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原住民的時代——一去不返
誰沒有看過典型的西部片——牛仔跟印第安人在銀幕上決一雌雄?懷亞特·厄普、野牛比爾、獨行俠等人物成了舉世聞名的英雄形像。此外,傑羅尼莫、坐牛、瘋馬、約瑟夫酋長,以及其他印第安人領袖的名字也廣為人知。不過,好萊塢電影中的情節究竟有多真實?這些電影對印第安人所作的描述又有多客觀?
白人征服北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的歷史至今仍引起不少爭議。a史冊就印第安人所作的報導是否不偏不倚?世人可從有關的歷史學到關於貪婪、壓制、種族歧視、暴虐行為的教訓嗎?關於牛仔和印第安人的傳說,事情真相到底是什麼?
卡斯特戰敗身亡與翁迪德尼大屠殺
1876年,在蒙大拿州小比格霍恩河的著名戰役中,拉科他族(蘇族的三大支系之一)巫醫坐牛率領族眾迎戰。陸軍中校「長髮」卡斯特帶領650名士兵出擊,滿以為可以輕而易舉地把蘇族和夏延部落的1000名戰士打敗。他過度輕敵,打錯了如意算盤。結果,上陣交鋒的美洲原住民可說是一時無兩的強大兵馬,準備迎敵的戰士竟多達3000人。
卡斯特把第7騎兵團分為三隊。另外兩隊支援騎兵還沒有抵達,他就迫不及待,率兵襲擊滿以為是敵營不堪一擊的地方。在首領瘋馬、高爾和坐牛領導下,印第安人竟然把卡斯特和他的本部兵馬,大約225名士兵,打個落花流水。美國陸軍損兵折將,但印第安人的勝利也不過是曇花一現。事隔僅僅14年,美軍捲土重來,狠狠地報仇雪恨。
美軍答應赦罪後,坐牛終於投降了。他並沒有獲得釋放,反而在達科他準州蘭德爾堡給關了一段時間。他晚年參加野牛比爾的西大荒演出,在各地巡迴獻藝。顯赫一時的領袖已失去昔日的雄風,不再是叱咤風雲的巫醫了。
1890年,坐牛(拉科他名字,塔坦卡·約塔克)給奉派把他逮捕的印第安警察擊斃。兇手是蘇族的中尉牛頭和警長紅戰斧,兩人都是「金屬胸膛」(警徽佩帶者)部隊成員。
同年,北美大平原的翁迪德尼河畔發生大屠殺,印第安人反抗白人統治的行動就這樣瓦解了。在那兒,聯邦部隊用霍奇基斯快速發射火炮,射擊正在逃跑的蘇族男女和孩童,約有320人倒地身亡。騎兵團因為能夠替已故的戰友,卡斯特和他的部屬,復仇而沾沾自喜。昔日,他們的同袍就是在眺望小比格霍恩河的山脊上,給印第安人殲滅的。自白人移民侵佔美洲後,被圍困的原住民部落奮起反抗,雙方不時拼個你死我活。彼此敵對的行動斷斷續續維持了200多年,直到這個時候才告一段落。
美洲原住民最初是怎樣在北美洲安家落戶的?在白人踏足北美洲以前,他們過著怎樣的生活?b他們最後給白人征服,箇中原因是什麼?在一個主要由早期歐裔移民管治的國度,印第安人目前的處境怎樣?接續的文章會探討這些問題。
[腳注]
a 雖然目前有些人認為「美洲原住民」這個名稱較為可取,但許多參考資料還是普遍使用「印第安人」一詞。本刊會交替使用這兩個名稱。哥倫布抵達現今稱為西印度群島的時候,以為那兒就是印度,所以把當地居民誤稱為「印第安人」。
b 本期文章只是集中討論北美洲的印第安人。至於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印第安人,例如阿茲特克人、馬雅人、印加人、奧爾梅克人等,未來各期會陸續有專文討論。
[第3頁的圖片]
在翁迪德尼埋葬死者
[鳴謝]
Montana Historical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