖經告誡我們不要聽信「哲學和空虛騙人的話」。(歌羅西書2:8)無論任何形式的娛樂,我們都必須採取謹慎態度,科學小說也無例外。不管是閱讀小說還是觀看電影,我們都應當精挑細選。——以弗所書5:10。

正如上文提及,許多流行電影都肆意渲染暴力。我們如果經常觀看充滿血腥的電影,又豈能取悅耶和華呢?聖經論及耶和華說:「他的心恨惡喜愛強暴的人。」(詩篇11:5,《新譯》)既然聖經譴責通靈術,基督徒就應該運用良好的判斷力,避免選擇一些含有魔法、巫術成分的書刊和電影。(申命記18:10)別忘記,在成人看來,要區別幻想和事實也許易如反掌,但並非所有孩童都能夠這樣做。因此,父母應該留心觀察,兒女所讀的書刊、所看的電視節目會對他們有什麼影響。b

有些人情願選擇其他類型的讀物和娛樂。人如果決定這樣做,就不該批評沒有採取同樣立場的人,也不該因個人喜好而挑啟紛爭。——羅馬書14:4。

另一方面,基督徒如果閒來喜歡閱讀各種各樣的小說,就最好把所羅門的警告切記在心:「著書多,沒有窮盡;讀書多,身體疲倦。」(傳道書12:12)顯然,當今許多世人都熱中於閱讀科學小說和觀看同類電影,簡直是如痴如醉。科學小說俱樂部好像雨後春筍般湧現,科學小說研討會也紛紛舉行。據《時代》雜誌所載,《星空奇遇記》這系列電影和電視片風靡全球,五大洲的影迷正專注於學習這部影片所談及的虛構語言「克林翁」(Klingon)。這樣的極端行為跟聖經在彼得前書1:13所提出的勸告背道而馳:「要完全清醒[『保持平衡』,英語版腳注]。」

即使懷著最樂觀的看法,科學小說也不能滿足人類想探知未來的欲望。人如果真正想知道未來,就必須從可靠的來源著手。我們會在下篇文章討論這點。

[腳注]

a 引述凡爾納的字眼,這項新發明就是一台「照相發報機,人可以利用傳真技術把文字、簽名或設計等傳送到遠處」。——《新聞週刊》1994年10月10日刊。

b 可參閱《儆醒!》1979年3月8日刊,「你的孩子應該讀些什麼書?」一文。

[第7頁的圖片]

父母應該監管兒女的消遣活動

[第7頁的圖片]

對於閱讀科學小說,基督徒必須小心選擇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