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花之鳥
巴西人稱這個小東西為貝雅弗洛爾——「吻花」之鳥。這個名字恰當地道出蜂鳥在花朵世界中的角色。有些觀鳥人士看到牠們身上鮮豔奪目的羽衣,就稱這些小動物為「活的珠寶」或「可愛的霓裳」。有些觀鳥家給一些蜂鳥品種改了優美的名字,如金喉紅頂蜂鳥、閃亮腹翠蜂鳥和銅尾彗星蜂鳥等。
雄性蜂鳥在喉部和冠部羽毛的顏色尤其奪目。牠們的羽毛有一層層充滿空氣的細胞,這些細胞能把光折射,形成七彩的顏色,就好像千千萬萬的小小肥皂泡兒似的。
瓊·沃德哈里斯寫的《美麗奪目的生物》一書,以生動的方式來形容一種北美洲西部常見的蜂鳥品種——棕煌蜂鳥。「牠那撮有如寶石一樣的羽毛長在牠的喉部,稱為頸部色斑。這些羽毛伸延至牠的雙頰、脖子、喉部及胸部,活像一個嬰兒圍涎。那撮閃耀的頸部色斑所造成的效果實在令人嘆為觀止。頸部色斑使蜂鳥看來大了一倍,而且看來像火焰一樣。」當牠迅速地飛走的時候,頸部色斑的顏色又會變成閃爍的紫色、翠綠色,甚至五彩繽紛,一一活現眼前。當小鳥兒一轉身,背著光的時候,頸部色斑會突然變成毛茸茸的深黑色。
特技飛行奇觀
蜂鳥以牠的飛行絕技著稱。有時,一隻蜂鳥會飛到一朵花上,一邊吸飲花蜜,一邊以高速拍動翅膀。這強有力的小東西可以敏捷地前後飛翔、側飛,甚至上下顛倒飛。蜂鳥的翅膀可以每秒拍擊50至70下,有時會多達80下。有報告指出,蜂鳥的飛行速度可以高達每小時50至100公里,而且可以驟然停下來。蜂鳥如何做到那麼驚人的絕技呢?
祕密就在於蜂鳥奇妙的身體構造。蜂鳥有百分之25至30的體重是由牠那健全的肌肉和與之相連的主胸骨組成的。牠的翅膀由肩頭到翼梢都是那麼堅實,使翅膀的上下拍擊都同樣有力。而其他鳥類只有向下的拍擊才有力。所以,蜂鳥向上、向下有力的拍擊同樣給牠們升力和推進力。而牠肩頭的關節可以180度轉動。怪不得蜂鳥的飛行絕技如此令人著迷!
你認為蜂鳥可以通過耐力測試嗎?當然可以。例如,棕煌蜂鳥每年都會長途跋涉地飛到3000多公里外的地方去,由牠們在墨西哥的避寒棲宿地飛到遠至阿拉斯加去。即使要飛越峻峭的高山、越過無邊無際的汪洋、面對嚴寒的天氣,對牠們都不會造成威脅。
食量驚人的小鳥
蜂鳥對花的愛慕達成了一個目的,就是花粉的傳播。可是,其實真正吸引牠們的是花蜜。每天,蜂鳥消耗大量的體力,所以需要吃相等於牠們體重一半(甚至兩倍而含豐富碳水化合物的花蜜。試想像如果一個人需要同樣比例的食物,分量要多少才足夠呢?
跟其他的鳥類不同,蜂鳥甚少在地上走動。相反,牠們以雙翼代步。不同種類的蜂鳥有不同長度和形狀的鳥喙。牠們會選擇適合自己嘴形的花。除了吸食花蜜外,牠們也會捕捉果蠅和拔蚜蟲來吃,以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究竟牠們是怎樣從吻花的過程中得到花蜜的呢?
蜂鳥要吃花蜜就得靠牠的舌頭。瓊·沃德哈里斯寫道:「蜂鳥的舌頭又長又窄,尾部成叉狀,有細毛。兩個拳曲的溝將舌頭分開,形成兩個小槽,利用這兩個小槽就可以通過毛細管作用把花蜜輸送,直至鳥兒吞下花蜜為止。」
如果你在窗旁放置給食器,這些迷人而又精力充沛的蜂鳥會給你精彩的表演,真是百看不厭。可是,你要是真的打算供應牠們整季的糧食,才好放置給食器。因為牠們會依賴你的食物來哺養住在附近巢裡的一家大小。
求偶表演
有一些生活在中南美洲的蜂鳥品種會以歌唱來吸引異性。危地馬拉的大酒喉蜂鳥是掌握音調變化的能手。而白耳紅嘴蜂鳥的歌聲就像「清脆的小銀鈴一樣」。可是,大部分的蜂鳥都算不上唱歌能手。牠們只是不停地重複一些沉悶而生硬的聲音。有時候,牠們也會閉嘴哼哼曲子,頸部色斑繼而脹大起來。
一些蜂鳥會在求偶時炫耀一下自己超凡的飛行特技。棕煌蜂鳥剎那間從高處急速飛下,剛好停在正觀看著的雌性蜂鳥上面。雄鳥會上下飛動,形成一個「J」字。在這個來來回回的過程中,牠會在「J」字形的底部耍耍花招,直至飛回高處或跟牠的新娘子雙雙飛去為止。在這個表演過程中,牠的翅膀可以每秒 拍動二百下!
精緻小巧的家
一個觀鳥人士聲稱,蜂鳥的巢是「世上數一數二的小巧建築」。瓊·沃德哈里斯展示一個她找到的蜂鳥巢給《儆醒!》記者看。小巢4.5厘米寬,約1厘米深。有了這樣的設計,即使那些身型像大黃蜂一般大小的小蜂鳥長大後,牠們的安樂窩也可以擴大來配合。如果你把一個以柔軟植物纖維造成的杯形蜂鳥巢放在掌上,這個感受叫人多麼興奮。蜂鳥巢是由羽毛和蜘蛛網編織而成的。巢裡放了兩至三顆雪白的小蛋兒,好像「形態均勻的珍珠」。
當蜂鳥媽媽餵養雛鳥時,牠會把自己的喙深入小蜂鳥的喉嚨,然後反芻出所需的食物。通常只需三個星期,羽毛剛長的小蜂鳥會本能地離開鳥巢,自行覓食。到牠們長大之後,牠們的生理時鐘會使牠們踏上漫長的旅程,遷徙到較暖和的地方去。
毫無畏懼
蜂鳥天生有大無畏的精神。當牠們在領土範圍及哺養地點發怒時,你就可以清楚看出這點。觀鳥家曾在南美洲看見兩隻紫冕蜂鳥,勇敢地向一隻正侵襲牠們巢穴的雕猛衝,顯示牠們在有需要時會奮不顧身敵擋巨大的侵略者。可是,有時蜂鳥會死在蛇、青蛙、蜘蛛網、多刺的花和獵人的手中。
事實上,很多人渴望跟蜂鳥交個朋友,期待牠們到了適當的季節再飛回來,人們就可以繼續觀賞蜂鳥有意思的生活。如果牠們選擇在你的花圃裡吻吻花朵時,只要你學習一下關於這些有如珍寶一樣璀璨的受造物,你知得越多,就會越喜愛牠們。
[第17頁的附欄或圖片]
蜂鳥知多少
● 蜂鳥共有320個品種,在西半球是第二大的鳥科
● 牠們是世上有數的「袖珍」小鳥:古巴吸蜜蜂鳥的身體從尾部到喙尖只有大約6厘米長
● 在南美洲西部厄瓜多爾到智利常見的巨蜂鳥身長22厘米
● 牠們主要住在南美洲的赤道地帶。從海平面到4500米高的地方,以及加勒比海和太平洋的一些海島都可以找到牠們的蹤跡
● 到了夏季,你可以在北至阿拉斯加,南至火地島找到牠們
● 為要供應歐洲女帽製造商作裝飾品之用,數以百萬計的蜂鳥被殺害,有好些品種很可能因而滅絕了
[圖片]
巨蜂鳥(與實物一樣大小)
吸蜜蜂鳥(與實物一樣大小)
[鳴謝]
© C. H. Greenewalt/VIREO
© 1990 Robert A. Tyrrell
[第15頁的圖片]
棕煌蜂鳥
[鳴謝]
THE HUMMINGBIRD SOCIETY / Newark Delaware USA
[第15頁的圖片]
吸蜜蜂鳥(放大)
[鳴謝]
© 1990 Robert A. Tyrrell
[第15頁的圖片]
多米尼加杧果蜂鳥
[鳴謝]
© 1990 Robert A. Tyrrell
[第16頁的圖片]
棕胸銅色蜂鳥
[鳴謝]
© 1990 Robert A. Tyrrell
[第16,17頁的圖片]
紅喉蜂鳥(放大)
[鳴謝]
Patricia Meacham/Cornell Laboratory of Ornithology
[第17頁的圖片]
雌性紅玉喉北蜂鳥和雛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