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聞點滴
霍亂疫病重擊東非
美聯社在肯尼亞的內羅畢報導,「東非爆發嚴重的霍亂疫病」。霍亂是一種傳染性腸疾,症狀是嚴重腹瀉,如果不加醫治,後果足以致命。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導,在1997年,東非有超過6萬1000人染上霍亂,其中2687人喪生。在衛生條件惡劣、藥物不足的國家裡,霍亂尤其普遍。要是季候雨把人類排放的污水沖進食水去,情況就更為惡劣。瑪麗亞·內拉是世界衛生組織轄下,一個專責處理霍亂問題的工作組主管,她說除非所有疫區都設有下水道,並有清潔的食水供應,否則東非一帶也許無法完全制止霍亂蔓延。
幫助死者?
在香港,人不光在世的時候才講求體面,就是死後也要風風光光。原因是,中國人十分重視祖先崇拜。正如店主關永豪(音譯)說:「他們認為甚至在陰司也要炫耀家財。」為了幫助在生的人改善死去親者的生活狀況,關先生於是向他們售賣各種各類用紙做的仿製品,諸如流動電話、電腦、微波爐,甚至大小跟實物相同的平治牌(Mercedes Benz)汽車。美聯社報導:「家屬在親人去世的頭七天,或每年的忌辰,又或當夢見死者需要購物,就會把這些紙製品燒去,以祭祀死人。」關先生說:「這是種賺錢的生意,因為『用戶』永不會投訴。」
放射性寶石
曼谷一名商人買下了一批寶石,但寶石原來是具放射性的,這件事引起國際貿易界的注意。薩哈布登·尼扎穆登是個經驗豐富的珠寶商,能夠判別交易是否有利可圖。一名印尼商人向他兜售50顆貓眼石,價錢異常低廉,尼扎穆登於是馬上接受這宗交易。《亞洲新聞》報導:「每顆寶石呈悅目的深褐色,中間有一線別具特色的乳光,就像貓兒狹長的瞳孔一樣。」然而,寶石的光澤其實另有來源。有人曾把寶石暴露在輻射下,令寶石的色彩更為奪目,藉此提高售價。在香港一個珠寶交易會裡,另一顆寶石所含的輻射,是亞洲輻射安全限度的25倍。該雜誌指出:「目前貓眼石是惟一有這種問題的寶石。」
閱讀習慣
《新聞午報》指出,巴西人平均每年閱讀2.3本書。大部分巴西人畢業後都不再看書。巴西的文化部祕書奧塔維亞諾·德菲奧雷指出,「難題主要在於巴西百分之60的刊物都是」在學兒童的「必讀刊物」。《新聞午報》透露,「至於其餘百分之40的刊物,就大部分都屬於探討宗教、玄祕事物、性,或者是各類自學書籍」。論到閱讀的習慣,德菲奧雷說:「兒童在家裡、學校,或電視旁聚集起來。如果家裡沒有人喜歡閱讀,他們就不會有推動力看書。」他又說:「各個電視頻道絕少鼓勵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
「自行湊合的宗教」
社會學家福爾圖納托·馬利馬奇指出,不少拉丁美洲人都奉行由「自己湊合的宗教」。人們正遠離教堂和宗教信條,他們上瑜伽課,閱讀有關東方神祕主義的書刊,出席有傳教士施行信仰治療的聚會,或參加巴西黑人的宗教儀式,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馬利馬奇說:「這並不意味著人們對宗教已漠不關心。他們是相信的,不過卻自行湊合自己的宗教。」《國際教會聯合新聞報》報導,在拉丁美洲非教徒中心的第四次討論會裡,上述社會學家指出:「天主教信仰『在嚴重的內部分裂和衝突中』,經歷了一次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