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聞點滴
霍亂捲土重來
霍亂沉寂了已一百多年,最近卻又突襲南美洲。倫敦《泰晤士報》報導:「從1991年以來,據報在[南美洲]發生了140萬宗霍亂,死了近1萬人。」在1992年,印度、孟加拉和鄰近的國家發現了一種新的霍亂菌,到現時已感染了20萬人。這個情況令專責衛生的機構更加擔憂。霍亂是非常嚴重的腹瀉病,除非好好治理病人,否則患者的死亡率可以高達七成。不過,預防勝於治療。基本的防範措施包括:先煮沸食水和奶才喝,驅除蒼蠅,食物先用加了氯的水洗一洗才煮。
高談世界和平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1997年鑑》報導,在冷戰期間一度影響深遠的地區戰爭似乎已經不復見了。在1989年,即冷戰結束的一年,當年發生了36宗「大規模的武裝衝突」。到了1996年,這類衝突的數字下降到27宗,而且除了印度同巴基斯坦的那一場戰事是國與國的戰爭之外,其餘的都是內戰。再者,以死亡人數來看,大部分衝突事件的戰況不是減弱了,就是繼續處於緩和狀態。南非的報章《星報》指出:「沒有哪個世代比我們現在更接近世界和平。」《時代》雜誌認為:「美國的強勢領導……讓世界在美國的主導下享有和平,也締造了一個在本世紀見所未見、在人類歷史上極為罕見的全球和平安寧的紀元。」
仍是首屈一指
《國際教會聯合新聞報》指出:「聖經的印刷量仍然比任何書都要多。」中國、美國和巴西是聖經發行量最高的國家。根據聯合聖經公會的報告,1996年共有1940萬本聖經全書給分發出去,分發量比1995年上升了百分之9.1,是個新紀錄。聯合聖經公會的印刷服務統籌者約翰·波爾說:雖然「世上部分地區的聖經分發量有驚人的增長,但談到要使人人都容易讀到聖經,那就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死亡輸出國」
1997年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說,富裕的西方國家正向發展中國家輸出疾病,使這些國家「雪上加霜」。倫敦《每日郵電報》報導,隨著發展中國家的人民習染了西方社會的某些生活方式,例如吸煙、吃高卡路里和高脂肪的食物、少做體力勞動等,這些國家的國民患上心臟病、中風、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的人數也多了。世界衛生組織的一名幹事保羅·克萊尤斯醫生指出,雖然全球的人均壽命長了,但「活得不快活,長命也枉然」。他又說:「有些人說我們[西方國家]是死亡輸出國,他們說得真對。」世界衛生組織正加緊推行一個全球的計劃,鼓勵人過健康的生活,並且說,如果人沒有這樣做,遲早「全世界都面臨大禍」。
佛教領袖勸導世人尋求真理
日本其中一個古老的佛教宗派的領袖渡邊惠進大師說,在宗教方面「固執拘泥是不好的」。有人問,他的意思是不是說,人忠於信仰是好事,但拘泥於信仰就不妥了。《每日新聞》引述他的解釋說:「你應該衡量一下自己所相信的到底是對是錯。檢討一下你的信仰跟別的信仰有什麼關係相當重要。你也該想想你的信仰是不是真理。我們必須重新檢討這些問題。」渡邊所領導的佛教宗派天台宗,是在1200年前從中國傳入日本的。
天然消毒劑
有些人每逢不小心割傷了,總是本能地像動物一樣舔傷口。有趣的是,倫敦聖巴多羅買醫院的研究員發現,原來唾液的確是天然的消毒劑。英國《獨立報》的一篇報導說,藥理學家請14個志願人員舔手掌和手背,結果發現他們的手的皮膚表面的氧化氮含量大大上升。氧化氮是一種強力的化學劑,能殺死細菌。唾液含亞硝酸根,這種物質跟帶酸性的皮膚表面接觸,就會形成氧化氮。唾液中的抗壞血酸鹽是另一種幫助氧化氮形成的化學品。
大麻到底是「硬」是「軟」?
服食大麻的人一向辯稱,同其他毒品相比,這種毒品對人的傷害不大。可是,《科學》雜誌指出:「新的證據顯示,[大麻]對大腦的影響跟『硬性』毒品(例如海洛因)類似。」美國、西班牙和意大利的科學家都有參與這次研究。他們發現「大麻的有效成分——四氫大麻酚(THC)——能促成一種重要的生化過程:在腦內的部分『回報』途徑釋出多巴胺」,使服食的人上癮,越服越多。「其他毒品,從尼古丁到海洛因,看來都憑著這同一種的生化過程加深服食者的毒癮。」長期服食大麻的人一旦停服,腦裡另一種化學品的含量就會提高。這種化學品是一種叫做「促皮質素釋放因子」的肽,是戒掉鴉片、酒或可卡因後令人感到感情壓力和憂慮的禍首。因此,一名研究員說:「人看過這些證據後,如果不再把THC當做『軟性』毒品看待,我就放心了。」美國每年有大約十萬人因服食大麻上了癮而尋求治療。
古埃及製冰妙法
俄亥俄州布賴恩的報章《縣界》報導:「古埃及人雖然沒有人工的製冷技術,卻懂得利用一種在乾燥而溫和的氣候發生的自然現象去製冰。」他們怎樣製冰?「約莫日落時分,埃及的婦女用淺的黏土盤盛一點水,放在一層稭草上。雖然周圍的氣溫不會下降至冰點,但由於水的表面和黏土盤微濕的不同表面的水分急速蒸發,加上入夜後氣溫下降,所以淺盤內的水就結冰了。」
小心曝曬
《溫哥華太陽報》說:「在北美洲,皮膚癌就像流行病一樣肆虐橫行。」而且,加拿大人中「每七人就有一人會在一生中」患上皮膚癌。這份報章也說:「醫學界認為百分之90的黑素瘤是由曝曬引起的。」報導指出,皮膚給曬成棕褐色其實已經是受了傷害,令皮膚提早老化,並且抑壓免疫系統。一次全國的調查顯示,在受訪的超過4000名加拿大人當中,雖然八成人知道曝曬的風險,但近半數的人一向都甚少做防護的工夫。這次調查的主要研究員,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副教授克里斯·洛瓦托博士警告:「我們要經常留意避免過度曝曬」,而且要向大眾灌輸「正確而且安全的享受陽光的方法」。
吸煙代價高
吸煙花人多少錢?根據《伯克利加州大學衛生通訊》,以長遠計,吸煙可以花去人23萬至40萬美元,實際花費就視乎人每天抽一包還是兩包煙。這份衛生通訊說:「假設你還年輕,從今天開始吸煙,一直持續吸50年而又死不了,那麼以一天一包煙2.5美元計(為方便計算,我們撇除通貨膨脹這個因素),一年就要花900美元,50年就要花4萬5000美元了。如果把每年買煙的錢放進銀行裡,以年利率百分之5計,50年後可得的就是4萬5000元的四倍了。」另外,還要加上額外的人壽保險費用,額外的清潔費用(包括清潔家居、衣服、牙齒)等的開支。這份通訊又說:「你所購買的健康保險如果不包括所有的醫療費用,你就要自己掏腰包支付同吸煙有關的醫療開銷了。上述數字並不包括這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