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之聲
雨林 貴刊文章詳述有關雨林的實況,既清晰簡潔,更叫人欣慰。(1998年5月8日刊)眼見人類正瘋狂和貪婪地毀壞地球和其上珍貴的動植物,實在教人痛心。不過,想到偉大的創造主耶和華不久就會插手干預,保衛這顆珍貴的「寶石」和其上的各種生物,就教人心花怒放了。
F.A., 巴西
文章的內容叫我大開眼界,助我了解許多跟今天雨林受到破壞一事有關的問題和爭議。我特別喜歡讀到文章最後一段的內容。該段指出,雨林的前景最終是光明的,後世將要看見雨林原有的壯麗景色。
J.T., 澳大利亞
我剛讀完《儆醒!》雜誌一篇優良的文章。雜誌是由一個友善的陌生人送給我的,他是個耶和華見證人。我是愛丁堡大學生態學會的會員。1939年,我在該校取得林業學學位,也學過許多有關熱帶雨林的知識。我很賞識貴刊的工作人員,撰寫「雨林——可以挽救嗎?」這系列文章。我已經把這些文章仔細讀過。但願貴社所做的神聖工作可以 繼續發揚光大、造福後世!
L.M., 英國
公元2000年 《儆醒!》1998年5月8日刊的「公元2000年有特別意義嗎?」一文實在發人深省。我十分賞識貴社坦誠地勸勉人不要妄自猜測耶和華的日子在什麼時候來到,並且如實陳述聖經在這方面的看法。
S.W., 美國
戰勝死亡 謝謝貴社經常刊登一些真人真事,講述有關弟兄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之後所面對的困境,一系列「戰勝死亡」(1993年5月8日刊[英語版])的文章就是其中之一。這些文章激勵我要繼續事奉耶和華,效法他手下勝利見證人的榜樣。這些見證人即使面對死亡的威脅,也沒有離棄耶和華。
A.A., 阿爾巴尼亞
在柬埔寨的滄桑史 「死裡逃生話滄桑」一文真感人。(1998年5月8日刊)能夠忠信地事奉耶和華實在是一件光榮的事。許多人一生飽歷滄桑,像瓦他那密一般,他當過兵,很多時不得不殺敵自保,但最終卻能夠認識事奉耶和華。知道這些事教我大感鼓舞。不過,叫我震驚的是,文章指出,瓦他那密曾在坑裡躲藏了三個月。當時他一定想也想不到,他很快就可以認識耶和華,得著他一生中最美好的福分。
C.M.S.L., 巴西
你憑外表判斷人嗎? 外表可以是騙人的,文章援引民間故事中的納斯雷迪·霍扎的表現正好說明了這點。(1998年5月8日刊)謝謝貴社提醒我們,千萬不要以貌取人。耶和華判斷我們,是看我們的內心,不是看我們的外表。
A.O.F.A., 巴西
愛心永不消退 衷心感激貴社刊登「你的愛心——『永不消退』嗎?」(1998年5月8日刊)這篇優良文章。文章沒有長篇大論,但出版得正合時宜,令我大受感動。文章概述了真愛的不同層面,這正是我亟須知道的。我現在深信,無論在什麼環境之下,真愛是永不消退的。
S.G., 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