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 3/13 14-15頁
  • 羅伯特·玻意耳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羅伯特·玻意耳
  • 警醒!2013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科學成就
  • 虔誠的基督徒
  • 目錄
    警醒!2013年
  • 比德爾聖經——為愛爾蘭人點亮真理之光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5年
  • 愛爾蘭獵狼狗
    警醒!1999年
  • 你對自己仁慈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1年
查看更多
警醒!2013年
《警》 3/13 14-15頁

以史為鑑

羅伯特·玻意耳

熟悉歷史的人也許記得,羅伯特·玻意耳(又譯波義耳)就是發現玻意耳定律的那個科學家。這條定律描述了氣體的壓力與體積之間的關係。玻意耳在科學上的重大發現,為日後的科學發展奠下了基礎。然而,玻意耳不只是個出色的科學家,他還被公認為一個對上帝和聖經很有信心的人。

在1627年,玻意耳生於愛爾蘭的萊斯摩爾城堡,家中非常富裕。當時,一段被歷史家稱為理性時代的時期快要開始。在此之前的許多世紀,宗教狂熱和迷信思想一直主導人類社會,因此到了所謂的理性時代,一些有思想的人致力幫助其他人擺脫這樣的思想和心態。玻意耳也有這樣的目標。在一本關於他早年生活的自傳裡,他為自己起了「菲拉瑞圖斯」這個名字,意思是「喜愛美德的人」。

玻意耳渴望認識真理,也很熱心地把自己學到的知識跟別人分享。他成了一個多產作家,其著作對許多同時代的人,例如著名科學家牛頓爵士,產生深遠的影響。1660年,英國皇家學會成立,玻意耳是創辦人之一。這個設於英國倫敦的科學機構,至今仍在運作。

科學成就

玻意耳被譽為化學之父。跟當日的煉金術士截然不同的是,玻意耳沒有把自己的發現保密,也沒有用一些外行人很難明白的術語去描述這些發現。相反,玻意耳把自己科研工作的過程和結果詳細記錄下來,彙集成書,並公諸於世。此外,他不會貿然接受那些已經流傳多時的理論,卻主張通過實驗來確立事實。

玻意耳所進行的實驗顯示,物質是由基本微粒(粒子的一種)構成的。基本微粒以不同方式組合,就會產生不同的物質。

玻意耳在他所著的《懷疑派科學家》一書中,總結了自己的科研方法。在這本享負盛名的書中,玻意耳勸勉科學家要避免高傲、武斷的態度,也要願意承認錯誤。玻意耳以堅定的語氣指出,如果一個人強烈地認為某件事是真實的,他就該弄清楚,自己到底是確知 抑或只是覺得 那是真實的。

玻意耳指出,如果一個人強烈地認為某件事是真實的,他就該弄清楚,自己到底是確知抑或只是覺得那是真實的

虔誠的基督徒

在信仰方面,玻意耳同樣講求事實和證據。他從自己的研究工作,看出宇宙萬物,包括生物和無生命的物質,結構都非常奇妙,因而深信世上必定有一位設計者和創造者。儘管當日的知識分子越來越崇尚無神思想,玻意耳卻反對這樣的論調。他認為凡是喜歡思考並對自己誠實的人,都不會否認上帝的存在。

然而,玻意耳並不認為人單靠自己思考就能找到宗教方面的真理。他看出人類需要來自上帝的啟示,並說聖經就是上帝的啟示。

玻意耳看到很多人都不熟悉聖經的道理,而且看來他們的信仰也沒有穩固的基礎,於是深感不安。他說,一個人相信某個宗教,不應該只因為那是他父母的信仰,或僅因為在他出生的地方,人們都相信那個宗教。因此,玻意耳渴望幫助別人加深對聖經的認識。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玻意耳資助人出版多種語言的聖經譯本,那些語言包括阿拉伯語、愛爾蘭語、馬來語、土耳其語,以及北美洲原住民的某幾種語言。總的來說,玻意耳是個才華橫溢,卻又十分謙卑的人。他孜孜不倦地尋找一切事物的真理,也熱心地幫助別人尋找真理。

玻意耳

  • 玻意耳簡介: 他在1627年於愛爾蘭出生。

  • 他被譽為化學之父。

  • 他是第一個把自己做實驗的方法詳細寫下,並公諸於世的著名科學家。

  • 他的著作對同時代但比他年輕的牛頓爵士,產生很大的影響。

  • 在他的資助下,聖經被翻譯成許多種語言。

  • 1691年,他於英格蘭去世,享年64歲。

愛爾蘭語聖經

玻意耳知道,早於1573年,有一群學者已經開始把聖經的一部分翻成愛爾蘭語。1602年,他們出版了一般稱為「新約」的那部分的愛爾蘭語譯本。到了1640年,一般稱為「舊約」的那部分也被翻成愛爾蘭語。可是,這部分的譯本要等到1685年,在得到玻意耳的資助後,才能付印。值得注意的是,人們也把次經——一些不屬於聖經正典卻常常被歸入聖經中的著作——翻做愛爾蘭語。可是,喜愛真理的玻意耳拒絕出版這些假冒的聖經經卷。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