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5 12/8 3-4頁
  • 科學小說——日益流行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科學小說——日益流行
  • 警醒!1995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夢想』成真
  • 當今科學小說一覽
    警醒!1995年
  • 瞻望未來
    警醒!1995年
  • 新聞剖析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3年
  • 科學的進步
    警醒!1983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5年
《警》95 12/8 3-4頁

科學小說——日益流行

1982年,一部電影面世為美國電影業開創先河。在1982/83年度的電影季節,最受歡迎的電影「演員」竟然不是凡人。據《圖解電影藝術史》一書所載,這位「演員」就是電影《ET外星人》的主角,一個容貌醜陋,卻又逗人喜愛的外太空怪物。

證據表明,近年來科學小說風靡一時,勢不可擋。上述的驚人創舉不過是其中一大明證而已。世人一度認為,惟獨性情孤僻、想入非非的人才會閱讀科學小說,而這樣的小說題材只適宜在低級雜誌上刊登。時至今天,科學小說不但站得住腳,甚至成了主流的消遣讀物。科學小說突然大受歡迎,到底原因何在?

如果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先要回顧一下科學小說的歷史。自古以來,世人一直傳述離奇怪誕的故事,要不是為了嘩眾取寵、嚇唬別人,就是旨在娛悅大眾。在十七八世紀期間,歐洲呈現一派物質繁榮的景象,科技日新月異。有鑑於此,許多人漸漸對傳統觀念、學術權威提出質疑。由於這種風氣日盛,有些人開始臆測科學進展對人類的前途會操有怎樣的影響。

究竟誰是科學小說的始創人,這個問題仍不斷引發爭辯。在十七世紀,弗朗西斯·戈德溫和西拉諾·德貝熱拉克兩位作家曾以太空旅行作為小說題材。1818年,瑪麗·雪萊在《弗蘭肯斯坦》(又名《當代普羅米修斯》)這部小說所描述的科學家,雖然有能力創造生命,到頭來卻招致可怕的後果。

有些作家借助這樣的小說把人類社會的種種弊病顯露出來。在18世紀,作家斯威夫特在他的諷刺式作品中加插了一連串的虛構旅程,藉此嘲弄當時的英國社會。這部諷刺作品就是寓言小說《格列佛遊記》,一經出版,就被譽為科學小說的「第一部文學名著」。

可是,對於開創現代科學小說的新領域,一般認為凡爾納和威爾斯這兩位作家實在功不可沒。凡爾納寫了一系列科學小說,全部成績斐然,1865年出版的《從地球到月球》不過是其中一部罷了。1895年,威爾斯所著的《時間機器》一書問世,隨即大受歡迎。

『夢想』成真

到1900年代初期,科學家開始著手使小說家的幻想成為事實。據《大人物》一書所載,德國物理學家赫爾曼·奧伯特花了多年時間,設法實現凡爾納的夢想,使人可以在太空飛行。奧伯特的計算給太空旅行奠下了科學上的基礎。然而,他並不是惟一從科學小說獲得啟發的科學家。深孚眾望的科學小說家雷·布拉德伯里說:「在德國,韋恩赫·馮·布勞恩和他的同事,通通在小時都讀過威爾斯和凡爾納的科學小說,在休斯頓太空中心及甘迺迪角工作的科學家也無例外。他們從小立下決心,長大之後要把小說家的想像變成事實。」

科學小說其實不斷帶頭創新,使不同層面的科技得以向前躍進。作家勒內·奧思聲稱,幾乎沒有「發明不是經科學小說預先推斷的」。潛艇、機械人、由人操縱的火箭未成為事實之前,通通都是科學小說的主要題材。科學小說家弗雷德里克·波爾因此堅稱,「閱讀科學小說能夠擴闊知識面。」

當然,並非所有科學小說都以科學理論作為依據。事實上,有些最受歡迎的科學小說和電影可說是科學幻想。科學小說的特徵在於引證看來是真實有據的科學理論,而幻想作品卻是作家憑空想像出來的。科學幻想小說甚至可能含有魔法和巫術成分。

科學小說對未來的看法究竟有多準確?是否所有科學小說都值得一讀?接續的文章會探討這些問題。

[第3頁的圖片]

凡爾納的小說作品《從地球到月球》大大激發起世人對太空旅遊的興趣

[第3頁的圖片鳴謝]

Rocket Ship: General Research Division/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Astor, Lenox and Tilden Foundations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