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7 4/22 28-29頁
  • 世聞點滴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世聞點滴
  • 警醒!1997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愛滋病延誤社會進程
  • 寫讀能力與就業機會
  • 蟑螂過敏症
  • 窮人多又多
  • 歐洲的吸毒問題
  • 「伶仃瘦骨稱王稱霸」
  • 受寵若驚
  • 莫逆之交
  • 天天吃水果
  • 照顧痴呆症患者
  • 比吸煙更危害健康
  • 你真的需要運動嗎?
    警醒!2005年
  • 保健之道
    警醒!1999年
  • 世聞點滴
    警醒!1997年
  • 世聞點滴
    警醒!1998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7年
《警》97 4/22 28-29頁

世聞點滴

愛滋病延誤社會進程

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最新發表的報告顯示,愛滋病的出現令全球社會的進程推遲了約1.3年。一些非洲國家可說是首當其衝:贊比亞損失超過10年的社會發展;坦桑尼亞——8年;盧旺達——7年;中非共和國——超過6年。愛滋病也使人類平均壽命縮短了。在北美洲和歐洲,愛滋病已成為45歲以下成人死亡的首因。現在全球平均每天約有6000人感染愛滋病毒,每15秒就有一個人染病。因愛滋病死亡的人當中,百分之85的死者年齡介乎20至45歲。

寫讀能力與就業機會

《溫哥華太陽報》引述加拿大統計處的報導指出,「在加拿大失業的人當中,百分之56至64的人寫讀能力不佳」。據1995年全國進行的調查顯示,百分之36的加拿大人在處理文書、數字等方面的水平偏低。《太陽報》指出,「工人識字率最低的看來是一些較古老的行業,如農業、採礦業、製造業和建築業等……」。隨著這些行業的職位逐漸減少,寫讀能力差的工人通常會首先遭解雇和遣散。一個掃盲組織的主席約翰·奧利里說:「在1996這個年頭,人如果只勉強懂得寫讀,許多個人和專業發展的機會也許就無緣問津了。」

蟑螂過敏症

據《加州伯克利大學健康通訊》估計,在美國,大約有1000萬至1500萬人對蟑螂過敏。一旦接觸到蟑螂,這些人可能會出現「皮膚發炎、花粉熱或哮喘等症狀」。報導又指出,「百分之80的哮喘病童均對蟑螂過敏」。然而,有蟑螂出沒的廚房不一定是不清潔的。《通訊》說,「即使最清潔的廚房也可能有蟑螂匿藏」。據估計,我們每發現一隻蟑螂,即顯示屋內沒有被發現的蟑螂可達1000隻之多。原來,一對雌雄蟑螂每年可產下約10萬隻小蟑螂。

窮人多又多

現時全球處於赤貧的人口——每年收入少於370美元——約為13億,幾佔世界人口四分之一。這些人大部分生活在發展中國家。他們缺乏足夠糧食、清潔食水、醫療、適當住所、教育和職業。以大部分而言,他們在社區中也備受忽略,可說是脫貧無從。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表示,赤貧人口的數目每年增加約2500萬。

歐洲的吸毒問題

一個專為監管濫用麻醉劑而新成立的歐洲組織,最近發表了首份年報。法國《世界報》引述這份報告時指出,「歐洲聯盟各國的癮君子數目約為50萬至100萬」。雖然在歐洲主要大城市中,海洛因吸毒人數似乎變動不大,甚至有減無增,可是小鎮的癮君子數目卻有上升的趨勢。印度大麻和大麻煙仍然是歐洲最常見的毒品。可是,專家們極為關注的是近期流行的所謂「雞尾酒毒品」,亦即混進藥物和酒精的毒品。在北歐,安非他明、「靈魂出竅」(安非他明的一種),以及迷幻藥等毒品均越來越受青年人歡迎。

「伶仃瘦骨稱王稱霸」

《愛爾蘭時報》以「不要讓伶仃瘦骨稱王稱霸」為題報導說:「因為追隨飲食新潮流而患上貧血的少女數目正創下新高。」對於這種趨勢,醫生均極表關注。有人更咎罪時裝界,認為「他們的宣傳正為害有樣學樣的青少年」。報導指出,上一代的時裝模特兒平均體重比一般婦女輕百分之8。可是,現在兩者的差別是百分之23。《愛爾蘭時報》說:「飢民般的皮包骨是最時髦的體型,骨瘦如柴的形象——面色蒼白、年輕、厭食等——更成了這個時代的風範。」在潮流的壓力下,許多少女為求身材窈窕,就盲目節食,以致身體嚴重缺乏所需的鐵質、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

受寵若驚

「50萬本丹麥文的新約聖經全部被送出去——哥本哈根全市百分之98的家庭均擁有一本。」《國際教會聯合新聞報》報導說。這是為慶祝哥本哈根在1996年被立為歐洲文化之都而安排的部分活動。不少人預測會有百分之10至20的人拒絕接受這份禮物。然而,據丹麥聖經公會祕書長莫滕·奧高指出,「結果只有百分之一二的住戶拒絕接受饋贈。」當局現正籌劃於1998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進行類似的聖經分發運動。

莫逆之交

據《拿騷州新聞報》報導,德國人十之八九說自己有個莫逆之交。社會實驗科學研究會作出以上的調查結果。被訪對象超過1000人,年齡由16至60歲不等。彼此溝通和真誠相待被認為是令友誼長青的主要因素。差不多所有被訪者均認為,朋友若背信棄義,則友誼肯定無法挽回。「只有百分之16的人期望好友會借錢給他們應急。」《新聞報》報導說。另一方面,不少人認為患病時得到朋友的關懷是極為重要的。

天天吃水果

《英國醫學雜誌》報導,一個以1萬1000人為對象、歷時17年的研究結果顯示,天天吃水果可以大大減低患心臟病的機會。在研究的對象中,每天吃新鮮水果的人,比其他人因患心臟病而死亡的比率低百分之24,因中風死亡的比率低百分之32;相對於較少吃水果的人,天天吃水果的人的死亡率平均低百分之21。據一組英國和西班牙的科學家指出,在一些國家,日常飲食缺少新鮮水果可令血管的毛病大大增加,如心臟病及中風等。因此,若要延年益壽,研究員建議我們每天最少要吃五份蔬果。《英國醫學雜誌》也指出,如果沒有新鮮蔬果可吃,則可嘗試急凍蔬果,其中的營養也大致相同。

照顧痴呆症患者

加拿大《環球郵報》評論說:「熱燕麥粥、悠揚的音樂和巧意設計的環境固然不是什麼醫術的新突破,卻足以令護老工作面目一新。」在替病人沐浴和餵食方面,一些既簡單且花費不多的改變,消除了病人不少困惑和不安。例如,報告指出,進餐時把不同食物逐一拿出,可省卻病人不少煩惱。因為對痴呆症患者來說,決定先吃哪一道菜是個傷腦筋的問題。由於護理員願意嘗試新的護理方法,現在病人需用藥物來調節情緒的數目大大下降。

比吸煙更危害健康

《醫學郵報》引述加拿大統計處的報告指出,「缺少運動的生活方式危害健康的程度比吸煙尤甚」。約有700萬的加拿大人因吸煙而引致嚴重的健康問題,早死機會也大增;可是,另有1400萬至1700萬人卻因為缺少運動而要面對類似的健康難題。人們缺乏經常運動的主因是時間不足、精神不足和推動力不足。缺少運動的人也常較喜歡吃高脂肪的食物,少吃蔬果。《郵報》補充說:「要令人有一個強健的心臟,我們當前的目標是鼓勵人每天至少花30分鐘作中度或較劇烈的運動。」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