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6 3/8 20-21頁
  • 何以要在歐洲設立國際法庭?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何以要在歐洲設立國際法庭?
  • 警醒!1996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歐洲人權法庭
  • 崇拜自由——在歐洲獲得勝訴
  • 耶和華見證人在子女撫養權爭論上大獲全勝
    警醒!1994年
  • 歐洲人權法院裁定耶和華見證人勝訴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7年
  • 耶和華見證人在希臘「沉冤得雪」
    警醒!1997年
  • 在法律上維護好消息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8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6年
《警》96 3/8 20-21頁

何以要在歐洲設立國際法庭?

《儆醒!》雜誌駐荷蘭通訊員報導

荷蘭北部一名汽車修理廠東主遭國家拒絕批准出售液化氣;這也意味到他被拒絕獲准將汽車的引擎改裝成可以燃燒液化氣體。為了推翻國家所下的這項禁令,他於是在法庭上打了好幾場官司。在這期間,他已宣告破產。

他心有不甘,覺得荷蘭法庭並沒有作出公平裁決,於是便向斯特拉斯堡的歐洲人權法庭上訴。1985年,歐洲法庭裁定他勝訴。汽車修理廠東主將這項判決視為道德上的一項重大勝利。正如他評論說:『這證實他所堅持的原則一直沒有錯。』

在過往數十年間,許多歐洲國家的公民都曾向歐洲人權法庭上訴。上述東主的訴訟便是其中一個案例。歐洲法庭不但聆訊歐洲境內個別公民的申訴;如果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基本人權受到忽視,法庭也會干預這類糾紛。環球各地的法庭所要處理的案件越來越多,這充分顯示人民和有些政府都渴望獲得公平的判決。

歐洲人權法庭

1950年,多個歐洲國家聯合組成了歐洲議會,他們齊集在羅馬,通過制定公約保障他們的公民和定居的外國人,可以在當地的司法權威下享有若干權利和自由。其後更加添了另一些權利。與此同時,也有越來越多歐洲國家加入歐洲公約,目的是要爭取保障人權和基本自由。公約中有些權利是為了保障生命和防止虐待事件發生而設立的;另一些則與家庭生活有關,包括要享有宗教、言論、觀點和集會結社等自由。國家一旦違反這些人權法,受害者可以向歐洲議會祕書長提出上訴。

自這法庭成立以來,有超過2萬宗投訴記錄在案。法庭怎樣決定聆訊哪一宗案件呢?首先,他們會設法使雙方和解。如果調停無效,而投訴又看來需要受理,便會呈上斯特拉斯堡的歐洲人權法庭,但只有大約百分之5的投訴可以實際這樣行。直至1995年底,法庭已裁決了554宗案件。雖然在處理個人投訴的案件方面,法庭所作的判決對國家確實具有約束力;但如果控訴是由一個或多個國家提出的話,情形就複雜得多了。在這些事例上,國家通常會拒絕依從公約的規定;剛相反,它會對判決採取一條在政治上對自己有利的途徑。雖然海牙的國際法庭只負責處理國際間的糾紛,但歐洲法庭則同時可為人民與國家之間的糾紛作出裁決。

崇拜自由——在歐洲獲得勝訴

1993年,歐洲人權法庭作了兩項有利崇拜自由的重要判決。第一宗案件是與一位希臘的居民,米諾斯·科基納基斯有關。他是一位耶和華見證人。自1938年以來,他曾被逮捕達60多次,被希臘法庭審訊共18次,且曾入獄超過六年。

1993年5月25日,歐洲法庭裁定希臘政府侵犯了當時已屆84歲高齡的米諾斯·科基納基斯的宗教自由,並下令希臘政府賠償1萬4400美元給他。法庭駁回希臘政府的指控,後者控訴科基納基斯及耶和華見證人的團體,在與人談論自己的宗教時採用高壓伎倆。——進一步的資料可參閱《守望台》1993年9月1日刊,第27-31頁。

歐洲法庭裁定第二宗獲得勝訴的案件是與來自奧地利的英格麗德·霍夫曼有關。她因為婚後才成為耶和華見證人,因此在離婚後便不能獲得兩個孩子的撫養權。初級法院原先將撫養權判給她,但最高法院卻根據奧地利的一條律法將兒女判給她那信奉天主教的前夫。因為該法例定明父母雙方如果在結婚時都信奉天主教,孩子就必須受到天主教信仰所教導,除非兩者都同意改變宗教。於是她的前夫遂辯稱,既然她現在已成為耶和華見證人,她就無法以一種正常、合理的方式教養兒女。1993年6月23日,歐洲法庭裁定,奧地利政府因為宗教緣故而歧視霍夫曼太太,並侵犯了她撫養兒女的權利,於是她獲判賠償。——進一步的資料請參閱《儆醒!》1994年10月22日刊,第15頁。

這些判決的確影響到所有愛好宗教和言論自由的人。向國際法庭上訴可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也使人看出政府司法機關的仲裁權力不是無限的。然而,儘管司法界用心良苦,這也未能保證人可以享有永久的和平,也不能確保人權會受到應有的重視。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