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9 2/8 10-11頁
  • 我們應該尊崇死人嗎?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我們應該尊崇死人嗎?
  • 警醒!1999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基於錯誤前提的儀式
  • 平衡的觀點
  • 表揚死者是不對的嗎?
  • 對死者表示敬意——以什麼方式?
    警醒!1978
  • 你尊敬死者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0年
  • 基督徒對喪禮習俗的看法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8年
  • 你的一生受死亡所支配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8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9年
《警》99 2/8 10-11頁

聖經的觀點

我們應該尊崇死人嗎?

「一種由來已久的感覺令大部分人用一種恭敬的方式對待死人的屍體,人不會對動物的屍體懷有這種敬意。」——《不列顛百科全書》。

人們大都以某種方式尊榮死去的親者。死者在報紙裡的訃告中受人尊崇,也在悼文中受人讚揚。在有些地方,混雜著宗教或傳統儀式的繁複葬禮比比皆是。弔唁的禮儀耗時數日,數週,甚至數月。學校、飛機場、街道和城鎮都以過世的名人命名。人們豎立紀念碑,定立假期,好用來追思已逝的英雄人物。

不過,根據上帝的話語,死者對加在他們身上的榮譽一無所知。(約伯記14:10,21;詩篇49:17)死者只活在記得他們的人的記憶中。聖經說:「活著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無所知。」(傳道書9:5)聖經確實提出了未來復活的希望。(約翰福音5:28,29;11:25)但除非到了那麼一天,死人就是不存在,他們實際上化作塵土。——創世記3:19;約伯記34:15。

鑑於聖經對死者情況的明確立場,尊崇死者這件事真的有任何意義嗎?基督徒為親者籌辦喪葬之事時,有必要順應傳統嗎?

基於錯誤前提的儀式

也許大部分有關死者的傳統儀式都深深植根在聖經以外的宗教思想上。《不列顛百科全書》說,有些儀式志在「保護死者免受鬼魔侵襲;有時候儀式的作用,就是不讓生者受死亡或死者的厄運所害」。所有這樣的習俗都建基於一個錯誤的前提,就是死人在一個看不見的領域中繼續生存,這樣的觀點直接抵觸聖經的真理。——傳道書9:10。

許多人崇拜死去的親人,這種崇拜包括拜祭先人和向先人禱告。有些參與這些儀式的人不認為他們這樣做等於崇拜,只覺得這是對死者表達尊重或深深的敬意而已。不過,對先人的這種崇敬舉動仍然建立在宗教基礎上,並且與聖經的教訓相違背。耶穌基督說:「要崇拜耶和華你的上帝,惟獨對他作神聖服務。」——路加福音4:8。

平衡的觀點

對死人表達尊敬和尊重不一定總涉及謬誤的宗教思想。例如,聖經的記載提及忠信的希西家王在死後如何受人尊敬。上帝的百姓把他「葬在大衛子孫的高陵上。他死的時候,猶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都尊敬他」。(歷代志下32:33)另外一個是耶穌的例子。聖經說他的門徒「拿耶穌的屍體,用繃帶加上香料裹起來,跟猶太人準備安葬的慣例一樣」。——約翰福音19:40。

聖經也載有很多其他的例子,其中提及人們處理屍體和葬禮的特別步驟。這些做法不等同於祖先崇拜,也不是根據死者繼續影響生者事務的謬誤信仰。送葬的人只是對他們所親愛的人表現深切的敬意。誠然,聖經不贊成人在葬禮中有誇張或者虛偽的表現,但是,對於人們向死者表現敬意,聖經卻沒有加以反對,因為這種敬意是發自人類天生情感的。另一方面,聖經也不鼓勵基督徒在面對親者去世的時候隱藏感情或者顯得無動於衷。

所以,當出席親人葬禮時,耶和華見證人會對死者表現適當的尊重和敬意。(傳道書7:2)關於送花、喪葬服務,還有其他當地習俗等問題,基督徒都會謹慎地作出個人的選擇,務求避開抵觸聖經教訓的做法。在這件事上,基督徒需要有良好的判斷力,還要保持平衡。《宗教及倫理百科全書》解釋說,「隨時間過去,某種儀式的重要性和價值往往有所變化,於是儀式在後來的含意也許跟開始的時候頗為不同,流行的見解也許跟原來的意思風馬牛不相及」。a

表揚死者是不對的嗎?

保持平衡的原則也適用於表揚死者這件事上。在喪禮中,耶和華見證人力求安慰痛失親者的人。(哥林多後書1:3-5)正式的程序也許會包括一個或幾個人出來講話。但如果情況演變成一長串的人輪流歌功頌德,那就不適當了。我們應該把握喪禮這個機會來頌揚上帝的美好特質,包括提出復活希望的仁愛安排。

但這並不表示,在喪禮的過程中懷緬死者的美德是錯誤的。(請參考撒母耳記下1:17-27。)如果死者終其一生對上帝保持忠信,他就是值得我們仿效的上佳榜樣。(希伯來書6:12)沉思默想上帝的僕人如何保持忠貞是好的。在喪禮中與別人分享這些積極的思想,能使在世的人感到安慰,令對死者的回憶添上光彩。

真正的基督徒絕不崇拜死者。他們不會參與跟聖經真理相違背的流行儀式。另一方面,上帝的僕人排除極端的觀點,他們不會認為既然死者只是塵土,一切的喪葬習俗都是無用無必要的。他們哀悼懷念死者。但他們的痛苦和憂傷得到聖經真理的撫慰,真理是:死者無苦無痛,而且有希望復得生命。

[腳注]

a 《守望台》1991年11月15日刊31頁提供了以下的指引:「真正的基督徒應當考慮一下:我跟從某種習俗會被人視為我採納了一些與聖經不符的信仰或習俗嗎?時間和地點可以影響到問題的答案。某種習俗(或圖形)也許在數千年前或在今日某處遙遠的地方含有偽宗教的意味。但與其花很多時間查究事情的來源,不如問問自己:『在我所居的地區,一般人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可參閱哥林多前書10:25-29。」

[第10頁的圖片]

1632年,瑞典皇帝古斯塔夫駕崩後,尊榮他的送葬行列

[鳴謝]

From the book Bildersaal deutscher Geschichte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