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6 8/22 24-25頁
  • 危險!有毒!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危險!有毒!
  • 警醒!1996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在城市裡?
  • 當心!有蛇啊!
  • 要是給蛇或蜘蛛咬傷該怎樣處理?
  • 遭蛛螫蛇咬的機會有多大?
  • 蜘蛛
    洞悉聖經(下冊)
  • 跳蜘蛛的模糊視覺
    警醒!2013年
  • 當心,有蛇!
    警醒!1982年
  • 蛇——友乎?敵乎?
    警醒!1972
查看更多
警醒!1996年
《警》96 8/22 24-25頁

危險!有毒!

《儆醒!》雜誌駐澳大利亞通訊員報導

移居或遊覽澳大利亞的人時常聽聞,在這個幅員廣大的國家裡,毒蛇和毒蜘蛛差不多隨處可見。然而,在已知的蜘蛛種類中,只有1700種在這裡出沒。實際標明自己是「危險!有毒!」的蜘蛛不多;事實上,大部分蜘蛛對人類是無害的。

地球上大約有2500種蛇。在澳大利亞,常見的蛇大約有140種,其中只有20種是有毒的。人有可能會遇上這些毒蛇或毒蜘蛛嗎?

在城市裡?

大多數毒蛇和毒蜘蛛都棲息在郊區或叢林區。然而,對某些沿岸城市的居民來說,他們可不能輕忽大意,在應付蜘蛛方面就更要小心了。就以悉尼漏斗蛛為例,顧名思義,這種蜘蛛在澳大利亞最大的城市悉尼及附近一帶出沒。悉尼漏斗蛛有向外伸出的黑色毒螯肢,形狀可怖,令人怵然驚心。

雄性漏斗蛛的第二足有一根明顯的距,這種蜘蛛非常危險,牠毒液的毒性比雌性漏斗蛛的強五倍。這種蜘蛛的正式拉丁語學名是阿特拉斯-羅布斯塔斯(Atrax robustus)。1980年出版的《漏斗蛛》一書說:「在過去的七十年期間,大約有十九人由於被漏斗蛛所螫而喪生。」1980年,一種能夠應付漏斗蛛毒液的抗動物毒血清首次研製成功。

我們必須提防的另一種蜘蛛就是赤背蜘蛛。這種昆蟲的腹部呈黑色而帶光澤,其上有橙紅色的條紋,赤背蜘蛛的名字就是這樣來的。然而,有些赤背蜘蛛的條紋卻呈粉紅甚或淺灰色。雌性赤背蜘蛛尤其危險,牠的毒液足以致命。用來對抗這種毒液的抗動物毒血清在1956年面世。赤背蜘蛛的蹤跡遍布澳大利亞,牠跟有名的黑寡婦球腹蛛有親緣關係。

當心!有蛇啊!

蛇棲息在草坪上或郊區的灌木叢裡,牠們尤其喜歡在晚間活動。有幾種蛇是特別危險的,例如虎蛇、南棘蛇和太潘蛇。虎蛇的身長大約是1.5米,背部有黑色的條紋。牠發怒時會發出嘶嘶聲。

南棘蛇有幾種顏色,但尾部總有一個黃白色的附器,抽動時可以吸引獵物。這種蛇棲息在多沙的地區,靜止時呈馬蹄鐵狀,體形粗,身長約0.6米。

令人生畏的太潘蛇卻可長達3米!太潘蛇呈褐色,鼻子的色澤較淺。這種蛇的毒腺頗大,有些太潘蛇的毒牙差不多超過1厘米長。曾有一匹馬被太潘蛇所咬,結果,不到五分鐘就死去!

要是給蛇或蜘蛛咬傷該怎樣處理?

許多醫院都有抗動物毒血清供應,以便醫治給蜘蛛或毒蛇咬傷的人。在澳大利亞,各地都設有中毒詢問中心,二十四小時開放向人提供適當的有關資料。在處理被蛇咬過的傷口方面,各種療法也大有改善。以往人們認為一旦被蛇咬傷,就要立即割開傷口,然後把毒液吸吮出來。然而,很多人認為這個方法不但過時,而且還對傷者有害。醫學家現今的勸告是,要讓病人靜止下來,並且幫助他保持冷靜。然後,在病人的傷口和心臟之間用止血帶或繃帶紮住。接著,要用壓敷敷料緊紮傷口,並且用夾板使受傷的肢體固定不動。在此以後,病人應當盡快看醫生,或到醫院求診。

漏斗蛛和赤背蜘蛛甚少在室內出沒。赤背蜘蛛喜歡潛伏在車房或車棚的角落,或是藏身在寂靜、不受干擾的地方,例如舊汽車、垃圾堆,或戶外廁所裡。因此,人應當小心避免無意間把這些蜘蛛帶進室內。

遭蛛螫蛇咬的機會有多大?

大多數澳大利亞人都從沒有見過赤背蜘蛛或南棘蛇,也從沒有聽聞過自己所認識的人曾被毒蜘蛛或毒蛇咬傷。事實上,人如果採取適當的防備措施,就不會被毒蜘蛛或毒蛇所傷。大多數有毒的生物通常都會躲避人;惟有受到觸怒或無路可逃的時候,才會發動攻擊。

然而,明智之舉還是保持謹慎。澳大利亞一位科學家對於有毒生物有非常深入的認識,他喜歡在「料理花園時戴上手套;垂釣時則穿上靴子;旅行時就格外小心」。為什麼要穿靴子呢?原因也許是為免受到有毒的章魚、水母和石頭魚所傷。

談到這些有毒的生物,也許我們最好留待以後才告訴你更多有關資料吧。

[第24頁的圖片]

雌性赤背蜘蛛

[鳴謝]

Top: By courtesy of Australian International Public Relations

[第24頁的圖片]

北部的南棘蛇

[鳴謝]

By courtesy of Ross Bennett, Canberra, Australia

[第25頁的圖片]

漏斗蛛

[鳴謝]

By courtesy of Australian International Public Relations

[第25頁的圖片]

太潘蛇

[鳴謝]

By Courtesy of J. C. Wombey, Canberra, Australia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