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8 4/22 17-19頁
  • 我可以怎樣避免事事受朋友牽制?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我可以怎樣避免事事受朋友牽制?
  • 警醒!1998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要有私人時間和空間
  • 「開闊自己的心」
  • 結交益友
  • 我為什麼無法維繫朋友間的友誼?
    警醒!1996年
  • 你可以跟耶和華做朋友
    永遠享受美好的生命——互動式聖經課程
  • 交友之道
    警醒!1971
  • 哪些人才是我真正的好朋友?
    警醒!2011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8年
《警》98 4/22 17-19頁

青年人問……

我可以怎樣避免事事受朋友牽制?

「我的朋友彷彿佔有了我,不讓我有任何私人空間。」——和麗。

一句智慧的箴言說:「有一朋友比弟兄更親密。」(箴言18:24)你有一個朋友,他跟你有同一信念,志趣相投、談笑風生,你自然很想跟他在一起。名叫嘉蓮的青年說:「在基督徒會眾裡,我有一些交情深厚的密友,我們經常一起共事。」嘉蓮是個耶和華見證人,她計劃每年在一個月內用60小時從事傳福音工作。這個時候,她的朋友也會安排事務支持她,跟她一起工作。

不過,雖然跟朋友共處是一件樂事,但有時太多也會叫人吃不消。本文起頭提及的和麗,她就覺得自己被一個朋友牽制著,失去自由。其實很多青年也有同樣的感覺。和麗說:「其他青年似乎也有同樣的經歷。他們經常跟朋友形影不離,但最後卻以吵鬧收場。大家多個星期不理不睬。」

難題就是,要坦白告訴朋友,你不想受他牽制,希望有多點私人空間,這樣做有時絕不容易。你可能害怕得罪對方,傷害彼此的感情。但其實,讓雙方留有一定程度的私人空間,絕不會破壞友誼;相反,這倒有助增進彼此的感情。

且舉例說明這點:在澳大利亞悉尼的一個公園裡,一棵大樹需要被人用鐵鏈圍住。為什麼?由於大批遊客到訪,以致把泥土踏得結實,結果連樹根也遭破壞了。要是再不受到保護,大樹最終就會枯死。友誼也一樣,朋友來往太密也會削弱彼此間的感情。所羅門王寫道:「你的腳要少進鄰舍的家,恐怕他厭煩你,恨惡你。」——箴言25:17。

要有私人時間和空間

為什麼所羅門這樣說呢?原因之一是,我們人人都需要有若干私人時間和空間。就算耶穌基督也不例外。雖然他跟門徒很親密,但也不時要「獨個兒……禱告」。(馬太福音14:23;馬可福音1:35)敬畏上帝的以撒也要找時間離群獨處。(創世記24:63)所以,你同樣需要有若干私人時間去處理一些個人事務,例如做功課、家務和研讀聖經等。要是你的朋友缺乏體貼,不理會你在這些方面的需要,你一定很容易感覺厭煩。

所以,不要躊躇不敢坦白告訴朋友,你需要有若干私人時間。既然基督徒的愛心是「不求自己的利益」,真正的朋友是會盡力體恤你的需要的。(哥林多前書13:4,5;箴言17:17)一個青年寫道:「我快將大考的時候,朋友都很體貼我。我可以開心見誠告訴他們,我需要溫習,請他們離去。他們也很明白,人人都有自己的事務要處理。」

當然,金規也要求人以同樣體貼的方式待人。(馬太福音7:12)年輕的泰美寫道:「我自己有許多事要做,所以我也明白,我的朋友同樣需要有自己的時間。」所以泰美要料理家務的時候,朋友也不會催促她或阻礙她。泰美說:「他們通常會幫助我做完我的工作,然後我們才一起消遣。」這樣不自私的朋友是多麼寶貴!花時間跟他們交往無疑是值得的。

「開闊自己的心」

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必須保持一點距離,這樣做還有另一個原因。要是我們把所有時間和感情完全集中在一個朋友身上,我們就可能忽略了其他重要的關係;例如,我們跟父母、兄弟姊妹和基督徒同工的關係,這也會大大妨礙我們的感情和靈性成長。聖經說:「鐵磨鐵,磨得鋒利;朋友互相切磋,才智也變得敏銳。」(箴言27:17,《新譯》)要是你僅同一個人做朋友,尤其這個朋友跟你年齡相若的話,你所能得到的「切磋」就相當有限了。

因此,在擇友方面,聖經不贊成人搞小圈子,也不鼓勵人思想狹隘、孤芳自賞。聖經敦促我們要「開闊自己的心」。(哥林多後書6:13)《情緒與感受》一書提出忠告說:「就算你已經有一位知己密友,也要繼續結交其他朋友。」

要實踐這樣的忠告不總是容易的。基督徒青年邁克爾說:「特洛伊和我經常一起做事,我們在會眾裡和社交場合上都是共同進退、形影不離的。後來,有另一個年輕見證人遷到我們的會眾來,他和我打算結伴從事全時傳道,所以我們開始經常在一起。」結果怎樣?邁克爾說:「特洛伊不再理睬我,就算我盡力跟他和好,也無補於事,最後我惟有暫時停止跟他說話。這樣的情況延續了一年之久。」他形容他們的友誼存在著「出於嫉妒的佔有慾」。

可是,正常的友誼絕不該試圖佔有對方。因此,要是你的朋友不喜歡你結交其他人,你就需要開誠布公跟他談談。也許你的朋友只是需要你向他保證,你仍然珍視他的友誼,並且會繼續跟他一起共事。

老實說,你的朋友其實也需要時間去調整自己的思想。例如,十六歲的扎妮坦就是這樣,她的密友結交其他朋友時,她內心悻然嫉妒起來。但她竭力克服這樣的感覺,她說:「幸虧我向上帝禱告和作個人聖經研讀。」這樣才得以跟朋友保持良好關係。邁克爾的朋友特洛伊後來也克服了嫉妒的心,最後兩人得以和好如初。也許你的朋友也可以這樣做。真的,以長遠而言,擴闊自己的心對人人都有好處。十七歲的戴比就發覺,朋友結識了新友伴,「這些友伴往往也可以成為我的新朋友」。

可是,要是你的朋友不願作出調整又怎樣?那你就可能沒有選擇餘地,惟有各走各路了。但在友誼還未中斷之前,何不先聽聽父母對這事的意見?畢竟,敬畏上帝的父母就是你最親密的朋友。他們可能有些切合實際的提議,可以幫助你一方面維繫朋友之間的友誼,同時又讓你保留若干私人空間。

結交益友

但你也要留意,開闊你的心並不意味著你可以毫無選擇地任意結交朋友。一本交友指南指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種影響有時是你不察覺的。你可能不知不覺間模仿了他們的思想和行為而受到同輩所影響。」聖經在數千年前已經這樣說:「與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虧損。」——箴言13:20。

你在學校或工作地方,難免要跟一些不願事奉耶和華的人來往,但在選擇密友時,就千萬要謹記聖經的忠告:「不良的交往會破壞有益的習慣。」——哥林多前書15:33。

請也記得,我們跟創造主耶和華上帝的關係比跟任何人的關係更重要。上文提及的戴比雖然也有多個好友,但她卻說:「一定要把耶和華放在首位。」忠信年邁的亞伯拉罕就這樣做,所以耶和華特別稱他為「我朋友」。(以賽亞書41:8)請記得,耶和華絕不會嫉妒你跟一些愛他的人做朋友;事實上,上帝鼓勵你這樣做。他確實是你的真正朋友!

[第18頁的圖片]

真正朋友會意識到大家都需要一些私人時間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