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7 4/8 4-7頁
  • 名園一覽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名園一覽
  • 警醒!1997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早期花園
  • 從阿拉伯式到英式園林
  • 東方園藝
  • 人見人愛
  • 花園美景人人愛
    警醒!1997年
  • 園子
    洞悉聖經(下冊)
  • 日本庭園別創風格
    警醒!1980年
  • 日本式花園——大自然的縮影
    警醒!1994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7年
《警》97 4/8 4-7頁

名園一覽

在伊甸的園子,人類起初享受過樂園的生活。那兒離現今土耳其的凡湖不遠。有一條大河分岔成四條支流,灌溉園子,亞當夏娃就是負責「耕種和看守那園子」的人。園中樹木繁茂,各樣的樹都「悅人的眼目,也好作食物」。可見,管理這樣的園子實在叫人樂不可支!——創世記2:8-15,《新譯》。

伊甸環境盡善盡美。亞當夏娃和他們的後裔都有責任把樂園擴展到全地。無疑,他們會用上帝的精心傑作做樣板。經過一段時間以後,樂園會延伸到地極,好讓全地的人類舒舒服服地生活。可是,我們的始祖卻故意違抗天父,結果給逐出家園。說來遺憾,人類家庭的其餘分子都是在伊甸園外出生的。

不過,按照創造主的原意,人類的家就該是個樂園。既是這樣,亞當夏娃的後代自然想仿照樂園的樣式,盡量美化居住環境。

早期花園

巴比倫的空中花園一直被譽為古代七大奇觀之一。2500多年前,由於王妃懷念故國米底亞的山川花木,尼布甲尼撒王特地給她興建了空中花園。這座層疊式建築物有22米高,由一層層拱頂的平台構成。各層平台都栽滿奇葩異草,還有充足的沃土滋養大樹。空中花園美麗如畫,每當王妃沿著平台漫步,觀賞園中美景,思鄉愁緒就漸漸平復下來。

古埃及尼羅河谷一帶土地肥美,園林設計盛極一時。《牛津園藝指南》評論,「世界最古老的園林繪圖始於埃及,當地的園藝傳統……源遠流長。」早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埃及底比斯一個官員的庭園繪圖就標明,園內設有水池、林蔭道和涼亭。除御花園外,寺院的園林最為豐茂多姿,連接池塘的水道灌溉園中花草樹木;水鳥在湖邊嬉水,魚群在池中暢游,還有朵朵白睡蓮在水面上飄蕩。——參閱出埃及記7:19。

很久以前,波斯人已在園藝界享有盛名。公元前第四世紀,亞歷山大的軍隊入侵波斯和埃及,發覺當地的園囿別有洞天,令他們為之神往。他們汲取不同的意念,又帶備各式各樣的種子和植物返回希臘。在雅典,亞里士多德和他的弟子泰奧弗拉斯托斯把各種不同的植物集合起來,建成一個植物園,以便進行研究,給植物分類。像埃及和波斯的前人一樣,希臘許多富人都耗費巨資,修造華麗的庭園。

由於城市空間有限,羅馬市民把住宅庭園融合成一體。有錢人家在他們的鄉村別墅,建造豪華富麗的園囿,供自己遊玩休憩。就連尼祿這個暴君也想擁有自己的樂園。他強把王宮附近的住戶趕走,拆毀上千的房舍,興建一個面積約50公頃的私人庭園。公元138年左右,羅馬人的園林建築術登峰造極,從哈德良皇帝的蒂沃利別墅就可見一斑。別墅有243公頃的園林,園內設有多個水池、湖泊和噴泉。

古代的以色列人也有庭園和園圃。猶太歷史家約瑟夫斯描述一個稱為以坦的地方,那兒離耶路撒冷13至16公里,園囿景致宜人,清溪蕩漾。聖經說所羅門『為自己修造庭園和園圃,挖造水池,用來澆灌樹林』,很可能包括以坦的園囿在內。(傳道書2:5,6)客西馬尼園位於耶路撒冷城外的橄欖山上。這個園子因耶穌而聞名。耶穌在這兒避開人群,私下教導他的門徒。——馬太福音26:36;約翰福音18:1,2。

從阿拉伯式到英式園林

公元第七世紀,阿拉伯軍隊從東往西進發;像亞歷山大一樣,他們也觀賞過波斯的大小園囿。(參閱以斯帖記1:5。)霍華德·洛克斯頓寫道:「阿拉伯人發覺,波斯的園子優美宜人,跟古蘭經向忠心信徒所應許的樂園沒有多大分別。」阿拉伯人仿照波斯的園囿建造庭園。從摩爾人統治的西班牙到克什米爾一帶,阿拉伯庭園一般分為四段,由四條溪流隔開,各溪流在園子的中央水池或噴泉匯合,使人聯想起伊甸的四條河流。

十七世紀,莫臥兒皇帝在印度北部的克什米爾,德爾湖附近的翠谷,廣植林木,建造了700多個園子。花園裡姹紫嫣紅,絢麗耀目,還有許許多多的噴泉、平台、瀑布點綴園中花木。沙·賈汗(建造泰姬陵的皇帝)在德爾湖邊用黑大理石建造的涼亭,至今依然刻有以下的銘文:「世上果真有樂園,就非此地莫屬。」

在此之前幾百年,歐洲從中世紀轉入十四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從中世紀起,也就是公元五世紀,羅馬人的園藝風格就受人輕視,直到文藝復興時期才一再興盛起來。這回由教會帶動潮流。基督教國以花園『權充樂園』。一所寺院建於公元九世紀,它的平面圖顯示,院內有兩個稱為「樂園」的花園。不久,基督教國的花園,規模越來越宏大,而且華麗非常。可惜,這些園子非但沒有反映出崇高的屬靈理念,反倒成了貪權好利的象徵。

1495年,法蘭西國王查理八世入侵意大利的那不勒斯,他寫信告訴家人:「朕之御花園美不勝收,超乎想像。……此世外桃源百美俱備,獨欠亞當夏娃而已。」國王查理要是活到17世紀,就會看見法王路易十四在本土所建造的宏偉御園。《園中之園》一書斷言,凡爾賽宮的御花園「氣勢磅礴,壯麗絕倫,別的花園難以媲美」。

到了文藝復興時期,樂園又給添上新定義:有文化、有見識的人理應支配大自然,園子要布置得井井有條,不可有半點野亂。花草樹木必需按照精美的幾何圖形鋪排。很久以前,羅馬人已擅長把花木修剪成形,這種技術如今又大放異彩,蔚成風氣。

到了十八九世紀,西方國家派船出海探險,又推動海上貿易,因而發現了不少新的植物品種。這些航程也啟發了新的園藝概念。英國的園藝師嶄露頭角。《新大英百科全書》說:「在18世紀,英國人日漸意識到,人和自然界原為一體。與其依照幾何圖形布置山水草木,倒不如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回歸自然好了。」威廉·肯特和蘭斯洛特·布朗都是當時傑出的園林設計師。布朗一生設計過200多個英國莊園。1786年,托馬斯·傑斐遜和約翰·亞當斯一同往英國視察,學習當地的園林設計。他們兩人都先後當了美國總統。

東方園藝

正如埃及、希臘和羅馬的園藝風格對西方文化影響深遠,華夏的園藝特色對東方文化也起了很大作用。中國人向來相信萬物有靈。在他們眼中,山川河岳都是神靈化身,理當敬奉。後來,儒釋道思想深入民間,庭園風格,各有千秋。

在日本海彼岸,東洋花園別具一格。日本人認為形態比色彩重要,花園擺設一點也不可馬虎。園藝家仔細鋪砌石塊,悉心栽培花草、修整樹木,盡量在有限的空間體現大自然多姿多采的美。日本人對園藝一絲不苟,從他們的盆景藝術就可見一斑。盆景藝術可不簡單,盆藝專家把小型盆栽修整得枝華葉茂、千姿百態。

東方的園林設計跟西方的雖有差異,但也有共同之處:東方人同樣嚮往樂園的生活。且舉例說明。日本園藝史編纂者維比·庫伊泰爾特指出,在平安時代(公元794-1185年),園藝家試圖塑造「地上樂園」的意境。

人見人愛

人人都喜愛花園美景,就連住在「原始」花園的部落也無例外。這些部落在叢林原野狩獵,採集野生植物過活。關於「墨西哥的阿茲特克人和祕魯的印加人」,《新大英百科全書》指出,「據征服者報導,他們的花園設計精巧,山坡、階地、樹叢鋪排有致,還有噴泉、水池點綴其間,……可媲美同時期的西方花園」。

從古代尼羅河畔的樹叢到東方的園林景觀,以至現代的城市公園和植物園,形形色色的園林設計表明什麼?人類一直憧憬著樂園的幸福。作家特里·科米托注意到,人類「對樂園念念不忘」。他說:「世人對花園有歸屬感,猶如『回老家』一樣。」誰不喜歡告訴別人:「我家可像伊甸園那樣優美」?樂園不是供富貴人家獨享的。終有一天樂園會擴展到全地。這不過是夢想?還是樂園準會在地上重現?

[第7頁的圖片]

畫家構想出來的巴比倫空中花園

[第7頁的圖片]

古雅的東洋花園

[第7頁的圖片]

法國凡爾賽宮

從古到今,人類一直嚮往樂園的幸福

[鳴謝]

French Government Tourist Office/Rosine Mazin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