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需要「上網」嗎?
你應該上網嗎?上不上網當然是你個人的事,你應該小心權衡利弊。你可以考慮一些什麼因素呢?
需要:你計算過上網的開支沒有?
現在商業世界的市場推廣手法十分高明,上網的人數因此大幅上升。商人的目標不外是在市場上製造一種需求。辦法是先讓你獲得免費的資訊或服務,你一旦開始依賴這些資訊或服務,他們就可能向你徵收會員費或年費,你付了錢才可以享有你起初免費得到的東西。除了這些費用外,你仍舊要繳交每月的互聯網絡費用。不少網上報章就是用這一套來招徠顧客的。
上網所需的器材和軟體要花費多少錢呢?你實際需要在網上得到的又是什麼呢?你計算過代價後認為上網划算嗎?(參閱路加福音14:28。)有沒有圖書館或學校設有上網的設備呢?你如果先試試循這些途徑上網,可能使你不用大灑金錢購置個人電腦及相關的器材,就可以獲得你需要的資料了。你可能要按需要使用公共的上網設施一段時間,才能夠清楚你自己到底要多經常使用這些設施。要知道,互聯網絡存在了超過20年後,一般人才開始留意到它,更不用說是感覺需要它了。
安全:你的隱私權受到保障嗎?
另一個基本的考慮因素是資料保密。舉個例:你發出一個電子郵件,理應是收件人才可以讀到你的郵件的。不過,熟悉網絡或存心不良的個人或團體可以干擾或控制郵件的傳送過程。有些人為了保護自己發出的信息,於是在發出電子郵件前,用特定的程式把文件中要保密的內容轉化為亂碼。至於接收電子郵件的一方,收件人就要有類似的程式去解讀變亂了的信息。
近來,在商業上使用互聯網絡,交換信用卡及其他機密的資訊成為了很多人的熱門話題。雖然現在已經有不少新發明可以加強網上的保安,著名的電腦保安系統分析專家多蘿西·丹寧卻指出:「沒有任何系統是絕對安全的,不過風險卻可以大大減低。至於風險大概可以減低多少,一來要看你儲存在系統中的資料有多珍貴,二來就要看駭客(hackers,存心竊取資料的人)和系統的內部人員對系統構成的威脅有多大。」任何電腦系統,不論有沒有接上了互聯網絡,都不可能絕對安全。
你能夠騰出這麼多時間來嗎?
另一個要考慮的重要因素是時間。你要花多長時間安裝瀏覽互聯網絡的工具,然後又要花多少時間去學習使用呢?此外,一個經驗豐富的互聯網絡導師指出,「對新上網的人來說」,網上漫遊「是最容易叫人上癮,又最花時間的活動」。為什麼呢?
網上有無數的有趣題目,也可以找到多不勝數的新事物。互聯網絡其實像一個收藏豐富的圖書館一樣,滿是悅目繽紛的文件。單是閱覽網上的部分網頁,也可以輕易消磨人一整個晚上,而且令人樂此不疲。(請參看本刊13頁的附框「你的時間有多寶貴?」。)我們這樣說當然不是表示,所有上網的人都缺乏自制。可是,好好限制上網的時間,小心選擇在網上瀏覽的信息,總是明智的——這條原則特別對青少年適用。很多家庭都把同樣原則應用在看電視方面。a人如果這樣做,就不會佔用了原本預算用來參與家庭及屬靈活動的時間。——申命記6:6,7;馬太福音5:3。
你落伍了嗎?
假以時日,互聯網絡的技術將在世上的發展中地區普及。可是,大家還記得頭一篇文章提到的那幾個人嗎?他們從網上獲得的資料,其實也可以通過圖書館、電話、傳統的郵遞服務或報章那裡獲得的。這些方法當然不免要花他們多一點時間和費用。雖然是這樣,對於世上大部分人來說,這些傳統的通訊方法看來仍舊是他們的基本通訊方法。
[腳注]
a 參看英語《儆醒!》1985年2月22日刊的文章,「青年人問……我可以怎樣減少看電視?」。
[第9頁的圖片]
人要是缺乏自制,上網漫遊就很容易令人沉迷,使人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